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2020-11-20 02:12张士强
写真地理 2020年37期
关键词:日常维护保养放射科

张士强

摘 要: 随着我国整体医疗水平的快速提升,医院先进设备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提高了整体的医疗水平,为人们诊疗也带来了较大便利。放射科学医学影像作为医疗诊断必须要使用的重要设备,具有较高的精密度,需要科学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避免出现故障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放射科医学影响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有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日常维护;保养

【中图分类号】TH1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7.246

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医院的经营与医疗水平,为医生诊断病情提供精准参考。然而,由于其具有高度精密性、构成较为复杂,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故障问题,需要做好日常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使其能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因此,联系实际分析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是十分必要的。

1 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维护问题

医学影响是医院经营中所使用的重要设备,构成精密、复杂,很容易受到人为、客观因素影响,出现故障问题,这也就使得设备维修成为一项不可缺失的重要项目。根据现下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维修情况来看,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多数操作技师都能够精准掌握操作技巧,了解操作规程,但却缺少对保养、维护、管理等方面的了解,更为主要的是,操作技师缺少良好的管理维护意识,认为这些并不是自己工作内容,除了操作以外的其他方面,并没有引起相应重视,影响设备维护质量的及时性;第二,放射科本身也承担着一定的设备维护与保养责任,属于常规性设备维护,而长期以来科室的这一工作,往往存在不全面、缺少系统性等问题,难以发现设备运行潜在的安全隐患与故障,无法保证设备运行状态;第三,目前医院对设备维修与保养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维修科室的整体工作能夠也有所增强,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在事后进行维修控制与管理,难以实现事前预防性控制与保养,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第四,全面维修就是要针对所有的放射科设备进行维修,也是一项较为系统性的工程项目,由于机械设备体积大、构成复杂,医院很少能够高水平、独立完成维修,容易出现维修不彻底的情况,再加上缺少与厂家工程师的及时沟通与联系,致使维修质量无法有效提升[1]。

2 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影响设备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着医疗诊断质量,构成复杂,精密度高,必须要注重日常维护与保养,使其能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提高运行效率。

2.1 提高人员管理意识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正常运行,保养与管理工作必不可少。针对管理人员、操作技师管理意识不佳的情况,医院必须要予以相应重视。第一,要对原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影像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使用规则、维修保养方法等,使管理人员、操作技师都能够对设备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为后续开展的各项工作提供保障[2]。第二,提高管理人员、操作技师的职业素养,可通过讲座、研讨会、思政教育等方式来实现,提高管理有效性。

2.2 优化科室维护与保养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影像设备维护与保养水平,科室也需要作出进一步调整与变动,从日常工作角度出发,尽可能规避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为其正常运行提供初阶保障[3]。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电气性能检查,由于每一台医疗影像设备都是大功率设备,耗电量较大,需要在开机以前,对电源电压进行检查,避免不稳定电源为设备带来负面影响;(2)医学影响检查,要对设备处在房间的温度、湿度进行检查,避免潮湿环境对医学影响设备自身造成影响;(3)机械部分检查保养,包括创轴承、齿轮机械部分等,确认无异响与损坏情况;(4)电缆、显示器、机箱等,也需要定期检查,避免出现损坏、灰尘杂物过多的情况。

2.3 合理制定保养周期

设备需要定期进行保养维护,才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医院不能轻视这一点,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设备运行与使用规律的保养计划,尽可能减少故障问题的发生概率。首先,根据设备自身特点,对不同区位的保养与维护周期进行确定,同时还应明确负责保养与维护工作的主要人员,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放射科技师或者是维修工程师来完成[4]。其次,放射科技师必须要了解到工作的重要性,每周都要检查电缆、终端是否存在破损、断裂情况,保证线路通常,每2~3天要对CT球管进行一次短训,每周最少进行一次探测器、球管空气校对,保证CT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由CT扫描人员负责完成相关工作。

2.4 定期开展全面维修

安全检查与功能、工作可靠性有着密切关系,需要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检查,主要是由专业的工程师完成工作,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运用目视检查的方式,检查设备是否完整,是否存在明显损伤、缺陷、污迹等,卡住部件和磨损情况,落实预防性维修的各项工作;(2)测量与安全相关的参数,确定参数在标准范围内,避免因参数问题引起设备故障;(3)监视、安全、显示、指示系统也要纳入到重点检测范围,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4)电气安全性、内部电源供应检查,需要充分考虑到设备自身的运行情况,科学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5)所有的检测结果都需要做好相关记录,在X先系统手册上填写指定报告,为今后的维修检查工作提供详细的数据参考[5]。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综合医疗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医院使用到的设备也多种多样,其中医学影响设备就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放射科医学影响设备维护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提高人员管理意识、优化科室维护与保养、合理制定保养周期、定期开展全面维修等方式加以解决,提高维护与保养工作质量与效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建盛.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的防护及安全问题研究[J].健康必读,2019,(27):244-245.

[2] 薛雅楠.谈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的保养与维护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9):55-56.

猜你喜欢
日常维护保养放射科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浅谈变频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某电厂系统调试阶段设备维护管理及建议
水稻插秧机维修保养的技巧探究
放射科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