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我国沿海地区水污染区域治理

2020-11-20 02:12邹晓男石玉龙姜领燕
写真地理 2020年37期
关键词:水污染沿海地区

邹晓男 石玉龙 姜领燕

摘 要: 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让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社会逐渐向多元化发展的方向迈进,让我国逐渐站到科技大国和经济大国的行列之中。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困扰,引发了严重的水污染問题。本文将对开展水污染区域治理的方法展开研究,分析造成沿海地区水污染的主要问题,明确开展污染区域治理的必要原则,明确实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和重要途径,以此推动我国沿海地区水污染治理的发展。

关键词: 沿海地区;水污染;区域治理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7.025

近年来,区域治理已经逐渐成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为实现区域治理,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展开针对性的治理。下面将对我国水污染区域治理中的问题展开探讨,以沿海地区为例,研究造成该区域水污染问题的重要原因,提出污染治理的有效原则,通过合理的产业化布局,推动我国的生态治理和污染防治的步伐,为开展沿海地区水污染治理指明方向。

1 沿海地区水污染的主要形式

1.1 废水量大,但是无法进行有效处理

我国沿海地区通常工业比较集中,土地和水资源相对短缺,但是其废水量却可以达到全国废水总量的一半以上,可是废水处理率仅能达到32.8%,和全国平均废水处理水平近乎一致,导致我国沿海地区的单位面积污染显著高于其它地区。

1.2 地表水水质严重恶化

我国沿海地区的河流上游及水库中的水质通常较好,但是在流入城镇、工业矿区后,往往难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甚至转变为排污河。此外,由于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有效发展,使得城市环境污染逐渐向农村拓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价值,使得地下水被大面积污染。

1.3 近海海域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当前阶段,我国渤海中部和黄海北部的海域水质仍然保持良好的质量,但是其他区域的水质则逐渐恶化,这种恶化趋势以和城市相近的海域最为明显,而因氨氮、油和无机磷污染引发的赤潮反应是造成我国近海海域污染的重要原因[1]。

2 开展沿海污染区域整治需要遵循的原则

环境污染通常是因为人们在发展经济时对资源的滥用所导致的,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我国一直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使得环境受到了极大程度的污染。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沿海地区对环境质量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关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决策,避免出现重经济发展轻环保的急功近利行为,高效开展跨区域污染治理。为迎接市场经济的全新挑战,需要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展开水污染区域治理。第一,需要着眼于区域整体,将环境、经济和社会视作一个流域和区域协同发展并相互依存的整体。我国沿海地区具有人口密集、资源紧张、生态脆弱等特点,需要在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时以自然资源为出发点,关注其供给能力,同时,也必须关注生态环境,充分考虑其长期承受能力,并以此为前提推动沿海地区发展。区域和流域内的所有经济活动,都需要在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影响力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不能将目光局限在单个区域的经济利益之中。在社会发展和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经济的支持力,争取让三者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二,需要以区域分异为原则展开区域治理。针对沿海地区开展污染整治,需要确保总目标的一致性。由于不同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功能及产业结构等角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他们所制定的具体目标和工作开展的重点存在区别。例如,环渤海地区的水资源比较紧缺,但是水污染问题却日渐严重,然而大气污染问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后已经得到一定缓解。基于此,需要提高对于这一地区的水污染治理力度,借助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通过氧化塘和土地处理等形式,将污水转化为一种有用资源,实现污水资源的可循环利用[2]。

3 实施沿海水污染区域治理的重要途径

为解决城市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核心在于资源问题,此外,工业结构和布局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环境污染。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建筑材料、石油化工和钢铁等工业产业基地,受到工业结构的影响,上述工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在环渤海区域,由于水资源较为紧张,并且伴随着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相比于西方先进国家,我国具有更多的工业排水量,在环渤海地区比西方国家多了4.5倍,而在东南沿海地区,甚至多了将近8倍。这些工业废水通常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就直接排入了江河湖海,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为有效降低水污染问题,首先,需要工厂借助清洁生产工艺予以处理;其次,需要针对工业结构和布局展开灵活调整,要求中心城市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和第三产业,主张在滨海地区发展重工业企业,大力倡导企业使用海水,避免使用地下水。在流域内实施区域治理,首先需要将流域或河系中的污水排净,借助高效的处理方式,确定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进行排放。其次,需要在河流流域及相应的城市河段进行分段控制。最后,需要综合考虑河段纳污量和本地的经济承受力,制定明确的总量及削减量标准,展开对于污水的宏观调控[3]。

结束语:综上所述,实施水污染区域治理,需要以管、防、治为出发点,从多个角度展开对于水污染的监督管理,通过完善的水污染治理法规,将流域水质功能区进行合理划分,制定明确的水质标准,提升对全流域内水质的管理强度。针对流域中的主要工业污染源展开治理,同时有效降低乡镇企业及农业中的污染,充分运用河流、土地等具有净化能力的自然生态,高效开展水污染治理环境工程,提高流域管理力度,让综合治理的效果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王玥力.我国跨界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分析[J].区域治理,2019,000(010):64,66.

[2] 赵政原.江苏沿海区域治理与开发的演进[J].江苏地方志,2020,No.186(01):36-39.

[3] 朱菊隐,顾典,贾卫国.基于和县得胜河经验的区域水污染治理策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000(022):14-15.

猜你喜欢
水污染沿海地区
2018年广西北海沿海地区考古调查简报
南方沿海地区架空导线腐蚀情况调研分析
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政府责任
实验室水质分析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上海市沿江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特征及危险性评价
误区:非沿海地区人人需要补碘
沿海地区输电铁塔防护涂层耐腐蚀性能研究
沿海地区主要指标(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