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行动导向下的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

2020-11-19 06:31冯育琪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面试官案例销售

■冯育琪/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交流范围也在变大,在日常生活中,演讲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的必备技能。在演讲与口才的课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提升个人语言表达能力,成为社会需要,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人才。如何有效提高学生演讲能力是每一位教师都要考虑的问题,而在演讲与口才课程中,结合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掌握演讲知识,对学生未来发展有极大帮助。

一、开展演讲与口才课程中的困难

由于每一位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休,所以,在课程开展的准备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个人特点做出调查,从而设定针对学生演讲能力提高的课程[1]。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流利的运用演讲技能,但是,在正式演讲的过程中常出现不敢说或者没话说的问题,而教师也常采用以教师为主体,把演讲知识通过填鸭的方式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懵懂中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积压的问题越来越多,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已经习惯在被动状态下学习,缺少对新知识的探索精神,增加演讲与口才课堂的教学难度。

二、采用行动导向法的目的

在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提出任务,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对学习目标进行策划,完成任务后,需要教师对学生行动结果进行考查,评估学生在演讲过程中的表现,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解决问题的能力[2]。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着重点在于,以学生演讲过程为主要方向,培养学生在演讲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结合各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演讲任务中的表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把演讲理论知识和演讲中需要掌握的技能高效结合使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与人相处能力和演讲实践能力。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策略

(一)采用项目教学法

教师在演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主安排课程规划,对教师提供的教学项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出解答,落实演讲教学的目标[3]。例如,在开展销售口才一课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把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完成在项目中销售产品的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销售方面的学习掌握未来工作时需要掌握的谈判技巧,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在演讲时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以每组五名学生为单位,通过推荐的方式选出项目负责人。在方案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高效利用网络和教材资源设计销售方案,充分了解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当销售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由负责销售的同学为顾客展现产品的特点和自身小组的优势,把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运用在销售的过程中。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学生要以销售工作为主体,利用给顾客讲故事的方式,对产品进行介绍,同时,要在顾客说出自己要求时仔细倾听内容中的关键点。通过对话时获得的关键信息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顾客说出自己对产品的需求。在销售过程中,学生要遵守顾客至上的原则,以真诚的态度回答顾客的问题,让顾客充分相信销售人员。在经过演讲课程中各种技巧的应用,学生能够让顾客接受产品,从而获得成功。在销售过程结束后,教师要对各小组的销售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在小组间进行活动总结,根据小组间的分享总结在销售过程中需要的演讲知识。

(二)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文字或视频的方式,为学生介绍课程中对应演讲技巧的使用情景,让学生通过案例中的情景,使用调查分析和方式,提升对知识的掌握[4]。例如,在社交技巧一课中,教师应当从案例分析出发,引导学生从案例中不同的谈判对象在不同的环境中,找到相应的谈判方式。在学生通过案例教学的教程中,对谈判技巧的使用上会越来越熟练,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这要求教师在收集案例的过程中,选择贴合学生生活并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案例,比如,在旅游专业的课程上,教师要安排学生观看导游工作中和游客谈判的案例,同时,要在学生观看案例之后,引导学生对案例中出现的谈判技巧做出分析,并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解决任务的方式提高演讲能力。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导游在会见游客时,所使用的礼貌用语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在交谈过程中,是否让游客感到舒适。当遇见游客在旅行过程中提出的无理要求时,导游应该采取幽默自然的谈话方式,根据游客的职业习惯和理解能力做出相应的讲解。由于在旅游过程中,导游会接待不同类型的游客,所以,在和旅客交流时,要考虑游客选择的景点以及交谈特点做出合适的话题。在学生作为导游的情景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讲话的节奏,在旅客有聆听意愿时进行讲解,不可在旅客讲话过程中无视打断,可以采取设计小问题的方式,引起旅客在询问过程中的好奇心,掌握谈判的主动权,达到让旅客满意又能有效解决在旅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

在课程结束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反思,不断改善自己的演讲风格和策略,形成有自己风格的演讲模式。

(三)采用角色扮演法

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会产生一定的距离,课堂往往是教师的舞台,学生作为观众,对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做出理解[5]。由于每个学生中都存在差异性,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理解会存在一定偏差。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从学生本身出发,根据其自身的理解能力和特点,安排情景,让学生在参与角色模拟的状态下,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展开演讲课程。例如,在求职面试的课程中,教师通过对环境的布置,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面试场景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面试官和面试人员的角色,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以达到训练演讲的目的。面试过程大致分为两个环节,首先,参与面试的学生要在面试之前准备一个约三分钟的自我介绍。在准备自我介绍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介绍内容和面试官心理做出分析,要考虑怎样设计内容才能在有效的时间里,给面试官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其次,作为面试官的学生要在面试提问环节对面试者进行有效的提问,这要求扮演面试官的学生思考,如何用最精练的语言最大程度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协助学生对面试者和面试官进行的冲突作出有效解决,可以为扮演面试者的学生做出适当的提醒,比如,在开始面试时,面试者首先要敲门,向在坐的每一位面试官问好,在和面试官进行交流时,要注意眼神的运用,不能一直盯着一位面试官,也不能眼神乱瞟等。而面试官在对面试者提问时也要做到礼貌,像不问涉及面试者个人隐私的问题,不从言语上对面试者进行攻击等。

在课程结束的时候,教师要安排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面试过程中的心得做出分享,让观察的学生通过对表演者的分析和面试过程中出现的小动作,言语技巧等进行详细总结,让学生在演讲技能中察言观色和灵活变通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有效地领悟演讲课程开展的意义,锻炼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

四、结语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演讲课程,在教师进行演讲礼仪培训的过程中,对学生采用分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并建立主题相关情景,结合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小组间比赛的方式,引起学生在演讲课程中的热情,在生活中,运用演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领导下,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以致用的基本目标,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面试官案例销售
耿 直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应聘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你没喝完那杯水
相关经验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销售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