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主义批评视角下《印度之行》的解读

2020-11-18 11:01马振红
时代人物 2020年21期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互文性

马振红

摘要:《印度之行》是英国作家E.M.福斯特创作的长篇小说,以殖民主义为背景,展现了英国人(英印人)和印度人共存于在英国统治下的印度时的精神状态。作品在历史观和文学观、内在精神和外在方法上都与新历史主义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该文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对《印度之行》进行重新解读,挖掘小说深层的历史价值及作者期望实现联结的人文主义思想。

关键词:《印度之行》; 新历史主义;互文性;权力话语;联结

新历史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文化界、思想界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是对当时文本形式的主流文学批评理论新批评主义的反叛以及对传统历史主义的超越。新历史主义坚信文学创作离不开政治、历史文化背景,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文学作品反过来又参与了历史的构建,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影响。

本文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对《印度之行》进行重新解读。有别于传统历史主义只强调社会历史对文学创作的决定性作用,新历史主义取消了复现客观历史的可能性,对于历史叙事话语的深层诗学性质的凸显,揭示出历史话语与文学话语一样充满了现象和虚构,使得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具有了某种同一性(蒋述卓,2005:93)。同时通过对殖民统治下英印人和印度人、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压制与被压制的关系,再现了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深入了解英印冲突的主要原因,以探求东西方和谐相处之路。这与新历史主义文本主体意识形态的嵌入具有高度一致性。

一、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

根据蒙特罗斯对于新历史主义的定义,新历史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即是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他们是辩证统一的。文学文本不仅是特定历史状况的产物,而且能够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能够参与到历史形成的过程中去(Montrose)。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印度之行》不仅反映了文本创作时英印关系和印度社会文化状况,而且作为形成历史的各种文化文本的元素,是意义深远的社会调节行为,揭示了宗主国英国对印度的残暴控制和印度内部的等级压迫,促进了印度人民自主意识的觉醒。

福斯特于1912年和1922年先后两次前往印度,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创作了《印度之行》这部小说。小说关注的首要问题是20世纪殖民主义这一民族政治问题。作为英国人,福斯特却极其客观地描述了英国和印度对彼此的认知和态度。英国人根植于内心深处对于印度的鄙视在文中到处都有体现。对于作为宗主国的英国,印度人民的态度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温顺、卑微、畏惧,另一方面又不断的挣扎反抗。

除了殖民主義背景下的英印关系,《印度之行》也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印度内部种种的社会文化现象。外部环境的败落象征了印度经济的萧条以及印度人民精神的萎靡;清真寺、山洞和庙宇及其相关情节分别象征着伊斯兰文化、印度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交汇、冲突、妥协在作品人物关系上重现;印度人婚姻状况的描写体现了印度的男权社会体制;印度人对本民族下等佣人的使唤呵斥体现了印度的社会等级森严,人文主义的缺失。由此可见,《印度之 行》反映了印度社会现实的各个方面,这体现了福斯特的“文本的历史性”的新历史主义观念,文学的创作是特定政治,历史文化下的产物。

海登怀特的历史喻说理论指出,叙述、语言是历史研究中的根本性话题,对历史的把握只能在叙述形式中进行,历史只有通过叙述使之文本化才能被人们加一把握。 而在历史叙述中必然存在着历史学家的主观意识,历史喻说理论取消了复现客观历史的可能性。《印度之 行》没有直接关注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的过程,而是通过关注普通人物和事件,参与历史的建构,改观历史面貌,使之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在这一叙事过程中,福斯特注重描述边缘人物的人际交往,体现了他对于主流权力话语的挑战和对边缘人物声音的重视,并试图通过倡导不同的种族可以通过和谐的人际关系来实现联结。这体现了《印度之行》“历史的文本化”特征。

