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贫困文化的结构分析

2020-11-19 06:31景晓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代际亚文化群体

■邓 亮 景晓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大学

近年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深入实施,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因此关于农村贫困问题方面的研究数量也非常之多。为了解决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国家和经济发达地区曾经一度采用物质输入的方式对贫困地区进行援助,以解决他们的基本生存问题,但是一旦减少或者停止这种援助之后,部分人口又会再次返贫。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这种“扶贫—脱贫—返贫”恶性循环的现象反复出现?[2]人类学家刘易斯发现,穷人之所以贫困的原因和其所拥有的亚文化有关,而国家单纯物质上的扶贫难以真正奏效的原因,在于农村贫困人口当中广泛的存在着一种贫困文化。这种贫困文化已经对相当一部分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对贫困亚文化群体产生的原因做出描述,在此基础上,阐释贫困亚文化规范是如何固化,并且进一步加深对贫困亚文化群体的影响,最后分析贫困亚文化如何在代际之间传递,并且导致了贫困亚文化群体的再生产。本文的分析逻辑是将贫困文化的结构划分为外层、中层和内层三种结构。目的在于通过对上述三种结构进行分析,对贫困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代际传递进行研究,从而为农村贫困文化的的认识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一、贫困文化及其结构

贫困文化是指处在贫困群体中的人们所独有的一种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这种亚文化主要表现为贫困群体所独有的一些价值观念及举止行为。这一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刘易斯所提出,他认为造成贫困的原因并非像结构主义所认为的,是由于社会力或者经济力不平等所造成的。刘易斯认为存在着一种贫困文化,也就是存在于主流秩序下的一种亚文化,这种亚文化自身有一定的结构和原理,它为人们提供了某种生活的方式或者一种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人们能够有效地适应环境,并且得以生存下去,而这种生活方式已经超越了国家、民族、地区、城乡以及各种社会结构[1]。就中国的实际状况来看,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也确实存在着贫困文化这种现象。很多扶贫干部在工作当中发现,一部分人贫困的原因并非因为年老体残等造成的劳动力的丧失而贫困,很大一部分是他们所持有的贫困文化所造成的。其次,刘易斯认为贫困文化这种亚文化的形成也与西方社会当中穷人所处的边缘地位有关,他们无法适应西方主流社会所设定的规则,无法在现有的道德和规范下实现社会所宣扬的那种价值观和目标,因而所做出的一种失望反应。这些处于边缘地位的群体,实际上就是易于形成贫困文化的潜在群体。而贫困文化要进一步形成,这些潜在受众群体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贫困文化里,我们将这种亚文化群体形成过程以及作用机制看作贫困文化的外层结构。

另一方面,班费尔徳在《一个落后社会的伦理基础》当中,对意大利南部一个贫穷落后村落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当地存在着一种“非道德家庭主义”的伦理价值观。班费尔徳认为这就是贫困文化在乡村社会的集体表现形式。在该书当中班费尔德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框架,他认为是一些结构性的因素造成了该村庄形成这种“非道德家庭主义”,也就是该村庄独有的贫困文化,贫困文化随后又通过其自主性的表现,进一步影响和阻碍了乡村的发展,从而加剧了这种贫困[3]。班费尔徳所提出的分析框架,为我们解释贫困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他所提到的这种贫困文化的自主性,实质上就是贫困文化不断完善和内化,从而成为贫困群体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过程,是贫困群体对于大社会环境的应对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形成过程。那么,结合刘易斯和班费尔德的观点,本文认为结构性因素并不能直接导致贫困文化的产生,这些因素只是推动了边缘群体的形成,这些被主流社会排挤、边缘化的人才是形成贫困文化所必不可少的因素。

上世纪60年代哈瑞顿在对整个美国社会进行考察研究以后发表的《另类美国》一书中提出:“在美国,穷人是一种文化,一种制度和生活方式”。他认为这些穷人趋于稳定,是一个不思也不可能变迁的一个群体。这一群体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若不慎进入一个恶性的环境当中,他们只能被动接受这一环境所传递的价值观或者伦理道德[3]。他在研究当中还发现贫困可以通过所处环境等因素进行代际之间的传递,这种贫困传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贫困文化在代际之间的传递。父辈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会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尚在幼年的孩子造成影响,他们在不知不觉当中接受了父辈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即父辈的贫困文化,在此之后他们逃脱贫困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了。这种代际文化的传递,同样也超越了社区、阶层、民族乃至于社会结构。无论是在西方社会当中还是在中国社会,我们都能够发现贫困文化代际传递的例子。因此,我们将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也就是贫困文化的亚文化群体再生产作为其内层结构。

二、分化与排斥:亚文化群体的形成

被边缘化的群体是易于形成贫困文化的潜在群体,实际上这种被边缘化的过程就是被主流社会所排斥的过程。同时,刘易斯又提出贫困亚文化会对大社会产生拒斥、隔绝的关系[1]。那么贫困亚文化群体形成的过程大体就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社会对于个人的排斥,这种排斥所形成的是一种隐性的亚文化群体。在这一阶段这种隐性亚文化群体还不是正式群体,它还只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第二个阶段是个人对于社会的排斥,这时所形成的是一种显性的亚文化群体,而这种显性亚文化群体正是从这种隐性的亚文化群体中分化出来的。到了这一阶段,才标志着贫困亚文化群体作为一种正式群体开始显现出来。亚文化群体也正是在这种社会与个人的双向排斥过程当中所形成的。

从社会对个人的排斥来讲,其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种来源于农村外部环境对于隐性亚文化群体的排斥,另一种是农村内部环境对于隐性亚文化群体的排斥。外部环境对于隐性亚文化群体的排斥主要是指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社会福利、社会生活、政治权利、文化教育等领域的资源等方面分配不均,从而导致农村被边缘化、孤立化的现象。在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固化与形塑:贫困文化规范的内化

