体育舞蹈中标准舞升降技术训练方法分析

2020-11-18 03:31储颢
参花(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体育舞蹈

摘要:本文通过对标准舞升降技术及其训练方法进行分析,阐述标准舞升降技术特点和影响因素,并提出标准舞升降技术的具体训练方式,以便更好地促进国内标准舞项目快速发展。

关键词:体育舞蹈 标准舞 升降技术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体育舞蹈是一种形体语言,能够沟通国家、民族和个人之间的情感,它兼具体育竞技性和文化娱乐性的特点,艺术观赏性比较高。20世纪70年代,经典艺术获得广泛发展,具有体育特性的标准舞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我国对标准舞的引进和研究比较晚,标准舞的推广难度较高,主要是因为很多体育舞蹈学生对标准舞升降技术掌握得不够熟练,很难跳出标准舞的风格特点。所以,在标准舞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对升降技术的掌握,从而更好地展现出标准舞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对标准舞升降技术及其训练方法进行分析,从理论方面来看,希望本次研究为国内相关标准舞研究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更好地促进我国标准舞专业方面的研究;从实践方面来看,希望为提高国内标准舞竞争力、规范标准舞技术动作和竞技比赛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 国外研究现状。体育舞蹈最早发源于欧洲,20世纪初英国组织“皇家舞蹈教师协会”,整理当时比较流行的舞蹈,相继确定快步舞、快华尔兹、探戈舞等7种舞蹈的舞姿、跳法等,统称为国际体育舞蹈。20世纪60年代,欧洲又将国际体育舞蹈细分为拉丁舞、标准舞等类型,每年举办世界级舞蹈大赛,展现体育舞蹈风格和艺术。亚历克斯·摩尔在其编著的《摩登舞》中,指出标准舞的五种步行特点,并针对标准舞升降技术的训练技巧进行诠释,为标准舞教学提供理论基础。①罗宾·肖特在《舞蹈新闻》周刊上提出,标准舞升降技术训练过程中缺少音乐感,很多舞者不能将情感融入技巧中,这样就难以展现出舞蹈的艺术魅力。②(2) 国内研究现状。标准舞源于国外,我国对标准舞的研究并不多,对标准舞升降技术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主要是借助其他有关标准舞理论分析方面进行概述和总结,从而为我国标准舞教学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孙佳剑在《对摩登舞技术的分析》中指出,标准舞训练的关键是升降技术和重心转移技术的训练。③并对重心转移进行分类,对升降技术进行阐述,说明标准舞上升和下降技术主要依靠舞者关节协调度,同时提出标准舞升降的波浪线主要依靠舞者的脚趾和脚踝来控制。周晨在《摩登舞技术探析》中提出,标准舞舞步主要依据连接动作来完成,并阐述了标准舞技术核心是升降技术和重心转移。④舞者在训练过程中必须把握标准舞的训练规律,将肢体与情感协调融合,明确舞蹈动作所展现出来的艺术特征,把握舞蹈技术,从而舞出赏心悦目的舞蹈。

国内外关于标准舞技术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是从单一升降技术方面进行研究的比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近几年标准舞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分析标准舞升降技术及训练方法,为实际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以标准舞的升降技术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1)文献法。根据本次研究需要,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和其他相关网站,搜集有关标准舞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分门别类,系统地排序,做好整理工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2)逻辑分析法。在研究中通过资料整理和收集,利用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式,对标准舞升降技术进行综合和归纳,为文章写作提供详细的方向。(3)影像资料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依据研究需求,通过百度对近5年的标准舞锦标赛、表演、教学视频等进行收集和整理,从中找出有关標准舞升降技术的资料,并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训练观察,发现学生对标准舞技术技巧的掌握并不好,很多学生仅仅从理论方面了解标准舞技巧,在实践方面对标准舞技术的掌握并不牢固,很多技术要点训练不熟练,很难跳出标准舞优美的韵律,不能体现出标准舞的艺术感。