二、主导的权力话语和福斯特的抵制与重建

福柯权力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权力和话语。所谓话语,福柯定义为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语言与使用该语言的社会中的整个社会机制、惯例和习俗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指向文本之外而又确确实实影响文本意义的各种因素,诸如政治经济力量、意识形态和文化等,他们都影响、控制着整个文本的意指过程。在权力方面,福柯透过权力运作对历史本身的面貌的影响,提示了历史的非连续性,为新历史主义确立了重要的阐释历史和文学关系的方向。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贯穿于小说《印度之行》中,英国人较之于印度人,男人较之于女人,社会地位较高的人较之于社会地位低的人,形成了鲜明对立的话语场。小说主要刻画了英国人与印度人之间的权力关系,反映了具有绝对权力的英国殖民者通过话语以宣扬英国人比印度人更加强大,天生更加高贵,印度人必须服从英国人统治的意识形态,来加强自己的殖民统治。

在《印度之行》这部小说中,福斯特便通过揭示英国对印度的权力话语控制,表达了对英国非人性的殖民统治的批判。小说并非直接通过文字表达作者的反对和批判,而是通过边缘人物的性格刻画来颠覆主流认知模式。阿齐兹是一个伊斯兰教徒,他守护宗教的圣洁;他是一个律师,受人尊敬;他是一 个情感真挚的丈夫,深深怀念去世的妻子;他是一个正直的人,真诚对待善良的英国人。在文中阿齐兹是比英国人更加有血有肉,具有尊严,具有人类情感的一个个体,这是对英国人口中低贱的印度人的反驳。这与新历史主义边缘人群的叙述来结构主流历史话语,打破历史一体化解读具有高度一致性 。

同时福斯特力图寻求缓和英印关系的方法,达到不同文化的联结。摩尔夫人、奎斯蒂德小姐和菲尔丁是为实现英国和印度联结的人物角色。不同于到达印度不久便暴露本性的其他英国人,他们以自己的信念来看待印度人民。摩尔夫人是个充满宗教仁爱思想的老太太;菲尔丁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他也坚信阿齐兹的无罪并为之奔走。奎斯蒂德小姐是在异种文化冲突下有何反应的代表人物,她被印度古老神秘的文化所吸引,一直渴望看到真正的印度。虽然被印度的神秘所震撼,最终造成对印度人的错误判断。然而对印度人本身,奎斯蒂德小姐是尊重的,并且当她意识到可能误会了阿齐兹时,她勇敢地在法庭上说出了事实。

可以看出,小说通过描写印度统治阶级的权力运作,揭示了英国人内心深处的霸权意识,表现了福斯特对对英国横行霸道的殖民统治的批判。同时,福斯特在小说中嵌入自己的意识形态,英国和印度应该通过爱、了解和尊重来实现和谐平等共处。

《印度之行》反映了殖民统治下英印关系和印度社会各方面的真实面貌,同时通过对正史以外边缘人物小写历史的关注,用个体命运的悲欢离合还历史以生命,颠覆主流社会认知模式,解构了历史的一体化解读。小说的创作观念体现了新历史主义“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的基本特征,即文学创作离不开政治、历史、文化背景,同时文学文本参与历史的建构。这一角度的重 新解读挖掘了《印度之行》更深层次的历史价值,文本成为了压缩的历史,丰富了殖民主义时期英国和印度的历史面貌。另一方面,《印度之 行》中充斥着话语权力的运作,突出表现了英国人通过权力话语来宣扬英国人比印度人更加高贵,印度人应该服从统治的意识形态。同时,《印度之行》中权力性话语的描述表现了福斯特对英国自命不凡,横行霸道的殖民统治的批判。文中试图寻求英国和印度和谐平等共处的联结主题表现了福斯特的人文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E. M.福斯特.印度之行[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2]邓楠.文学批语新视野下的文本解读[M].南海出版公司,2005: 142- 177

[3] 朱立元.20 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 32-112

[4] 蒋述卓.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M]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88-119

[5] 金元浦.范式与阐释[M].广西师范大学,2003: 192-208

猜你喜欢
新历史主义互文性
互文理论视域下的约翰 · 福尔斯作品《乌木塔》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分析
关于初中语文互文性阅读的教学思考
红楼若梦,游园乍惊
互文性与翻译
《亨利四世》中的颠覆与抑制解读
直面历史
新历史主义分析《白鹿原》
新历史主义批判视角下小说《灿烂千阳》的研究
论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内涵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