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硕士工匠精神的培育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2020-11-19 06:31蒙玲娟广西师范大学职业学院广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职教硕士工匠

■张 玺 蒙玲娟/.广西师范大学职业学院;.广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15年7月28日,《关于公布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确认结果的通知》(学位办[2015]28号)的发布为中、高等职业学校培养一批全免素质有发展、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技能娴熟、能够在更高层次胜任“双师型”的师资提供了政策支持。职业教育硕士是培养具有较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高等职业专业人才,它既要为培养学生在职业学校的教师理论技能,又要统筹培养学习者专业技术本领和能力,同时还对学生的科研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对职教硕士的培养就需要有更高的要求。

一、“工匠精神”的培育现状研究

关于“工匠精神”的培育现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视角:(1)基于思政视角下的“工匠精神”主要集中在“工匠精神”的本质与思政教育的培育目标和内容一致上。(2)软文化视域下的“工匠精神”培育研究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环境建设。(3)基于学徒制的“工匠精神”培育研究,认为学徒制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丰富的土壤与环境,为人力资本的附加值和企业的创业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但是由于当前落后、保守的就业观念和职业教育存在的“体量大而不全、产教融合不深、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以致培养理念出现原有的偏差,目前职教硕士关于“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仍存在培养思路不明,培养投入力量不大,重视程度不高,培养环境差的情况。(1)培养理念的困境。由于职教硕士尚属于新生产物,在对于职教硕士“工匠精神”的培养理念上仍有很大问题。由于职业技术学校本身的“吸引力较弱”,职业学校出现“生源荒”,而作为职教硕士的培养目标就是为职教储备人才。因此在职教硕士的培养问题上,“工匠精神”的内涵建设往往被学校忽略。(2)培养学生思想与理论的困境。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主要是指在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培训实践过程中所涉及的条理思路。“工匠精神”的思想与理论决定着培养的高度。但是在职教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在课程基础设置、课堂现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活动等方面需要将“工匠精神”设置其中,但是目前,由于职教师资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着的“体系不完善”,教师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讲解也呈现各种各样的局面。(3)培养力量的困扰。学校作为培养的主阵地,其职业训练确心有余力而不足,造成了产业实践与教学理论脱离的局面。(4)培养对象的困境。根据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从2016年至2019年共150名研究生的前置专业统计,存在60%左右的学生前置专业往往与职教硕士的专业方向存在不一致问题。而“工匠精神”的培育和研究存在一贯性和一致性的原则,由于专业不一致的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入学新环境后无法及时融入到专业基础的学习,而对于“工匠精神”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5)培养环境的困境。培养环境主要存在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政策环境。首先,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企业最求高效率的回报,忽视传统手工业和“工匠精神”;其次,政策与号召落实困难。职业教育由于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畅使得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这些问题始终影响“工匠精神”的培养。再次,校园环境对于培养吃苦耐劳、敬业乐业、专注执着精神的“工匠精神”宣传以及培育仍缺乏动力。

三、职教硕士工匠精神的培育的途径

首先,建立起全方位多维立体的知识理论体系和长效实践机制,将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总目标中。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国家或者地方法律法规,为其提供法律依据,不断修订与完善《职业教育法》,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搭建科学合理的职教硕士人才培养渠道,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新模式,坚持产业与教学技能相融合,深化培养的机制体制改革,坚持实践与理论结合、知行并举,努力建设职教硕士培养的特色体系。

其次,以校园文化为平台,营造充满工匠精神氛围的校园文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段,面临转型过程中的许多困难和问题,当下,我们急需要大量的大国工匠为社会主义建设增加力量,客观、公正的的正向舆论,能充分激发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上进之心和奋斗之心,激发职教硕士研究生对“工匠”的向往之情。积极利用校园各种渠道以及新媒体为“工匠精神”发声;积极倡导有利于培育“工匠精神”的赛事,引导学生在各种赛事中培育自我的匠人精神。

再次,以导师团队为主抓手,发挥导师在职教硕士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的主要力量。“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利用好导师制的学徒制培养,打造具有一支德才兼备、匠人型的师资队伍。培养兼具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技能本领的专家型教师队伍,大力倡导“双师型”人才培养机制体制,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职教硕士研究生提供智力支持与保障。

最后,以实践为导向,于实践中培养学生和孕育工匠精神。“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工匠精神”的本质是指能在实战中游刃有余的运用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举一反三,发散性的思维运用到实际教学与工作中,灵活处理的能力。同时应具有缜密思考,把所学和所用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结语

马克弗劳恩费尔德曾这样说,如果我们拥有了工匠思维,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零件箱。而我们每个人不仅仅是一位消费者,而是一位有造力的参与者。职业教育硕士的“工匠精神”培育目前的发展是存在困境的,但其发展前途是光明的,真正做到社会、学校与个人的统一,合理整合资源,利用好政策发展的机遇,以培育大国工匠为抓手,将会切实有效的提高培育职教硕士的工匠精神。

猜你喜欢
职教硕士工匠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90后大工匠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依法推进河南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光影视界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工匠神形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