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歧视的社会学研究

2020-11-20 09:06刘昕
法制与社会 2020年31期
关键词:区隔

摘 要 教育的核心本质是教人向善,但是教育歧视现象的存在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本文将对教育歧视类型进行分析,研究教育歧视的危害,重点探究教育歧视的防范应对措施。

关键词 教育歧视 学校场域 区隔

作者简介:刘昕,贵州师范学院,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1.072

教育歧视是指教学工作者借助优势地位、制度性权力在情感、动作、语言方面对学生采取无视、蔑视、排斥的态度,严重损害学生的心理与精神健康,教育歧视会严重阻碍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基于此,对于学校场域中教育歧视的社会学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歧视类型

(一)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指的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一种性别群体进行不平等对待。随着女性主义的逐渐崛起,将人们的关注焦点从浅显的生物差异方面转为更为深刻的性别意识领域。性别歧视是教育其实中的重要部分,我国长期以来的社会结构是男权主义社会,尽管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但国内各地区仍然在学校场域内存在性别歧视问题。比如,大多数教科书中的家庭形象为女性形象,而男性形象却多是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与此同时,在教学阶段,尤其在文理分科时期,绝大多数的老师主观地认为男生能够获得较大的成绩,女生不适合理科学习,过于忽视女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严重限制了女性在学校场域内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均衡发展。

(二)学业歧视

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依照弱结构、强行动的分析框架,为保持社会运转的稳定性,应充分尊重个人的创造性、能动性。现阶段,在学校场域内,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成绩仍然是中学以及高等教育阶段唯一的考核评价标准,这也使得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绝大多数的中小学存在学业歧视问题,同时这种具有单一性质的考试评价制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遏制作用;甚至在高等教育阶段,不同学校的等级差异,导致毕业生在就业阶段面临更为明显的学业歧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背景歧视

随着国内各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权利、金钱、社会地位成为了衡量人们身份的重要标尺,这也使得在学校场域内,家庭因素、经济因素的占比逐渐加大。学生在学校内所受到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教育个体,还会辐射到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这种差异性很可能导致校内学生被差异化对待,优势群体的子女能够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而弱势群体的子女很难获得硬件、软件方面充足的教育资源;特别是教师在情感上的差异性,会严重影响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

(四)文化歧视

每个教育个体在文化、社会、经济的影响下会出现显著差异,比如,在语言表达方面,优势群体的子女会更为熟练。与此同时,由于弱势群体的子女家庭环境、教育背景以及文化熏陶往往存在较大不足,使其很难与优势群体的子女处于同一起点。在受教育阶段,优势群体的子女所带有的文化属性更与学校文化契合;相比之下,弱势群体的子女很容易受到校方和教师的教育歧视,比如课堂上提问次数较少、答案与教师心中答案差距过大等。除此之外,弱势群体的子女自身就携带一种文化属性,与优势群体子女和学校文化不能有效融合,极易导致学生形象被扭曲、恶化等不利于教师引导学生的个体发展。

二、教育歧视的危害

著名著名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尔认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具有不同的群体标准和相应规范,对发生的事件及动作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并赋予其有效定义,在此基础上,按照特定时间和具体条件进行有效运作和实施。当特定的社会规范被违反,则会受到群体排斥从而成为局外人,在教育环境下,成绩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对学生进行违规判定,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同学的远离和教师的歧视,极易让其对自身身份产生怀疑态度,从而忽视了学生独特性和个性的发展。

教育歧视最显著的危害是加剧不平等。若仅仅因为阶层不平等影响了学生的入学机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以通过政策调控,保障入学机会的平等;但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难以有效控制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受到的差异性对待。由于教学实践活动在空间、时间方面的限制以及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各方均无法有效干预教师的具体行为。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进程中,通过分配提问对象、眼神、情感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而引发教育歧视。与此同时,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完善的价值体系,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一旦教师对某位学生产生歧视,其他学生也会一同歧视该学生,这会加剧受歧视学生的不平等待遇,给受教育者带来多重影响、多重创伤。

每位受教育个体都渴望被平等对待,若教师不能科学合理地分配情感,很容易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成为受支配阶层,变为同学口中的“差生”“笨蛋”,同时遭受到同学嘲笑、教师歧视,时刻面对极大的心理压力。在学生阶段,成绩差的学生只能在最底层挣扎,很难进行改变,这使得该部分群体遭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经过长时间发展,若这部分群体的心理压力没有得到有效排解,很可能引发师生隔阂,恶化师生关系,甚至会引发暴力冲突。在受教育阶段,被歧视的弱势群体要么奋起反击,要么继续屈服。当其情绪达到临界点时,弱势群体很容易爆发,在情绪上、肢体上与他人出現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由于教育歧视过于严重,而导致在长期压抑状态下的情感喷发,而这种冲突的根源恰恰就是教育歧视[1]。

