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的绝对自由观探析

2020-11-18 11:01邓茜
时代人物 2020年21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

邓茜

摘要:二十世纪上半叶,经济的衰退和战争的频繁让当时的人们苦不堪言,如何帮助人们逃离绝望的牢笼进而走向自由成为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们所思考的问题。在萨特看来,自由是绝对的,人的思想永远能够自由选择并在选择中造就自身本质。但同时,绝对的自由意味着绝对的责任,自由带来的“重负”我们必须勇敢承担。虽然其思想中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但其对主体能动性的强调和追逐自由的奋斗精神仍能够给予现代人以反思和启示。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

人是最复杂、最难以破解的谜题,萨特终其一生都在探讨人与自由间的关系。其代表作《存在与虚无》在20世纪的法国哲学中是十分特殊的存在。这部论证自由的理论巨作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出的“自由宣言”,是在德国现象学影响下深具法国特色的本体论著作。它犹如一把利剑划破了当时笼罩在法国人心中的阴霾,指引人们走向光明和进步。在萨特看来自由是绝对的,不论在什么样的处境下,人的思想永远能够自由地选择。

一、存在与自由

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存在”概念是萨特研究的基本问题。不同于“本质先于存在”,萨特独树一帜地主张“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作为主体性的人应该有进行自主选择的权利,这也被萨特看作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在他看来,一个人只有经历了从存在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之后才能对其本质进行描述。因为存在过程中的变化会导致人的本质的不断变化,没有任何先天规定的东西,人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不同于在产生之前就已经被规定了名称、用途和形态的“物”,人是优先于概念之前的存在物,根据自身选择来为自己定义。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告诉我们,对于人而言,没有任何外在规定性的东西,也无需依赖任何先天的东西,人必须独自担负起自身的命运,并为自己的选择而承担相应的责任。

“自由”在存在主义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一切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自由受到了限制,人们则无法依照自身意愿来进行活动。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写到“从人们将这种否定世界和意识本身的权力赋予意识时起,从虚无全面参与一个目的的位置的设立时起,就必须承认一切行动的必要和基本的条件就是行动着的存在的自由。”[i]因而萨特在其哲学体系中提出了绝对自由的观点。在他看来人的存在和自由是等同的,“自由不是一个存在:它是人的存在,也就是人的存在的虚无。”[ii]只要人存在着他就是自由的,任何客观事物都不能够限制和剥夺他的自由。但人从出生之后起他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却是根据其在之后成长过程中的自我选择和创造决定的。他说:“我命定是自由的,这意味着,除了自由本身以外,人们不可能在我的自由中找到别的限制,或者可以说,我们没有停止我们自由的自由。”[iii]这就取消了上帝创造论和决定说。

二、自由与选择

自由与选择往往是紧密相连的,因为自由意味着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意愿进行更多的选择,而且这种选择是不具有任何等级制度的。在我们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决定时,我们不受任何外力的束缚,即使是放弃选择也是我们自由地选择了“不选择”这一选项。他反对一切决定论的观点,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拥有了主观意识性的自由,之后我们将面临无数的选择、做出无数的决定,并随着我们个人的意志将自身塑造成独一无二的人。由此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本质,既定不变的本质是不存在的,因为它会随着我们的选择而不断变化,如果一个人停止选择那么就意味着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但实际上,萨特的自由选择观具有一种强烈的主观性。我们的选择不仅会受内心主观意愿的影响,还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理想中设想的结局与现实的最終结果并不一定一致。但萨特认为这并不重要,他所说的自由是人们拥有选择的自主性,结果能否成功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换句话说,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选择并不能取消他具有选择这个选项的自由,在思想和意识中选择是绝对自由的。但不可否认,任何选择都有其结果,无论是否与预期的结局符合我们都必须要承担其相应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从出世的这一秒起人们就已经陷入了自由选择-承担责任的无限轮回当中了。

三、自由与责任

在萨特看来,人的存在是完全偶然的。作为完全自由的人,我们可以按照自身的意愿创造各种可能性。但由于我们既没有上帝的庇护、也没有人类普遍承认的共同价值约束,这意味着人必须依靠自己,并对自己负有完全的责任。

