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千渭之会湿地水毁后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研究

2020-11-20 02:12康龙张媛斐陈欢
写真地理 2020年37期
关键词:宝鸡市公园景观

康龙 张媛斐 陈欢

摘 要: 在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地理自然概况、水文情况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湿地水毁修复的难点和困难,提出了水系安全格局、水岸空间恢复、植物配置、动物多样性恢复等保护和修复策略,为该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陕西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水毁;生态保护和修复

【中图分类号】S759.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7.032

湿地恢复又称湿地修复,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1]。本文以陕西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水毁后的生态现状为对象,结合湿地生态修复、防洪防汛安全、湿地景观营造多方面因素,提出水毁后的修复和管理措施,为今后公园的湿地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1 公园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陕西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宝鸡市行政中心以东3.5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3′~107°20′,北纬34°19′~34°28′,西起卧龙寺大桥,东至凤凰大桥以东约2千米,北起王家崖水库,南到滨河路二道堤。东西长约7千米,南北长约17千米,总面积1864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743.3公顷,占93.5%[2]。

1.2 水文概况

千河古称“汧水”,是渭河一级支流。千渭之会湿地公园位于千河、渭河交汇地带,是连通渭河与千河的生态廊道,是以河流湿地(千河、渭河)为主,集河流湿地、库塘湿地(王家崖水库)特征于一体的北方城市湿地公园,也是我国候鸟迁徙的五大通道之一。

王家崖水库位于湿地公园保育区,容量942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7829万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蓄水为主,兼有防洪功能的中型水库,常年下泄2m3/秒生态水[3]。

1.3 基本概况

目前河道走向近乎天然,浅滩孤岛合理分布,渭河、千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园区水生植物种类、数量明显增加,鸟类、鱼类等动物持续增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功能全面提升,已初步形成堤固、洪畅、岸绿、水清、景美的自然湿地景观。

2 水毁概况

王家崖水库泄洪口至千河入渭口段共有6处土围堰全部冲垮,1处临时防护工程(滚水坝)破口50米;千河东岸西宝高速至凤凰大桥段人工水道破口约110米;核心区堆筑的人工鸟岛3座经洪水冲刷,约损失1650平方米;为营造水面效果,利用防汛沙袋、大石块等对跨千河桥梁进行的加固工程全部冲毁。

此次损毁苗木以水际线边栽植的水生植物、垂柳为主,另有部分为风力吹断(以七叶树为主)和雨水浸泡(白皮松、大叶女贞等)。受灾苗木500株,受灾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1100亩。

3 水毁修复的难点及困难

3.1 自然因素的不可预见性

2018年的汛期具有降雨强,泄洪时间长,泄洪量大等特点。宝鸡市出现了持续的强降雨天气,这是宝鸡自1981年以来遭遇的最大强降雨,也造成了宝鸡市历史上的第三次大汛情。对于水毁修复的程度把握好“度”的问题,修复的“浅”了,景观效果上出不来,修复的“过”了,则面临年年受到水毁的可能。

3.2 防汛安全与景观建设之间的矛盾

王家崖水库常年仅下泄2m3/秒生态水,若不修建拦河设施,河道干涸裸露,不仅远远无法满足公园日常生态补水量,更是严重影响了市民亲水的游园体验,但修建拦河设施的防洪标准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河道两侧堤防、过河桥梁的安全、水面营造效果以及建设资金等矛盾。

3.3 浮叶植物等水生植物的补植问题

湿地公园主要种类有芦苇、香蒲等。其中,睡莲、浮萍等浮叶植物及漂浮植物因其独特的生理结构,主要生长在静水或水流速度较小的水域,其自身又有生长快,景观性好,还能净化水体,为鱼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优良的气息环境和产卵场所等诸多优点,是湿地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一种水生植物[4]。但也因其受生长环境的制约,一旦遭遇较大的泄洪,就会遭受严重的破坏。

4 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

按照“行洪安全第一”的原则下,综合考虑各方的意见,通过对现有湿地、滩地、水域等生境系统进行修复,维护千渭之会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服务价值,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

4.1 硬质工程重新规划设计 在确保行洪通畅的前提下,对水毁拦河坝、围堰以及其他土木工程进行重新构建,减少硬质化设施的数量,重新布局、分布规划以达到利用地势高差形成湿地水位,恢复漫滩地、泛洪区和植被缓冲带,减慢水流冲刷速度,减轻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的发生。另外,还要及时清淤,以保证湿地的水生和面积[5]。

4.2 水岸空间和植被的修复措施在护岸处理上以自然生态驳岸为主,在驳岸顶栽植一些丁香,迎春等灌木,中间栽植狼尾草、马蔺,景石点缀,岸脚栽植千屈菜、香蒲等水生植物,为这一过渡区域从视觉效果上来讲,带来了一种丰富、自然、和谐又富有生機的景观,又充分考虑了因水位变化而带来的景观效果变化,还能有效的阻止人为活动,为鸟类、两栖爬行类类动物提供生活环境。

4.3 动物多样性恢复在湿地环境中,种植花色鲜艳,果实丰富的植物,吸引鸟类等动物觅食,在滩涂地,适当增加地被密度,以便鸟类等动物的筑巢。从湿地到其他环境设置一个从自然风格到人工化的过度缓冲带,减少周边游人、交通对湿地边缘动物的影响。同时,根据迁徙类或洄游类野生动物的过境路线,建立生态廊道。

4.4 设施的自然化、生态化一是各种设施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例如天然石材、木材等,二是设施可巧妙的利用乔木等绿化进行隐藏。

参考文献

[1] 彭少麟,任海,张倩媚.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一些理论问题.应用生态学报,2003(11):2026-2030.

[2] 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宝鸡市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2.

[3] 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宝鸡市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2013.

[4] 李远远.浅谈植物生态学在湿地恢复过程中的作用.山东林业科技,2008,2:144-146.

[5] 李娟,林鹰,高建.烟台外夹河东岸湿地的生态保护和恢复研究.湿地科学与管理,2010,1:33-36.

猜你喜欢
宝鸡市公园景观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宝鸡市普瑞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在公园里玩
宝鸡市人民医院简介
宝鸡市陈仓区:五化提升强堡垒 党建引领扶真贫
董小龙赴宝鸡市宣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