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方式和发展趋势

2020-11-20 02:12张涛
写真地理 2020年37期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改进建筑

作者简介:张涛(1987.11-),男,陕西省榆林市人,硕士,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建筑给排水和市政工程。

摘 要: 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建筑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城市中的各种建筑物也得以不断林立。对于建筑物而言,其能否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要,不仅在于其自身的建设质量,更重要的是需要对建筑功能进行合理的设计,以确保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中的各方面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给排水系统便是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系统,其能否得到合理的设计,对住户的生活居住使用产生着很大影响。以下便深入分析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相关要点。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设计;发展;改进

【中图分类号】TB4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7.107

建筑给排水设计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建筑的使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为了确保人们能够安心居住,对建筑给排水设计和施工过程需要加强重视。在整个工程中,设计人员作为整体施工的指导工作,其科学合理地对给排水的实际应用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应对给排水设计工作的落实情况加强重视,确保给排水的设计科学合理。

1 建筑给排水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1 安全性原则

在任何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安全性一直都是首要遵循的原则,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建筑的功能属性要求也在提升,这也使得许多建筑的外形、内饰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铺设给排水管道时,不仅需要考虑到管道的实用价值,还需要考虑到其美观性。目前,很多设计师在设计给排水管道时,会选用暗管铺设的方式,因此,给排水管道与其他管线的间距、管道壁厚、管道直径都需要重点关注安全应用方面的内容,从而起到提升管道应用安全性的作用。

1.2 便利性原则

给排水管道在设计的初衷便是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遵循便利性原则。管道在设计时,需要为后续检修时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结合以往的应用经验,管道接口位置属于问题高发区域,因此在设计管道位置时,应尽量将管道接口位置放在易于检修的区域,以便于后续维修的便捷性。并且在设计给排水管线布置情况时,也需要减少管线拐角点的数量,以最短距离完成建筑所有楼层的覆盖,在提高给排水管线服务性能的同时,降低后续应用时管道故障的发生概率。

1.3 经济性原则

除了上述原则外,在给排水设计过程中,经济性原则也是需要遵循的应用原则。目前,建筑项目都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获取,因为这种方式存在着企业间的竞争关系,所以,为了获取到建设权,施工企业之间会通过压低竞价的方式来提高竞争力,这也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经济利润空间。给排水工程作为基础性施工项目,属于施工成本占比较高的内容,因此,在对其展开设计时,需要合理管控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在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减少施工成本的支出,从而提高施工项目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要点分析

2.1 有效的选择给水分区以及给水方式

在进行设计建筑供水系统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级供水的方式完成。也就是说,在低区部分采用市政管网供水,在高区部分利用水泵来提供压力为居民供水,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供水方式的选择以及生活水箱的设置,此外还应该加强供水安全保障的设计。作为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关键内容,给水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根据行业和国家的相关文件表明,各个分区的卫生器具配置水点的净压力应该保持在0.45MPa,这主要是基于给水配件的使用安全性考虑的,如果出现局部超压的情况下,可以相应的设置减压阀。建筑的供水系统分区设置通常采用垂直串联的方式完成。也就是说,采用减压给水和水泵串联给水的方式相结合来完成给水。分区设置的高位水箱,分别对应不同给水区的水泵,下一分区的供水箱提供水源,并且每隔15层左右设置一个设备层和避难所,为了调整次级泵和初级水箱之间的流量差,在建筑中还应该设置相应的中途转输水箱,进而防止水压回传的现象产生。

2.2 排水系统的设计分析

在设置排水系统过程中,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排水系统中往往形成强大的重力势能,这些携带重力势能的污水很可能对排水系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设置排水滤网过程中,应该尽可能是水流保持在水膜流的状态,并且严格计算排水所携带的重力势能,必要时可以在排水系统中设置相应的消能装置,从楼层的最高层开始,每个6层设置一套相应的消能装置,同时为了避免管道中的气压过高,也应该设置排水通气滤管,将水管中的有害气体及时排出。以住宅为例,在上述过程中,卫生间中的通气管应该每一层都充分连接。并且底部的排水用户管也应该适当的放大,可以采用加大一号的水管。对于一些楼层相对较高的水果来说,为了使其水流下降的速度得到缓冲,可以采用一些效能的设施,避免水流的冲击对管网产生危害,有效的保障系统的整体安全。

2.3 有效地提升消防水系统的设计

建筑中的超压问题表现的十分明显,并且在灭火过程中给水系统的压力保持稳定相对比较困难,尤其是在灭火初期的过程中,超压现象表现十分明显,一方面造成了灭火的效果受到严重的制约,同时也会使水枪等灭火设备的控制难度提高。并且对于一些附属设施的破坏也会加大,为消防员的灭火工作产生极大程度的制约。所以建筑的消防供水系统可以采用消防水泵转输水箱串联供水方式完成。消防供水系统分区应符合规范对工作压力的限制要求,根据供水方式在消防系统中设置相应的消防蓄水池等设备,当采用高位消防水池的方式时,两座或两座以上消防水池每座都应该有一个独立的供水管可以与消防供水系统连接。通常情况下消防给水系统多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消防供水系统的竖向分区采用水泵与水箱结合的供水方式,中间转输水箱可兼做下部分区高位消防水箱。在火灾发生的开始阶段,可以采用增压稳压装置来为消防工作人员提供稳定的水流,然后启动消防供水泵及中间设备层的消防水泵等联合降压供水,并且在灭火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相应的水锤消除器和水力控制阀等。

3 结语

由此可见,建筑给排水的设计和改进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显得十分重的要求出现,在保证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況,举一反三,采取经济合理的结构措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可靠性,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结构设计,满足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 钮青.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78.

[2] 赖展雄.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要点分析[J].建筑安全,2011,26(7):58-60.

猜你喜欢
给排水设计改进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的节水优化措施分析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