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

2020-11-19 06:31山东协和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慕课思政教学模式

■卢 新/山东协和学院

一、前言

2020年2月20日教育部高等教司下发的《教育部高等教司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把学习革命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生产力,建立“互联网+教学”“智能十教学”新形态,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学效率,激发教与学的活力。同时提出,召开世界慕课大会。充分利用在防控期间组织高校在线教学的经验,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慕课建设方案,让这次革命性的实验转化为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打一场“学习革命”之战,深入推进教育观念革命、课堂革命、技术革命、方法革命。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如何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加强学生的线上思政教学工作,将慕课教学模式积极应用到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中以寻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式网络在线课程,是 21 世纪“互联网 + 教育”新兴产物。“慕课起源于 2008年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开设的‘连通主义与连通知识’在线开放课程。2011年斯坦福大学开设‘人工智能导论’、‘数据库基础’和‘机器学习导论’三门在线免费课程”。[1]慕课课程范围覆盖广,有理工科课程,也有人文社科课程。自2014年开始,“慕课”教学模式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快速发展,许多重点高校制作了优质网络思政课程,并把课程发布于慕课平台上,供学生线上自由学习。

二、传统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以“灌输”为主,师生互动性不够

“灌输”式教学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由教师唱“独角戏”,课堂相对集中且课时较长,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所需,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基本概念、理论解释和原理知识阐述较多。这种缺乏实践性操作的纯粹理论讲授,只能让学生感到思政课的乏味,无法理解理论的魅力。由于高校师资力量的限制,思政课作为公共必修课,高校往往采取合班讲授思政课形式。上百人的教室里前面的学生还可以认真听课,积极与教师互动,教室后面的学生,受上课空间过大的影响,无法看清大屏幕的课件,又距离教师较远,往往容易上课走神。同时,课堂小组讨论要么分组太多,要么每组人数太多,导致学生讨论积极性不高,讨论过程中师生互动性也不高,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优秀的思政课教师资源稀缺

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和研究职责,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承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决定了思政课教学是否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决定了是否能充分引起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使学生们主动积极加入到思政课课堂中。

(三)教学手段缺乏创新和考核方式的落后

互联网时代的加速到来,导致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正在遭遇巨大挑战。因为“0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思考形式、生活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首先,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学生往往对传统教学方式不再感兴趣;其次,传统的大班灌输式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这种教学手段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对理论知识的深入学术交流和讨论是学生的急切诉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我国部分高校难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所采取的传统教学手段相对较为落后,课堂上缺乏互动,内容枯燥乏味。最后,考核方式的单一落后,不能很好的契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也就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慕课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优势

(一)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在先进互联网的庞大数据库覆盖下,众多的慕课平台推出了丰富慕课资源,千万学生受益,“近年来,一些高校积极探索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讲授思政课,特别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思政课慕课应用数量快速增长。迄今,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19门思政课慕课,开课34期,选课近40万人次。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平台4门思政课慕课,供150余所高校选用,累计覆盖45万学生。”[2]

(二)教学内容更加合理

思政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世界。一般而言,相较其他课程,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化程度较高,比较抽象。而慕课教学可以通过更为系统的网络数据分析,使教师迅速得到授课学生的学习数据,通过梳理达到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量身打造思政学习计划。另外,慕课教学能够将学生近期教学的效果准时展现到教师面前,对教师制定新的教学方案、拟定日常教学内容也提供了参考作用,以便老师对下一步的教学方案进行改善。

(三)学生更具学习兴趣

依托互联网,慕课成功打破了传统课堂对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不受约束的找到自己需要的课程进入学习。在视频讲授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每个学生各种不同的答案均由电脑自动批改,极大加强了教学趣味性。讨论区的探索参与,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在取得教学效果良好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提升路径

(一)整合思政课慕课教学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重视利用现有的优秀网络慕课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合理使用,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思政课教师应认真研究慕课课程的模式、特点以及平台建设和应用的成功经验,帮助教师和同学尽快适应慕课的讲解方式,逐步运用到课堂中。

(二)推进“慕课+课堂”混合式教学

推进“慕课+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线上教学弥补线下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加强线上引导。例如,思政课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线上观看优质的思政课慕课,并引导学生参与相关讨论。师生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建立便捷顺畅的交流渠道,交流空间。教师对学生在线学习痕迹进行监督,逐渐重视学生差异性,针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指导,打破对立关系。

线下课堂中,教师要采取更多的实践方式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课堂上结合社会热点讲授理论,指导学生针对实时热点展开讨论并分析总结,面对面解决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各种问题,实现思政课理论知识的强化。“可以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慕课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并在问题的不断提出与解决中完成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的。整体统一性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够将其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利用马列主义思想和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三)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在信息广泛传播、学习资源极为丰富的时代背景下,“慕课+课堂”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全程参与学生线上线下的学习过程。一方面要求教师线下讲授准确精练,提高教学规范性和理论性。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线上要不断提高网络专业素养,利用QQ、微信等即时网络通信工具保持与学生的在线交流,以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和语言沟通交流,达到针对每个人的个性教育。

五、结语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家重视和关注。将慕课+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各项电子技术引入思政课教学中,使其具有新的生机和活力,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全面发展,这将会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慕课思政教学模式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