萨特在赋予个人选择以无限自由的同时,责任也接踵而至。萨特对个人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是十分重视的,并且他认为这种责任是自人出生之日起就开始承担的。“从我在存在中涌现时起,我就把世界的重量放在一个人身上,而没有任何东西、任何人能够减轻这重量。”“无论我做什么,我都不能在那怕是短暂的一刻脱离这种责任,因为我对我的逃离责任的欲望本身也是负有责任的。”[iv]这都说明了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和不可逃避性。

此外,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他人乃至全人类负责任。“每个自由都在它的存在中向全人类负责”。[v]萨特清晰地认识到,我们每一个看似自由的选择其实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每一个行为的后果都由进行选择的人来承担,如若不然,人的自由选择就会造成社会上的无序。因为当我们在做每一个选择的同时,已经无意识地为其他人也进行了选择。在进行每一个选择时,我们必定是从利己角度出发,希望能得到好的结果。但与此同时,其他的选择主体也持有相同的看法,这必然会引起双方利益的冲突,而导致一方得不到预想的结果。所以当我们在进行选择时,其实同时也做出了其他人不能做相同选择的选择。所以“我在对自己负责时,也对其他所有人负责,我在创造一种我自己想要的形象,我在创造自己时也创造他人。”[vi]总的来说,这份沉重的责任同时也是一份理所应当的责任。

四、自由与他人

众所周知,萨特不仅是一个哲学家,更是举世闻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在其剧本《禁闭》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他人即地狱”。“他人”是萨特自由观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个人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是紧紧联结在一起的。

在萨特的中篇小说《恶心》中,主人公洛根丁曾说“我独自一个人活着,我不同任何人交谈,永不同人交谈,我不接受任何东西,也不给予任何东西。”[vii]他的内心独白真实地表现了当时法国知识分子对个人绝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现在周围出现了很多一样渴望自由的“他人”,他人势必会对我的自由构成潜在的威胁,使我们无法自由地选择各种可能性来进行自身发展,这样“恶心”的情绪就出现了。在萨特看来,他人的自由和我的自由是不可兼容的,成全他人的自由就意味着放弃我的自由,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就回到了霍布斯所说的“人对人是狼”的可怕状态,所以萨特说“用不着铁铐架,地狱就是他人”。但是实际上这种地狱状态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依靠他人来获得知识和营养,人注定无法停止同他人的交往,他人是我们越不过去的地狱。卢梭说:“我们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似乎同萨特的他人地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萨特对于他人的思考却在后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1946年发表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萨特从“他人就是地狱”转而承认“他人的自由是我的自由的基础”。他看到法国人民并没有因为在二战中失败而灰心气馁反而更加团结奋力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这让萨特认识到个人的自由如果没有其他人的配合是无法实现的,残酷的战争现实给萨特的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之中,萨特对个人自由和他人自由的关系重新做出了论证:“我们从我思中发现的并不仅仅是我自己,也发现了别人。”[viii]这里萨特已经意识到人的自由其实是具体的、现实的,而并非抽象的。真正的自由是无法从孤独的个人世界中找到的,相反,我们需要在充满他人的现实社会中去寻找,只有这样的自由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

萨特生活的年代是人们对自由最为渴望的时代,终其一生,萨特都在探索自由的道路上行走着。虽然不可否认,萨特的自由观具有一种唯心主义色彩和悲观主义倾向,但不可否认,其哲学思想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积极意义仍能给予青年人以反思和启示。他启示我们,未来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全新的,都是充满希望和无限可能的。切忌因为过去的失败而止步不前。相反,我们应该把握当下、勇往直前,在超越和创新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注释

[i]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547

[ii]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553

[iii]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551

[iv]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699

[v]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59

[vi]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57

[vii] [法]萨特.恶心[M].引自[法]洛朗·加涅宾认识萨特[M].顾嘉深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88:64

[viii] [法]薩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1-22.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萨特
存在主义美学视野中的《罪与罚》
你自己选择
你自己选择
卡夫卡作品中的黑色幽默创作手法
论电影《筋疲力尽》中的艺术创新
伍迪?艾伦电影的存在主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