(一)标准舞技术技巧概况。通常情况下,标准舞技术技巧可以分为7种类型。(1)倾斜、反身技术:主要要求舞者正确掌控腰部动作,跳舞过程中以腰轴旋转带动上半身的转动,充分展现舞者的曲线美。(2)升降技术:舞者身体通过膝、踝、趾的屈伸实现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的重心转移。标准舞通过升降过程实现身体的流动,从而将优美的舞姿展现给观众。(3)纵向牵引技术:主要是对舞者体态的训练,要求舞者在全身松弛状态下寻找一种沿腰椎、颈椎直达头顶的纵向牵引效应。(4)平面牵引技巧:这种技术的展现需要依靠舞者腰胯的力量展示,以腰胯发力带动腿脚的动作,从而实现舞者的重心转移。(5)摆荡技术:这种技术要求舞者在跳舞的过程中以腰胯发力实现身体的摆动。(6)带领、跟随技术:主要是要求舞伴之间必须保持各自重心的相对稳定。(7)节奏技巧:主要是要求舞者在跳舞的时候要体现出节奏感,从而展现舞蹈的韵律之美。标准舞技巧中升降技巧是舞者最基本的技巧,升降技巧相对其他技巧不容易把握,其作用是促进舞者重心转移,从而使舞者在跳舞的过程中实现平面牵引。

(二)标准舞升降技术的掌握。(1)上升动作。标准舞升降技术中的上升是身体由低到高的转移过程,这个动作主要通过脚和腿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来完成。这个动作完成的关键是上升的过程中支撑腿在屈膝下脚掌向地面方向用力,脚掌通过蹬地产生向上的力量,再通过膝盖、脚趾、脚踝的上伸控制舞者身体重心由低向高升起。此时,舞者身体重心带动腿和脚上移,运动的脚不发力,跟随身体的重心上升。运动腿由伸踝、屈膝等完成上升,同时通过舞者的柔韧度和力量展现舞蹈的韵律。一般情况下,运动脚动作做到位时,舞者的上升动作仍然在继续,此时重心脚仍然处于上升的状态,舞者膝关节是否伸直直接关系着支撑力度的位置,从而影响舞者的上升速度。(2)下降动作。标准舞升降技术中的下降动作一般由高向低转移,当舞者身体重心处于高位时,舞者的膝关节处于伸直状态,脚处于离地状态。舞者身体逐渐向地板方向挤压,然后脚趾和脚踝屈曲,并产生向下的力,脚跟落地时放松膝力,同时收缩大腿内侧和外侧肌肉,从而减缓膝关节的承受重力,最后收缩臀部。整个下降动作大致分为闭式舞姿并脚下降—支撑脚向下,后退或向前舞步屈膝不移;开展式舞姿侧行下降—双脚并脚,摆动脚处于高位滑动,而后呈现分脚状态,实现舞者的重心转移。旋轴下降—重心脚和膝关节一边转动一边下降。三种下降模式中不管是哪一种,都是舞者脚、膝的下降,而身体向上拔,同时腰部不能松弛,从而保持舞姿的优美。(3)升降速度和幅度的控制。标准舞的升降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都要注意舞者的运动速度和幅度问题。最好在跳舞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匀速运动,不能一会快、一会慢,速度要与音乐节拍配合好。很多初学者担心赶不上音乐的速度,往往会出现抢拍的现象,这样就容易导致速度忽慢忽快。另外,不同舞种升降速度和幅度也是不同的,比如华尔兹升降幅度最大,上升要升到脚前掌,或脚尖、脚掌与地面呈50~60。夹角,舞者双腿伸直;下降时膝盖向前超过脚尖10~12公分。上升和下降速度也比较慢,通常情况下,一个小节完成一次升降动作;而维也纳华尔兹的升降幅度相对比较小,舞者起伏不明显,但是此舞速度比较快,以双人快速旋转为主,舞者重心必须稳定,上升时膝盖微微弯曲,双腿弯曲不需要伸直,脚跟稍微离地,脚掌和地面夹角呈15~30。角,下降时脚掌着地,膝盖与双腿保持弯曲,升降速度较快,也是一个小节完成一次升降动作。