三、教育歧视的防范应对措施

(一)破除教育区隔

教育区隔是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迪厄提出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作为文化习性的突出表现形式,趣味是教育区隔的重要标志,其主要意义在于能够整合文化生产场域与阶级场域。教育区隔并不来源于趣味的内在性,而是指在实践过程中,对特定趣味的差异性和位置性进行有效显示。这种差异性源于心理、生物性。由于文化背景、经济水平、阶级、成绩的不同,同一班级内会出现种类不同、性质不同的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也涵盖了群体内部的特殊表现形式和内容,对维持群体边界具有良好作用。受到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经济阶层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在班级中出现违背“正式群体”固有规则的单体,各类群体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且具有明显的边界。与此同时,教师也会在内心依照家庭背景、经济情况、社会地位、学习成绩等多方面因素将学生进行分类,从而形成教育区隔。教育区隔是教育歧视的本质原因,是教育歧视发展的重要土壤。学校作为公共机构,不应当简单地复制阶层,也不应该展现明显的阶级次序。基于此,在学校场域内,校方应打破教育区隔,使得学生能够在正义、公平、良好、友善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独特性特点;在多元文化氛围、多元价值观的背景下,与同学们进行平等、自由的交往;每位学生都要善待他人,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共同构建学校的价值准则,打破教育区隔,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消除话语霸权

学校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在学校场域内的学生始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应为教学引导者。在学校内部,教师应减少话语霸权,面对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可使用强制性语言;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未成年学生,强制性语言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语言暴力。在师生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运用语言结构,增强语言的指向性与渗透性;强制性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激励作用,从语言结构角度看,并不够尊重语言对象,甚至会严重影响语言对象的心理健康[2]。一般情况下,在师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磋商型的语言结构,增强话语交流

的自由、平等,用商谈的口吻与学生进行平等、自由的对话,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尽可能地减少话语霸权,降低沟通中话语歧视的占比,促使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减少歧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尽可能用爱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关爱学生、感化学生,弱化学生对教师的害怕和恐惧心理,陪同学生共同进步成长,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构建多元的教育空间

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学校作为同质性场所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其来源主要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多方面,但是在学校场域内,学生作为受教育个体始终保持自由的、平等的状态,同时大家进入学校进行学习的目的具有一致性,都是谋求良好的教育。现阶段,国内仍以应试教育为教学主体,这种教育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很可能引发教育歧视现象。教育歧视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各受教育个体的独特性、差异性。基于此,校方应在学校场域内构建平等、多元的教学空间[3];对于多元教学空间来说,评价标准也应更为多元化,不能單纯将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考核标准,也不能支持教师霸权、营造考试竞争氛围等消极因素,而应作为支持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平等、自由、多元的空间,具有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及平等对话的共享空间,时刻保持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状态和相互信任的关系。教育作为推动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始终将健康、积极、正面的社会化作为根本工作目标,但是教育歧视问题会严重影响个体的健康社会化,对整体社会发展就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积极反思,不断探索个体保护的有效策略,深入挖掘学生长处,增强教学实践活动的正能量。教育歧视问题源于多种因素,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因此必须由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减少国内各地区的教育歧视问题,在缓解教育歧视对学生伤害程度的同时,保障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4]。

四、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歧视的类型包括性别歧视、学业歧视、身份歧视以及文化歧视,其主要形成原因在于应试教育竞争恶化、教师权威异化以及阶层地位固化;通过打破教育区隔,减少话语霸权,构建平等多元的教育空间,能够有效防范控制教育歧视问题。

参考文献:

[1] 袁强.学校场域中的隐性教育歧视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8,42(12):82-88.

[2] 孟妍.多元化教育对教育回报的影响——基于性别歧视视角[J].商情,2020(15):244.

[3] 李尧.教育公共服务、户籍歧视与流动人口居留意愿[J].财政研究,2020(6):92-104.

[4] 韩小凡.学校场域中教育歧视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导刊,2018(9):17-21.

猜你喜欢
区隔
昆曲制谱与曲会实践——戏曲审美的阶层区隔
日常变奏
从区隔到融合:空间视角下城市“混合社区”的多元治理
《中外管理》带领中国企业家造访德国隐形冠军等
布尔迪厄趣味理论研究
《一念无明》:从精神分裂到社会区隔
中国城镇居民的阶层地位与消费偏好(2003-2013)
基于区隔表征的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状况分析
趣味区隔功能的流变
网络“晒跑”的生成逻辑及其后果:消费、身体与区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