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化

2020-11-19 07:06广东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小学张光富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人类

广东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小学 张光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化的目标定位

一种价值观的形成,仅仅靠环境熏陶,靠课堂渗透,这是远远不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学生入脑入心,课程化实施是必由之路。而课程化实施的首要任务就是定位好课程目标。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从来源中认为课程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这样理解课程的着眼点就会放在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上。从国内外课程理论发展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的构建应基于学生个体,从对价值观的认识和体验方面去着手。

同时,从德育的基本要素来讲是知、情、意、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的构建应包含知、情、意、行四个基本因素,使得学生对价值观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能持续地外显为自己的行为。

综上两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的构建目标就是通过持续、连贯、系统、立体、螺旋上升的教学设计,通过阅读、讨论、讲解等方式,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十二个词的含义由浅入深地加以认识;通过合作、体验、分享,产生对价值观内容的情感需要和自觉努力;通过活动践行,将学生对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转化为坚定的行为,从而建立起学生牢固的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化的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很显然,靠到处张贴,靠教师说教,靠故事读本,都不能很好地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讨论。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优秀古文、世界经典电影所载的道以及人类精神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一)中国优秀古文承载的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说:“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正如他2016年4月26日在世界网络大会上引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就是通过网络这个“草野”听取百姓“草根”的声音,这就是民主的核心,“人民万岁”“人民至上”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石。

中国古代的学生求学,主要不是学习字词句,不是学习语法修辞,而是学道悟道行道。道就是精神。他们花大量时间阅读古文,是在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是在自己从事自己的精神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在自我培育价值观。《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写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敬业,要脚踏实地。《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写道:“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这句话讲平等。《管子·宙合》中写道:“王施而无私,则海内来宾矣。臣任力,同其忠而无争其利,不失其事而无有其名,分敬而无妒,则夫妇和勉矣。”这句话讲和谐。学生学习这些优秀的古文,一方面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另一方面也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只是我们现在的追求,中华民族自古就在追求和践行这样的价值观。

(二)好电影承载的价值观

自从一百多年前人类发明了电影以来,价值观也被电影所承载。爱迪生、爱因斯坦、鲁迅、蔡元培等的预言和梦想是电影进入人类的课程。

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好电影最受学生欢迎,好电影承载的价值最易被学生接受。电影《木偶奇遇记》是学生最喜欢看的优秀电影,其中主人公皮诺丘因为说谎鼻子变长了,学生在愉悦的观影过程中了解到说谎的后果,自然地接受了做人要诚实的价值观。电影《骗中骗》是奥斯卡最佳影片,片头第一段就形象地表达了受骗的人都是因为贪小便宜而上大当。学生可以思考,做一个诚实的人,也要防止上当受骗,第一个就是不贪小便宜。

马来西亚的一位华人校长说:我们没有办法把学生带到全世界,但是电影课可以把全世界带给学生。一位美国学者说,电影课带给世界和平和谐的作用,说不定会超过英语,因为它帮助沟通的不仅是语言,而且是沟通了价值观。一位日本学者说,中国上电影课长大的学生们,有可能在今后的各种国际组织的领导席位竞选中占据更多的优势,因为他们的全球意识从小就建立起来了。

用电影来开课,让中国未来的公民,在人类精神的富养中,生长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公民。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现在开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化探索,就成了中国未来领袖生长战略的启动项目。

(三)人类精神共存的价值观

价值观,不同的民族,东方和西方,有相同的部分,有不同的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求大同,存小异。这些相同的部分,可以称为人类文化遗产,或者叫作人类精神。价值观层面的精神的东西,既不能强调全球绝对统一,又不能强调各自相互对立。或者应该提倡和谐共存,百花依时竞放,百学依理争鸣,百姓依法自为。和平的人类、和谐的世界,价值观的共同部分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共同体。核心相同,特色各异。五颜六色,繁荣昌盛。可以王道、天道、人道,不可以霸道。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让中华文明同世界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里的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

我们的价值观课程的开设,要使我们的学生今后更大面积地成长为世界公民,他们了解世界,学习世界,热爱世界,服务世界。通过人类精神的学习,再经历百年树人,学生就能成长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和受用者。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化的方法

(一)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课程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有效落实的前提条件。课程计划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课时安排、时间分配等都做了一定的设置,一方面教师有一定的方向和标准去设计教学,另一方面在时间、资源、内容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化实施提供了保证。

经过严密的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可以融入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一方面将这门学科中涉及的相关价值观内容进行整合,同时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设置的时候也为教师留了一定的自主空间,一个学期8课时完全可以保证。当然各学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每学期安排两个词,这样每三年轮一次,从小学到高中就可以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呈螺旋上升的状态,使学生在人生青春时期成为稳定的践行者。

例如,小学一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框架。(见下表)

年级课时安排8一年级上学期 下学期关键词 友 善 诚 信课程内容传统文化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太公六韬·发启》经典影片《狐狸与猎狗》《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悲惨世界2012》《三个和尚》《电线上的大小鸟》《魔术师和兔子》《悬崖上的学校梯子的变迁》《木偶奇遇记》《环游地球80天》《硅谷传奇》《皇帝的新衣》《孙膑庞涓斗智围魏救赵》综合实践分别在同学之间、亲人之间、陌生人之间尝试友善之道讲信用、重承诺。学会区分诚实与保密,不撒谎也不受骗8

(二)立体地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没有教材,没有专职教师,没有课程标准,是典型的“三无”课程,最终因为难度大而成为“悬缺”课程。学校应组织课程小组挖掘每个关键词的丰富含义,让学生对每一个词有立体的认识,以建立起科学的价值体系。如诚实课程:(1)正面诚实:不要撒谎,撒谎鼻子会变长;(2)反面诚实:不要受骗,受骗多因贪便宜;(3)左侧诚实:军事体育,兵不厌诈守规则;(4)右侧诚实:合法保密,家国秘密要保守;(5)中间诚实:减少伤害,善意的谎言。

每一个价值观都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去理解,要从多维的角度去认识。我们让学生认识法治的时候,也要让学生知道信仰的力量;我们让学生理解文明的时候,也要让学生了解野蛮的存在;我们在和学生讨论友善的时候,也要和学生讨论爱憎分明的人生立场。

(三)动态地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学习需求,我们采取三种方法,促使课程动态发展。

第一是海纳百川。简称为海纳。从全人类关于每一个关键词的一切文化形态中汇总,出于其类,拔乎其萃。整合的是整个人类关于这个词的古文、文章、文学、艺术、名言、谚语、民间故事、戏剧、小品、微电影、宗教故事、电影、歌曲、新经典等等,一切与这个词相关的文化元素,大汇总,大融合,大整理,大荟萃,形成21世纪崭新的价值观新文化。

第二是共编自编。简称为共编。这些课程资源,不只是学者编辑,还有学生参与,教师、校长、家长,一切有兴趣参与的人士,都可以参与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资源库建设。还有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编辑自己的价值观绘本。一句话,一幅图,就占一页。有10页就是一个绘本。学生署名自己主编。

第三是日新月异。简称为日新。这个资源库是每天都可能在增加新东西。你可以浏览,也可以搜索。在阅读中编辑自己的作品,在阅读和编辑中,这种价值观的精神就融进了自己的血液。也就是说,这个价值观的资源库是动态的,日新月异的。这个资源库今后是可以国际通用的,全人类可以共享,培育出下一代的人类精神。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人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