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施工处理技术

2020-11-20 02:12方寻辉
写真地理 2020年37期
关键词:对策分析裂缝

方寻辉

摘 要: 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混凝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但是通过一些实践证明,混凝土在建筑物中应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问题,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会越来越明显。须深入分析混凝土建筑裂缝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找到相应解决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介绍了混凝土裂缝的分类及形成因素,对其施工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混凝土;裂缝;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7.065

引言:建筑工程質量关乎建筑使用安全,特别是混凝土施工中不解决裂缝问题就投入使用,会存在安全问题。新时期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依然会出现质量问题,最为常见的就是混凝土裂缝。针对混凝土施工中裂缝问题,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提高施工质量非常必要,有利于促进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

1 混凝土裂缝分类

1.1 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通常状况下没有任何规则及走向,对于裂缝,其整体宽度有宽有窄,再加上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及混凝土结构中内部温度不同,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混凝土不能实施有效的固化,进而出现不可避免的温度裂缝。在建筑工程中,经常出现2种温度裂缝问题,分别为表面、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

1.2 收缩裂缝

该裂缝一般状况下是由于混凝土出现碳化和硬化等现象,导致出现形态不同的收缩裂缝。

1.3 沉陷裂缝

该裂缝如果存在较大的缝隙就会出现错位现象,进一步表现为底板下土层存在不同的沉降状况,与此同时,混凝土整体结构不能实现均匀受力,甚至在部分位置会出现集中拉应力,导致沉降裂缝问题的出现,如果沉降量较高,那么裂缝的宽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变宽。

2 建筑结构设计中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危害

2.1 破坏混凝土结构,严重时造成建筑物崩塌

建筑一旦出现裂缝,就容易使水分沿着裂缝进入建筑内部,如果此时再加上极端天气的影响,如冷冻灾害的发生,裂缝内的水分就会遇冷结冰,体积变大,在裂缝内膨胀,对裂缝产生向外的扩张力致使裂缝宽度和深度继续加大,破坏了混凝土的结构。如果不及时修复任其发展就会形成有害裂缝,有害裂缝会严重影响建筑的结构性能、使用功能和耐久性,严重时直接造成建筑物崩塌,对社会和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2.2 致使钢筋锈蚀,破坏混凝土的粘连性

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中,钢筋处于混凝土的包裹之中,一般不容易锈蚀,并且由于混凝土的pH值呈弱碱性,对钢筋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致使钢筋和混凝土结构发生分离,钢筋失去混凝土的碱性环境的保护,与水分、空气接触,特别是在湿度比较大的环境下,加速了钢筋表面的锈蚀,进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耐久性。另外,钢筋的锈蚀也会反作用于混凝土裂缝,锈蚀会减弱钢筋和混凝土的粘连性,容易沿着钢筋走向形成更大的裂缝,再加上水分、空气的作用,钢筋锈蚀程度加深,彻底失去对建筑物的支撑作用,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将会直接导致建筑物的倒塌。

3 裂缝施工处理分析

3.1 材料处理措施

首先,应结合项目的具体状况及整体结构等相关要求,对材料实施科学有效的选择,但不可忽视的是,也要配比相应等级的水泥材料,在选择过程中,要选择收缩性不是很高的水泥,不仅要控制好水泥强度,还要做好混凝土强度等方面的等级配比工作,水泥强度要高出一个等级的混凝土强度,对施工质量给予充分的保证。其次,要对骨料等级进行科学的选择,在对粗骨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针片状石子的含量,骨料不能是细砂,同时有效控制含泥量。在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下,通过洒水等方式降低骨料温度,更好地控制混凝土温度。最后,在设计其配合比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状况做好所有原材料施工配比工作,并且还要提高后期的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3.2 施工方面的控制措施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混凝土而言,其自身强度要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并且还要适当减少水泥使用量,由于混凝土水泥石在凝结及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水分蒸发,因此在搅拌时,要合理控制用水量,这样做能减少水分的蒸发量,混凝土收缩性也能得到科学有效的控制,所以在混凝土中要加入适量的减水剂,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水量。对于预埋管线的位置而言,积极做好裂缝防治策略,在管线直径比规定范围大的状况下,在实际铺设中会出现管线重合的情况,就会进一步导致该位置极易出现裂缝。所以在施工时,施工人员要适当添加抗裂短钢筋。

3.3 遵循建筑平面设计原则

在进行建筑物结构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建筑要求,严格遵循建筑平面设计原则,避免建筑物的平面结构出现变形。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首先要对建筑长度进行合理设计,并科学确定混凝土浇筑的位置及数量,以确保能为房屋平面提供足够的支撑,避免因为重力过大造成裂缝出现。如果房屋长度过长时,要合理确定变形缝的数量、位置。在房屋进行横梁浇筑时,要特别注意对横梁的固定位置及周围的支持部分的混凝土浇筑厚度,必要时增加配筋的数量,避免横梁固定位置裂缝的产生造成横梁下沉影响整个建筑平面变形。除此之外,也要注意建筑物其他外部结构的设计要求,适当设置沉降缝和伸缩缝。

结语:通过上述分析得出,根据混凝土的裂缝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控制,通过多个角度分析裂缝问题,在施工的每个环节中严格对裂缝进行控制,避免裂缝问题给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宏博.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施工处理技术[J].中国高新科技,2019(24):72-74.

[2] 孔国光.解析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施工处理技术[J].中华建设,2019,9(10):152-153.

[3] 索永军.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6):195-199.

[4] 林焕周.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6):105.

猜你喜欢
对策分析裂缝
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与应用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完美“切割”,裂缝之谜
地球的裂缝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