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农民爱种草,还能赚钱

2020-11-20 02:41上海市崇明区新闻办
至爱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新安崇明海棠

文、图|上海市崇明区新闻办

盛夏午后,走进三星镇新安村崇明苦草产业园,一股药草的清香扑鼻而来,成片的苦草在阳光下满目青翠,长势喜人。

崇明苦草产业园,由上海玉海棠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海棠”)一手打造,是崇明一座大规模化的苦草种植基地。经过不断摸索,这里种出的苦草茶叶广受好评,还成了新安村农作物种植“新宠”。

“你看,像这样轻轻一掐,苦草嫩叶就到手了,也不会破坏它的品质。”崇明苦草产业园相关负责人示范着采苦草的标准动作,向笔者娓娓道来。

目前,崇明苦草产业园种植了将近800亩苦草,村子里不少农户的宅前屋后也都种植了苦草。“重阳节过后,我们就要忙开了。”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说。

到了收割期,公司会向农户统一收购,开发苦草相关产品。苦草茶叶就是产品之一。新安村崇明苦草加工库内,刚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苦草叶经脱水后,立即进入现场制“茶”工序。制“茶”现场,3口制“茶”铁锅一字排开,炒“茶”师傅们站在锅前,他们单手熟练地翻炒起锅里的苦草叶,旋转、抖动、扣按……不一会儿,现场就充满了药草的清香。炒出的苦草叶再经日晒,苦草茶叶便制作好了。

“以往,苦草不用专门种植,崇明的田间地头常常可以见到它。待开了花,结了籽,人们就会把它收割下来,晒干,再一捆一捆扎起来,悬挂在家中干燥处。谁家有产妇,必定要煮上一大锅苦草茶蛋。”产业园相关负责人笑着说。如今,崇明苦草焕发了新的生机,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苦草茶叶、苦草咖啡、苦草精油、苦草鸡蛋四大类相关产品已研发完成,将大规模上市。

崇明苦草的“华丽转身”,起源于新安村的蜕 变。时间回溯到两年前,当时的新安村,村里没有经济实体,土地大多闲置,这样的村庄要怎样发展?看到社会资本运营对产业活力的影响,经村民集中表决同意,“混合所有制”公司玉海棠于2018年6月成立,先后打造了海棠盆景园、稻田咖啡等产品,成为推动村内产业经济发展的主体。

如何进一步助推村内产业,让村民增加收益?一次走访中,玉海棠董事长施大钟发现,在崇明,人们广泛认可苦草具有益母草功用,但该领域相关产业几乎没人开拓过。“这,没准儿是个发展机遇!”施大钟反复琢磨后,萌生了开发苦草产品的想法。

“我们走访了1000家农户,实地调研其开发价值。”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崇明乡间,苦草不仅是产后必备草,不少男性也爱喝上几口苦草茶,具有一定消水行血、去瘀生新等功效。经探索研发,苦草茶叶干燥松脆,利于贮存,泡制后具有苦草独有的清 香。去年年底,“玉海棠”旗下的苦草科技公司,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还对其成分进行了全面研究和针对性分析。

苦草给新安村带来的变化,村民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夏日午后,66岁的村民李阿婆戴着草帽在崇明苦草产业园除草,退休后的她,开始在苦草产业园再就业。“我主要负责苦草的种植和除草,活不多、离家近,一天有100元的收入,挺开心的。”

新安村村民杨老伯在自家屋里,一边看报纸一边和邻居闲聊。在他家一亩见方的“小三园”里,种着各式蔬菜和花卉,当然也少不了苦草。“以前也种,现在种得多一点,9月份‘玉海棠’会统一收购。”看着院子里郁郁葱葱的苦草,杨老伯乐呵呵地说,“平时也就除除草,做好病虫害防治,很好打 理。”

“大伙儿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现在隔壁村都羡慕我们呢。”杨老伯的话,道出了不少新安村村民的心声。

记者了解到,虽然苦草尚未大规模上市,“玉海棠”也还处在投入大于产出的阶段,但在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下,2019年新安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万元,比2017年增加近1万元。

新安村位于崇明岛西部,户籍人口1240人,村域面积3344亩。该村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类型为产业融合型,主要依托美丽乡村、“海棠花溪”生态廊道、市级土地整治、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成效,以“一花,一草,一湖”为主题,拓展海棠产品、深化苦草种植研究、发展海棠湖农旅综合体;引进玉海棠公司发展现代高科技渔业、多种发电系统项目和微电网等新产业新业态,探索“产学研融合”发展模式。新安村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主要建设内容为基础设施建设、创客服务中心、智慧管理平台、水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提升、稻田驿站、党建服务中心等项目。

猜你喜欢
新安崇明海棠
新安滩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用歌曲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张新安教授简介
《大嘴狗》
找春天①
新安滩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海棠酒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