(三)标准舞升降技术训练方法。标准舞训练中升降技巧的训练非常重要,舞者熟练掌握升降技术能有效提高标准舞水平。训练时要让舞者知道标准舞升降技术的训练主要依赖踝关节、腿部等下身肌肉力量。所以在训练过程中以下肢肌肉力量训练为主,常用的训练方法有提踵练习、升降练习、屈腿练习。(1)提踵练习。提踵练习时,舞者身体要垂直站立,放松上身,收紧腰、臀部,双腿伸直,脚尖向前,同时紧并双脚,而后缓慢抬起脚跟至脚尖,并使舞者保持提踵状态。初练者每次提踵练习一般保持3~5分钟,后期可以逐渐增加每次练习的时间,或者依据舞者身体素质安排提踵练习时间,以便更好地锻炼舞者踝关节和脚部的耐力和力量。(2)升降练习。进行升降练习时,舞者首先要自然站立、放松上身、双手自然下垂、收紧腰臀部位,双腿夹紧,脚尖向前;而后舞者髋关节向前推,同时上身必须保持直立状态,此时舞者弯曲膝盖做下降动作,一直到膝盖弯曲至90。再慢慢做上升动作,此时双腿仍然保持伸直状态,脚跟抬起,脚尖着地,重复练习。练习过程中注意小节与小节之间不能间断,动作要连贯,上升和下降速度必须保持匀速、缓慢。通常情况下一分钟做10~12小节,初练者练习时间为3~5分钟,而后可以依据舞者的熟练程度和体质安排练习时间和次数,以便更好地锻炼腿部肌肉的耐力和力量。(3)屈腿练习。屈腿练习时要求舞者身体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然后放松上身,收紧腰、臀部,双脚合并,脚尖向前,膝盖弯曲的同时身体保持直立,脚跟稍微抬起,髋部向前推,腿部保持弯曲状态。初练者每次练习3~5分钟,后期熟练后可以依据舞者体质安排练习时间和次数,以便更好地锻炼舞者膝关节的耐力和力量。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1)标准舞技术技巧类型较多,其中升降技巧是标准舞中最基本也是最难掌握的技巧。(2)標准舞升降技术的训练过程中必须控制好升降速度和幅度,上升和下降速度都要匀速进行,坚持每天练习,促进舞蹈动作的熟练。(3)标准舞升降技术的训练主要以训练下肢肌肉力量为主,主要训练方法有提踵练习、升降练习、屈腿练习。

(二)建议。(1)标准舞升降技巧训练要与肢体动作的变化和动作的节奏变化要与音乐风格的变化相协调,提高舞蹈韵律和艺术价值。(2)标准舞升降技术的训练必须把握规律,舞者在跳舞的过程中使肢体动作融入人物情感,把握好升降过程的每一个动作。训练时清晰地掌握自身肌肉和骨骼特质,将标准舞升降技巧精髓展现出来,为人们带来赏心悦目的舞蹈艺术。(3)高校在标准舞训练过程中要注重标准舞升降技巧的训练,挖掘不同的升降技巧训练方法,并积极训练,有效促进学生标准舞升降技术训练技巧的提高,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专业标准舞人才。

注释:

①亚历克斯·摩尔:《摩登舞》,欧洲时报,1976年。

②罗宾·肖特:《标准舞技术研究》,《舞蹈新闻》,1980年。

③孙佳剑:《对摩登舞技术的分析》,《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112-113页。

④周晨:《摩登技术探析》,《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第53页。

参考文献:

[1]何美.对北京市部分中老年人体育舞蹈编排特点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2]陈邦权,张丽青.元素练习法在摩登舞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8):56-57.

[3]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储颢,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体育舞蹈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开展研究
论四川师范大学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分析
探讨体育舞蹈在襄阳市小学中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体育舞蹈团体舞队形发展变化的探究
浅析体育舞蹈在高校女生体育课程创新的作用
探析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
体育舞蹈教师再教育对策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