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研究与探索

2020-11-19 02:53梁启慧南昌航空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政治素养大学生

■梁启慧/南昌航空大学

伴随着网络迅猛发展,互联网以特有的优势深受广大青年的青睐。但青年们面对信息选择时易产生诸多困惑,有可能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和毒害。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对于国家政治文化了解尚浅,现阶段政治文化传播途径缺乏多样性,内容形式不够创新。大学生的政治素养直接决定着其政治参与行为,又推动和影响着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上述种种要求我们迫切展开如何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的研究工作。现有文献对大学生政治素养的研究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群体和学校之外的社会公众缺乏关注和理解,对政治素养概念理解不足,没有强调教育方面的深入和转变。

一、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绝不能让大学生变成“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社会主义破坏者。通过政治知识的学习,时刻提醒青年们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与爱国意识,树立远大志向,艰苦奋斗,勿忘前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而奋斗。因此,必须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深深植根于大学生的灵魂深处。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青年强则国加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主力军,他们的政治素养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国际竞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转向思想意识形态,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主要受众群体,大学生整体政治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向国际社会传达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党和国家应时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引领,保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运行平稳。提升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政治素养现状的严峻局势

新时代的到来,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政治素养方面的要求愈发关键和急迫起来。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状况,我们对江西省高校大学生进行了分层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总体较高,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态度明确,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面对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形势,当代大学生思想日益活跃,渴望接触更多政治文化知识,参与政治文化生活。但是,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还具有许多问题。

(一)互联网兴起给政治文化知识传播带来了挑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 年12 月,我国10—19 岁的网民占比19.6%,20—29 的网名占比30.0%[1],是各个年龄段中网民人数最多的,我国网民中的大学生居多。2017 年,文化娱乐产业进入全面繁荣期,但是,互联网中很多娱乐信息都源自于对政治,经济,社会新闻的娱乐化解读[2],这不仅破坏了信息的真实性严肃性,对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造成了消极影响。与此同时,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趋势逐渐加强,互联网为各国意识文化交流提供了世界平台。

(二)当代大学生对政治文化知识接受现状不容乐观

当代大学生出生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在接受政治文化知识方面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态度:一是个体意识和独立意思增强,追求个性[3],容易受到外界坏境的影响。二是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和分散化,常常陷入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渴望用物质生活来体现自身价值。在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的今天,大学生这个复杂的群体在政治文化知识的接受上往往一时较难把握,对待政治问题时容易偏听偏信。三是在学习政治文化中功利性严重[4],往往是出于争攀比的目的。这往往会导致大学生看问题片面浮躁,难以专心于个人政治素养的培养。四是现有政治文化基础知识传播途径单一,效果不理想。传统的灌输与说教授课形式还是目前大学教育教学的主流形式[5],特别是大课堂教学使大学生缺少问题讨论和情感体验的机会。此外,将政治文化知识与教学效果直接挂钩,很容易让老师和同学产生应付心理,其效果令人失望。

三、探索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高校积极构建学习平台

作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坚定“四个意识”和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上,切实的从政治素养理论知识出发,利用兴趣和创新提高大学生对政治文化知识的积极性,探索研制出适合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有效模式,建立寓教于乐的互动课堂,多采用多向交流的互动模式,实行多样化教学。可以结合平时“热点”实事,让学生更有代入感,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让学生沉浸式的参与政治活动,激发学生政治热情。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如设立“思想聚焦”栏目,政治知识进校园等活动。营造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由知识灌输转向文化熏陶,学生不在局限于理论学习,更可以通过实践亲身体验,让大学生不再束缚于“象牙塔”中,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感受“接地气”的政治生活,充实学生政治理解,强化政治情感和意识,感受政治生活带来的独特魅力,提升政治能力。

(二)依靠互联网优势开拓传播途径

党和国家应该重视外部环境对思想意识的影响。要着重通过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来帮助大学生规避错误思想的“洗脑”,帮助大学生在众多网络信息中筛选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息及观点。制定相关机制和管理措施,构建监督小组,对不良信息采取严厉打击的态度,通过规范立法,加强执法力度还大学生网民一个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党和国家也应该重视人民群众对传承和创新文化形式,丰富文化内涵的积极作用。在把握舆论环境的前提下,大力鼓励人民群众投稿关于政治文化知识等相关题材的文章,视频等。对于高质量的作品采取官方推送或其他奖励措施,让更多的大学生真正参加政治文化知识生动创造和学习中来。同时,也可以运用互联网上各个平台的流量积极开通官方账号,用官方真实科学的信息引导大学生。运用新媒体推进政治文化传播成为常态性工作,探索建设分散化,小型化,社区化的基层新媒体根据地。针对大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互联网上开展旨在提高大学生网民的政治文化知识和政治素养等一系列网上虚拟实践活动。

高校依靠互联网需要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质量有影响力的校园信息网和红色网站。同时,高校间可以建立高校自由的资源流动机制,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借助网络优势,开设个性化网络教程。可以借鉴弹幕或留言与学生实时沟通,通过学生的反馈不断改善教授政治文化知识的内容与形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很多挑战,我们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善于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兴趣及特征,改善现存新时代大学生学习政治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开拓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知识的传播渠道,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提供栋梁之材。

猜你喜欢
政治素养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