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烹饪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研究

2020-11-19 06:31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教学内容院校

■王 骏/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一、前言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才市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使得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对于高职烹饪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加强对烹饪专业技术的学习,同时还要增强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顺应还是发展的要求。

二、高职烹饪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重要性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的是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人才市场、社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要求越来越高,主要青睐于高素质、专业技能型的人才。同时,社会结业压力不断剧增,每种职业就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烹饪行业也是一样。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烹饪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存在,并且高职烹饪专业学生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又由于烹饪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等方面比较弱,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烹饪技能的学习当中去[1]。同时人才市场对烹饪厨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想在人才市场中突显自身的优势,不仅要拥有扎实的烹饪专业技能,还需要加强对自身烹饪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烹饪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未来的烹饪岗位上能够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和时代发展进步的步伐,增强自身在社会的适应生存能力。

三、高职烹饪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现状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烹饪教学现状来看,教师都比较偏向于将烹饪技巧传授给学生,过于重视对烹饪技巧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烹饪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这种教学现状下容易造成学生只会墨守成规的烹饪,不会创新烹饪方式方法,久而久之非常容易被烹饪行业淘汰[2]。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的学习只会是一味的接受模式化的知识,所以教师的烹饪教学方式不进行创新,会导致学生对烹饪课堂产生厌倦感,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在高职院校职工。烹饪专业的学生在文化水平上略显弱势,本身就对传统的文化课堂不是很感兴趣,造成自身的烹饪专业技能不够扎实,无法烹饪出让人称赞的菜品。所以,高职院校的烹饪教学在这种现状下,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建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及极力培养高素质专业的烹饪教师团队,为烹饪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旨在提升学生的烹饪技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高职烹饪教学创新思维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一)学生烹饪创新思维不足

从目前高职烹饪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的现状来看,烹饪专业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不足是比较显著的一个问题。由于高职院校烹饪专业学生的整体文化水平比较低,在学习能力和学习自觉性等方面来说都比较差,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课堂不感兴趣,这是造成高职烹饪专业学生创新思维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高职院校在对烹饪专业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将重心都放在烹饪技能的教学上,没有着重强调对烹饪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强调,这就会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重心产生严重偏差,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很难得到提升。另外,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制定的缺乏合理性,使得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合理的安排,忽视了对烹饪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共同影响下,使得学生的烹饪思维严重模式化和固定化,缺少创新思维的开发。

(二)烹饪教学内容方法缺少创新

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中,烹饪教学内容都主要集中在烹饪技巧的教学,按照课本教材上的烹饪方法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内容显得非常死板和模式化,教学内容单一缺少多样性。烹饪是一门非常讲究技巧和味觉的专业,对烹饪的技巧以及厨师个人的味觉要求都非常高。而在目前高职院校这种单一死板的教学内容下,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固定化和模式化的烹饪技巧,不能自由的发挥自己的烹饪想法和创意,只会按照菜单上做法要求进行烹饪,这样做出来的菜久而久之会失去新意[3]。另外,高职院校烹饪教师教学方法没有进行创新,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烹饪技巧和不同菜品的烹饪方法,学生在下面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氛围非常沉闷无趣,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

(三)学生烹饪实践能力较弱

由于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依然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都是被动学习的状态,并且教师在烹饪课堂上讲解的理论知识偏多,没有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烹饪专业是非常讲究实践操作性,所谓熟能生巧,就是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之后就能非常熟练的掌握技巧。而在这种理论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获取实践操作的烹饪机会,也就无法提升自身的烹饪实践能力。在一些开展了烹饪专业的高职院校中,很少有高职院校开设了烹饪实践课程,一些少数开设了烹饪时间课程的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操作需要用到的工具、食材、调料也并不是很齐全,都是一些比较基本简单的设施设备,这也会限制学生实践操作水平的发挥,学生的烹饪实践操作能力也无法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

(四)缺乏优秀烹饪教师队伍

在一些高职院校中,烹饪教师资源匮乏,烹饪教师资源储备比较较少,这就给现任的教师很大的教学压力,会使得一个教师教几个班的情况出现,导致现有的烹饪教师教学压力比较大。高职院校烹饪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没有利用好的薪资福利待遇去引进烹饪教师人才,在教师人才资源的储备上没有做到位,使得烹饪教师队伍人才匮乏,同时学校也没有为教师提供好的学习和进修的机会,让一些能力较强的教师没有得到提升自己的机会和途径,并且高职院校缺少对教师的岗前培训以及对已经上任教师的培训,培训也是提升教师烹饪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另外,教师自身没有树立终身学习和创新的理念,有些教师保持着安于现状的想法进行教学,没有花时间精力去提升自身的烹饪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

五、高职烹饪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烹饪创新思维

要想学好烹饪,光掌握烹饪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有创新思维,能够对菜品进行创新,勇于乐于去尝试新花样、开发新菜品,这样才是一个好的烹饪厨师。那么,关于培养学生烹饪创新思维,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落实:首先,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纳入教学目标中,加强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视;其次,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到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将教学重心进行合理的分配安排,多开展一些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烹饪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最后,学生自己应该注重自身创新思维的开发,培养自己对学习烹饪的感知力和敏锐度,从而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烹饪教学内容与方法

对高职院校烹饪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应该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丰富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及时优化烹饪教学的内容与方法。那么,关于创新烹饪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首先,教师烹饪教学的内容应该及时进行更新,在教学内容重点的安排上应该科学合理,不能仅仅只侧重给学生进行烹饪技巧的教学,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烹饪创新意识;其次,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入一些比较新颖的元素进入,在现代科学技术如此发达,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或者多媒体网络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烹饪比赛和烹饪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烹饪的兴趣和热情。

(三)培养学生烹饪实践能力

烹饪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烹饪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光学习烹饪理论知识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烹饪的需求[4]。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烹饪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开设一些关于烹饪实践的课程,为学生提供烹饪实践的机会和途径,让学生在学习烹饪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的烹饪实践能力还能得到锻炼,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烹饪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应该加强对培养学生烹饪实践能力的重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烹饪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穿插在课堂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自身也意识到烹饪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四)加强烹饪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高职院校烹饪教师队伍建设,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烹饪教师队伍。那么,关于加强烹饪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高职院校应该加强烹饪教师资源储备,优化烹饪教师的薪资福利待遇,提高烹饪教师性子待遇水平,以此为优势吸引教师到校任职;其二,高职院校应该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和途径,可以定期开展关于烹饪教学的培训,组织烹饪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烹饪专业知识以及烹饪教学方法,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教学能力;其三,烹饪教师自身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烹饪创新能力以及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烹饪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对学生烹饪技术的学习和未来烹饪职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对高职烹饪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推动社会就业市场的发展、满足找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还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烹饪技术水平、促进学生未来职业的良好发展。通过对高职烹饪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现状分析,发现依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学生烹饪创新思维不足、烹饪教学内容方法缺少创新、学生烹饪实践能力较弱和缺乏优秀烹饪教师队伍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优化高职烹饪教学,可以采取培养学生烹饪创新思维、创新烹饪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烹饪实践能力及加强烹饪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教学内容院校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