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实践

2020-11-19 02:53杭瑞珍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政育人

■杭瑞珍/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在全国高校掀起“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思政的育人价值,就要坚持课程为本,将思政理念融入,坚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有效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实践,以增强教育合力,提升育人效果。

一、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实践的意义

2017 年12 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 号),规划了“十大”育人体系,即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十大质量提升体系,大力促进心理育人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1]。高校依托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这一载体得以实现全员育人,借助心理咨询、团体辅导以及朋辈心理辅导等形式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援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课程中去[2],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这一主渠道,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课程实践,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理想信念、精神追求等,满足当代大学生内在的自我成长需求。

二、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实践的前提

最初,心理健康教育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形式被引入高校教育[2],回顾多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与结合过程,发现两者存在差异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两者存在差异: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范围内,社会或者社会中的群体对其成员施加影响使成员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形态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活动[2]。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完善人格、实现自我效能的最佳途径。

两者又互为补充: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属于“大德育”体系,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3]。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素养、道德规范、法律意识等,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以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充分发掘学生心理潜能为目标[4]。两者具体目标各有侧重,但最终目标趋同——促进学生更好的自我实现。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明确了政治方向,理论前提,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亲和力和更高的接纳性。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实践中,可以达到两者的优势组合,增强育人合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实现自我成长。

三、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实践的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十分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只有在感悟和参与下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认知、排解负性情绪、完善人格等。但在课程实践中极易出现心理学理论化课堂,过多的理论填充会冲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课堂,会有效提高心理课堂的实用性,使学生在自我成长和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切实感受到心理学的魅力。

首先,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理念[5]。学校作为教育的领导者和引航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成长和自我发展需求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引导,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视度,制定相应的教育原则及规范,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坚持学生为主体原则,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符合心理教育规律,理解并内化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堂,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6]。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同样需要转变观念,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在努力拼搏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不要忽略心理健康。如此,学校、教师和学生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度,将心理健康提高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是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心理课堂的关键。

其次,教师需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基本模式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而缺乏学生感受的互动交流,难以实现潜能的自我发掘,难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改革教学方式,在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的前提下,将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等融入教学设计,用红色文化、核心价值观、爱的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7];增加课堂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使《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更加实用、有效、生动,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理论觉悟。教学方式的改革是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心理课堂的核心。

最后,关注学生的成长,持续考察心理课堂在实际中的反馈效果。一节课的时长是有限的,但收获却是可以在生活中无限渗透的。评价心理健康课堂的最终标准就是学生的成长。学校及教育系统可以建立纵向追踪评估体系,考察学生大学期间以及毕业之后的自我成长,其心理素质水平、人际交往状况、情绪及压力的排解、人格的完善等均可作为考察维度。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等,同样作为考察指标。评估及调查的结果作为反馈信息可以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完善。学生成长的纵向追踪评估体系是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心理课堂的保障。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7],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设计,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实践,使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无缝融合,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产生协同效应,增强教育合力,提升育人效果。共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真正实现全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
高等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