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少数群体难言的压力

2020-11-19 10:54王强
心理与健康 2020年11期
关键词:出柜团体态度

王强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人是不辛苦的。高考、就业、生涯发展、终身大事,还可能要承担20年的房贷、子女养育、疾病与衰老,和面对临终一刻的自己。

那如果再加上几条呢?

面临自我的重新认同;面临永久私守秘密,或向他人“出柜”,如果出柜,还要面临出柜后可能来自于职场、家庭、亲朋的歧视;面临无保障的结婚,或形婚、骗婚;面临无后,或者高额代孕风险;面临孤独老去……

我们都一样……我们不一样

我们都一样,我们又不一样。性少数群体是指包括同性恋、双性恋、无性恋、跨性别以及以上未提及的其他非主流性的性取向、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人的总称。其实性少数群体的人数一点也不少。根据Blued《2015年中国同志社群大数据白皮书》显示,性少数群体大约占比5%,也就是约有七千万人,比两个重庆市的总人口(3124.32万,2019年)还要多。且他们分布在各个地方,各行各業。

生活事件会给个体带来压力,个体应对这些压力的过程被称为应激。对应激性事件的主观理解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人们对负性生活事件的诠释引发的压力会直接影响到免疫系统,从而使人生病。特别是有以下4种人格特质的人:易发怒和具有敌意、情绪压抑、失望感强烈、悲观与宿命。很不幸,性少数群体中有不少人或主观或被动地具有上述特质。在2019年性少数群体健康调查中,306份问卷显示60%的人达到中度抑郁状态。

应对认知失调,

做协调统一的自己

性少数群体心理状况如此糟糕,很大一方面是由于其想法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不一致,导致心理不适状态,心理学称之为认知失调。即当人们同时有两种不一致的想法时,他们就会处于认知不协调的状态。两种不一致的想法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人们会努力想办法避免这种状态。

这种情况在性少数群体中

普遍存在。如:

● 我自我认同是男同性恋,可是,为了避免他人的指指点点,我要和女生走入婚姻殿堂,要结婚、生子,要面对每天在一起,一直到死……我永远无法和喜爱的男人在一起……

● 我是男生,我交往过女朋友,也有过男朋友,对于我来说,我都喜欢,我喜欢男生的直爽、简单,我也喜欢女生的温柔、细腻,可是,我岁数也不小了。不知道未来的路如何选择。

● 我生理为男性,但是,我自我认同应该是女性,我讨厌自己现在的身体,我更喜欢漂亮的连衣裙,我更喜欢出门前画个淡妆,擦上淡红色的口红。

你会发现,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每个问题好像十大未解之谜一样在脑袋中晃荡,迟迟没有答案。

那到底如何应对认知失调呢?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提出了5种方式。

1改变态度:改变自己对这件事的态度,使其与行为一致。

2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

3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

4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

5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无法选择—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于外部因素。

让我们结合一个具体例子来分析:(态度/认知A)我害怕被歧视,(行为B)我要出柜做自己。

● 改变A:与其提心吊胆担心被歧视,不如公开做自己,坚持己见,这样就不会有顾虑了。

● 改变B:出柜后身边同事朋友可能会疏远我、歧视我,我宁愿保持现状,至少没人歧视我。

● 增加一致性认知:经常害怕被歧视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引发躯体症状,而出柜则是释放压力,减轻心理负担的选择。

● 强调A:身处体制内,出柜会影响未来职业发展,现在单位很不错,我不想冒风险。

● 强调B:之所以害怕被歧视,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自己真实性取向,不了解性别多元化产生的偏见,出柜后不仅可以做真实的自己,更能向他们普及知识,也许还能带动身边未出柜的人。

● 减少选择感:目前大环境对出柜的人还很不利,我没得选择,还是保持现状吧。

融入团体,让心灵不再落单

社会心理学有一条理论叫互相吸引,指人们寻求与他人交往、交朋友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亲密关系的倾向源于自身生存的遗传特质,为了生存,人们需要和他人交往。而团体给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充足的心理保障,包括:

● 归属感:成员所具有的一种属于自己团体的感觉;

● 认同感:指团体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的认识和团体的要求相一致,个体往往把团体作为自己社会认同的对象;

● 社会支持: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包括家人、朋友、同事,也可能来自与我们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援助。

社会支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如:

● 老年人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身心健康状况就越好。

● Mery等人发现社会支持在压力、应激源及应激行为之间起着缓冲作用,通过减轻压力和应激而对免疫功能产生影响。

● 对抑郁症也有积极影响。

对于性少数群体,社会支持也具有非凡的意义。如果你想寻求社会支持,不妨从寻找个公益组织做起,如同性恋亲友会、上海骄傲节、同语、北京同志中心等。

从身边小事做起,幸福靠自己创造

从事幸福研究的加州大学教授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等人在2005年发现,决定幸福的基本因素包括3方面,意志活动、生活情境和界点。

意志活动是有意识的支配行为、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如:为了克服歧视,勇敢出柜,公开自己的性取向,做真实的自己,这就是意志活动的体现,也是自我效能的体现。

而融入社群获得支持是生活情境的体现,如果再加上自我的先天优势(界点的体现),幸福常相伴。

幸福也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上,如,为更多经历自我认同困惑的人提供帮助、分享你和伴侣的情感相处之道、为性少数群体歧视案例争取权利等等,都可以提升幸福感。

猜你喜欢
出柜团体态度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2)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以“出柜”敲诈同性恋人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提升秘游逼格态度
“出柜”的代价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