贫困文化规范在亚文化群体中的内化是贫困文化的中层结构。在亚文化群体形成之初,这种贫困文化还只是停留在个人意识的阶段,它还没有上升为集体意识,其在强度方面较弱,内容方面也不够明确。但这种亚文化群体在往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贫困文化才开始真正的显现出来,才开始对亚文化群体的成员真正产生影响。这种贫困文化的内化过程实际上就是群体成员重新接受新的规范和重新塑造自我的过程。在亚文化群体形成之初,贫困文化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只是一些零散的观念或者价值观,甚至可以说是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众所周知,在一个群体当中,相反的意识总是相互消解,而相同的意识则总是相互融通、相互壮大。相反的意识总是相互减损,相同的意识总是能够相互加强。如果有人和我们表述的观念正好相同,那么它带给我们的意象就会化为我们的观念[4]。同时,这种意象也会层层堆积起来,融汇起来,转化成为自身的活力。经过了多次融合以后,一种全新的观念就形成了,它吸收了以前在群体形成之初个体身上零零散散的观念和想法,变得比以前彼此分离的观念更富有活力,在这时单个人的意识已经与所有人的意识共通在一起了[4]。要想获得这种强烈的情感,我们已经不必通过自己的个性来体会这种集体感情了,因为我们所添加的感情实在是微乎其微的,只要我们对作用于我们的集体感情不是无动于衷的,那么源发于此的力量就会穿透我们的内心。当这种感情已经深深存在于集体的意识之中的时候,所有个人的力量都已经无法对其产生任何的影响,此时这种感情已经凌驾于个人意识的总和之上,虽然它最初是由人们的感情汇集而成的[4]。

那么对于亚文化群体中的个体来说,原本存在于每个个体心目中的观念和想法就这样在亚文化群体当中被汇集起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文化体系,它不仅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而且还以亚文化群体中人们独特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式展现出来[5]。在这种亚文化群体当中,人们不仅仅是加深了自身原有的一些贫困文化中的观念,而且还在与同一群体中个体的交流过程当中不断形成新的观念,贫困文化在这种交流碰撞中不断完善不断固化以至成型。当这种成型的贫困文化已经根深蒂固于每一个个体的意识之中时,它就会成为这种亚文化群体的规范,被该群体的成员严格遵守,成为维系亚文化群体团结的文化纽带。就这样,这种贫困文化在亚文化群体之中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加强自身对于群体成员的思想控制。当群体外的主流文化对群体内的亚文化产生冲击时,亚文化群体的成员会防止外界对群体内这种贫困文化产生破坏,如此便进一步加深了群体成员与群体之间的联系,这样一来亚文化群体的成员要想摆脱亚文化群体、摆脱这种贫困文化就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了。

四、传递与接纳:亚文化群体的再生产

贫困文化的代际转移是贫困文化的内层结构。贫困文化一旦形成以后,不仅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作用,而且还会对自己子代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这就是对上述亚文化群体的再生产。代际传递,是代与代之间的传递,是家庭中子女从父母一辈中继承家庭已有的地位、资源、权利、财富和机会。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就是子女从父母一辈继承有关贫困文化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等[6]。

那么贫困文化是如何在代际之间传递的?首先,这种贫困文化的代际转移是通过亚文化群体中父辈们的价值观念对子辈产生影响的,这是从价值观文化层对子辈产生的影响。根据人在情境中理论,人处在一个与环境互相影响的机制当中,但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强。家庭是人们生活起居的重要场所,家人之间会互相影响,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会更大。另外,家庭环境和父母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父母的价值观、道德准则等方面也会对他们的子女造成影响,并且对子女未来生活的长远规划同样造成了影响[7]。子女的这种社会化过程,实际上就是被动接受贫困文化的过程。对于农村社会而言,父母对于子女价值观的影响更为深刻。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虽然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已经大大地改变了这一现状,但是农村孩子们的父辈却深受其影响,其中很多人仍然思想较为保守甚至迂腐。而在这种环境当中成长,有时候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选择只有被动接受父辈们所传递的文化,哪怕是贫困文化。第二种是亚文化群体中的父辈在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层面对于子辈的影响。当亚文化群体中的父辈在内化了贫困文化规范之后,他们会形成贫困文化特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子女的成长环境当中,父母的这些行为和生活方式也会逐渐被子女所接受。因为儿童在社会化的早期正是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而进行的,这时父母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也会被儿童所接纳,并且在不知不觉当中变成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同时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这种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往往会影响儿童的一生并且难以改变[8]。就这样,在受父母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双重因素主导之下,孩子们加入贫困文化亚群体的可能性便大大加深了。

五、结语

本文对贫困文化的结构重新进行了划分,将亚文化群体的形成、贫困文化规范的内化、亚文化群体的再生产作为贫困文化的外层、中层、内层三层结构。在对三层结构的分析过程中可以发现,社会与个人双向排斥的过程当中会形成贫困文化的亚文化群体。随后,亚文化群体的交流和交往过程中会逐渐产生贫困文化,并且这种贫困文化还会不断强化自身最终成为亚文化群体的规范。同时,贫困文化规范的形成会对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以至于最后产生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影响亚文化群体的子辈。那么,想要消除这种贫困文化,在以后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还需要从亚文化群体的角度去重点思考,从而在根源上消除这种贫困文化。

猜你喜欢
代际亚文化群体
新世纪以来的“代际之分”与“代际之争”
——论代际批评的“有效”“有限”及其意义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中间群体
面对亚文化:客观看待,积极转化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