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背景下中职音乐教育改革

2020-11-19 06:31李春燕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
长江丛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生源院校中职

■李春燕/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

传统的音乐教育只是作为丰富课程的一个手段,没有与职业能力相结合到一起,教育改革之下的体系改革是把音乐教育作为提升职业能力的有效手段,把音乐教育提升到了不可或缺的位置上。新的教育改革把音乐教学深入到各个教育阶段,致力于发挥艺术教育对于学生树德立人的独特作用,培养学生的感受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此树立学生的正确审美观、陶冶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怀,达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目的。由此中职音乐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如何能发挥其原有作用的基础之上开发新的作用,在大的教学改革之下,音乐教改如何能自成体系的同时配合大的体系发挥其作用。那么音乐教育改革下现阶段存在哪些问题呢,这些问题又该如何应对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饱受诟病

中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一直是相对较低的,其中生源质量成为了影响中职院校职业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生源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着院校的教学实施及预期效果,中职院校主修课程尚且未能达到预期,不能将多余的教学精力分配到音乐教学上,毕竟院校的主修专业是更加重要的。连锁反应下,音乐教育改革不能落实的更好,中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劳动者,非常容易忽视建设综合能力较全面的人才理念。究其原因是院校主观认定生源质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大原因,却忽视了教学改革体系下的要全面改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前提下,完成教学预期效果,音乐教育更加是完成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不是精力分配的问题,所以纠正院校的点式改革向系统改革过渡是非常重要的。

(二)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科学性

多数的中职院校设计的音乐课程过于单一,缺乏与整个教学改革系统形成一个系统,如此的音乐教学改革实施方式效果达不到预期是预料之中的。教育部中职院校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保证72学时,这个是针对中职院校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却在实施上打了折扣。在课程建设上缺乏专业的人才进行实施,并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的、快速的解决。人才、课程、系统没有形成统一性,是缺乏科学性的,音乐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难以达成。学生从音乐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被低估,导致艺术模块成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短板,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完善音乐课程设计的系统性、科学性势在必行。

(三)脱离音乐教育的培养主旨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这八个字很好的全是了教育的真谛,音乐教学属于前半句的体现形式之一,教育改革也是根据这个方向来实施的。高职院校在实施音乐教育改革过程中,却忽略这个重要的点,只是把音乐作为教育的补充,一种娱乐的形式,导致限制了音乐教学本应该发挥的巨大作用却脱离了教育的主旨。另一方面音乐教学也是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的重要形式,让学生们对戏曲等国粹有更多的了解,而现阶段的中职院校音乐教学却缺少这些内容,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得到的知识属于浅尝辄止的阶段,不能真正发挥音乐教育培养的主旨。现代化教育中,各个学科都在适应教学改革,也在不断的创新,音乐教学依旧再走传统的老路,如果不及时更正思路,在这条路上会越走越孤独的。

二、针对问题解决措施

(一)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应一味以生源质量为借口掩饰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区别在于师资力量,中职院校把学校的整体师资力量水平提升起来,音乐师资也是非常重要的,专业的人才是音乐教学提升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依旧是中职院校音乐小学的主导模式,需要专业的人才依据教学改革的整个体系来改变教学的模式,达到提升教学的整体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对接未来的职业生涯,在一个好的教学水平的院校,就能体现出学生的生源质量不是决定教学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能决定的而是院校的整体师资力量。其次是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要依据教育改革的主体方向及未来的执教理念,把院校的教学目标统一。再细分对音乐教学师资力量进行拔高,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把音乐教学模式从传统过渡到适合教改之后的模式,从而实现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将音乐教育系统化

中职院校教育改革之后是形成一个教学体系的,这个教学体系为教学目标服务,能更好的达成教学预期效果,所以音乐教育也需要和整个的教学体系具有兼容性。传统的音乐教学基础上,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在内容上进行丰富、在硬件上进行升级、师资力量上进行提升等方面全方位的形成音乐教学系统,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培养综合素质更高的学生为目标。教材选择上也要着重对待,中职院校音乐教材比较合适有很多,但是适合院校的需要慎重选择,对以后的真个音乐教学系统化影响很大,主要思路是迎合自己院校的整体教学体系的同时进一步优化音乐教学系统,形成立体化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此系统下,提升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要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在传统娱乐的基础上在提高一个层次,树立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音乐不只是可以选秀,还可以提升丰富美好的生活品质作用,发挥音乐教学系统化的最大作用。

(三)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改革中增加音乐教育改革一个版块的主要作用是配合“育”,培育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才。中职院校以学习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很容易就忽视音乐的重要作用,我们听到国歌是,仿佛身处枪林弹雨的战场,浑身充满了保家卫国的力量,这就是音乐的魅力。音乐可以传达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往往在失落的时候,听到斗志昂扬的歌曲时,会一改颓势为奋发图强。这些都是来源于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新的力量,音乐教学可以增加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可以从音乐中读取到更多的认识,获得更多的正能量,对于音乐所蕴含的力量有更好的解读能力。这样的音乐教学改革是在传统上娱乐基础上改成鉴赏,同时把京剧的国粹增加进去,对民族文化传承增加一个思路。至此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综合能力不再是一种形式,而是契合实际的培养出来的。

三、结语

培养全面的、综合型人才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整个教改也是围绕这个贯穿始末,职业能力背景下中职音乐教育改革相对其他科目实施难度更大,通过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将音乐教育系统化、引导学生鉴赏音乐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了中职教育改革的深层次升级。激活了教改实施难度比较大的一个环节,同时改善了音乐教学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为人才与职业对接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生源院校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