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憋闷原来是心里郁闷

2020-11-19 10:54白云霞
心理与健康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服药门诊大爷

白云霞

2020年很多人的生活都随着一场疫情發生了巨大改变。这些改变无疑对人们的心理状况来说也是一种巨大挑战,几乎每个人的心里都经历过一段紧张,害怕的时期。这一时期如果顺利度过,你可能顿悟更好的生活,或者是照常生活。但如果您还生活在这种惶恐不安中,生活可能变得艰难。

胸口憋闷可能是心理问题?

C大爷来心理门诊的原因是最近听电台广播里说,“有的时候身上的不舒服可能是心理问题”,所以来看看自己总是胸口闷是不是也是心理问题。今天在来心理门诊前,C大爷已经在消化门诊做了胃镜检查,在骨科门诊做了颈椎CT检查。他说之所以做这么多检查,是因为他总感觉胸口窝非常的憋闷,像缩在一起舒展不开,脖子僵硬,时而头疼。

C大爷一年前也有过胸口憋闷,但到医院查肺部没什么问题,后来查心脏也没什么问题。为此还特意到北京大医院去查,依然没查出什么问题。后来随着工作忙,身上的不舒服慢慢地就消失了。这一次难受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的,到现在仍未缓解,程度要比一年前严重。大爷听到广播后就回想这两次发病确实好像是与心理有关,所以就想来心理门诊看一下。

病根儿由心理引起

大爷回想第一次发病,是因为一年前被人冤枉后出现的。事情起因是一位雇主买了上好的木材让身为木匠的大爷做家具,但店里的老板偷梁换柱,让大爷用店里的次等品打造。大爷起初拒绝,自己良心上过不去,但老板发话又不得不听,只好照做。最后事情还是败露了,谁知老板不但不承担责任,反而一口咬定是大爷一人所为,大爷真是哑巴吃黄连,百口莫辩。这件事后,就总感觉一口气窝在心口吐不出去。本以为自己常年做木匠可能是“尘肺”,可查了肺没有问题。后来担心是心脏问题,可也没查出问题。随着日子久了,忙着忙着就忘了难受,照常干活过日子。

大爷原是手艺人,收入较多,一人养着一家人,可到了今年年初,疫情原因只能居家,不能出去干活,家里没了收入,大爷在家急得寝食难安。居家不到一个月时间,大爷左眼突发眼底出血,视力严重下降,到现在也只能看到大致的轮廓。这无疑更是雪上加霜,让大爷感到绝望。大爷哭诉,“原来一家老小都指望我,我有手艺收入高,家里的日子还过得去。可现在眼睛不行,没办法干活了,还得让老伴出去赚钱养活自己,心里说不出的苦。家里老母亲生病了,自己也是干着急”。

大爷还说,眼科医生说他的眼睛可能也是因为精神太紧张才出现的眼底出血,所以他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看看心理科。听完大爷的诉说,帮大爷进一步明确他目前有焦虑症,可以通过服药改善,并帮其疏导情绪,寻找动力,改变认知。

C大爷服药一周后复诊,精神状态已明显改善,他听从我的建议,在服药的基础上每日坚持户外运动,接受目前生活状态,在家料理力所能及的家务,时常去探望母亲,心情好了,胸口就舒展了很多,脖子也没那么僵硬了。

心理因素

为何导致躯体症状?

C大爷的经历是疫情以来平常百姓的一个缩影。面对巨大的变故,人们常常产生应激反应,其中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

心理反应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的心理反应可使大脑皮层觉醒水平提高,情绪紧张而亢奋,意识清醒,注意力集中,思维清晰,反应敏捷,行动果断,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定。消极的心理反应表现为过度焦虑,紧张,有时意识不清醒,情绪波动大,思维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判断和决策能力。

常见的生理反应主要有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但当应激反应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可造成副交感神经活动紊乱而使得心率变慢,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血糖降低,引起眩晕或休克。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可引起内分泌紊乱及免疫功能下降,继而可能会出现焦虑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此次疫情过程中电视、广播等媒体对于心理健康的广泛宣传,全国心理援助热线的普遍开通,使得像C大爷这样的普通百姓也开始关注自身心理健康问题。希望更多患者能够意识到一些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其实是精神心理问题,如果及时就诊,就能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及早地摆脱心理与身体上的病痛。

猜你喜欢
服药门诊大爷
服药不能猛仰头
服药不能猛仰头
服药不能猛仰头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一天没开张
不会抽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幽默的大爷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