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血脂水平与早产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2020-11-21 03:12纪存委罗绍兰刁福强吴云涛穆小萍夏建红
关键词:足月儿孕早期胎龄

纪存委, 罗绍兰, 刁福强, 吴云涛, 穆小萍, 夏建红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州 511442

为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孕妇体内血脂水平会随母体胎盘所分泌的甾体类激素水平增加而逐渐升高[1-2]。然而,体内过高的血脂水平不仅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或子痫的发生风险[3-4],还有可能导致不良出生结局[5-6],危害母婴健康。早产是常见的不良出生结局,其定义为胎龄<37周,被认为是全球新生儿疾病和死亡发生的主要原因[7]。尽管早产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孕产妇的健康状况和胎盘血管病变是关键因素[8-9]。由于血管脂质积聚可能导致血管炎症和内皮功能障碍[10],因此可能增加早产发生风险。本研究旨在调查孕早期血脂水平与胎龄及早产的关系,所得结果可为改善母婴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基于广东省妇幼卫生信息系统,收集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分娩孕妇的资料。纳入标准:①孕检时进行了血脂水平检测;②孕检时胎龄<15周;③孕妇年龄、身高、孕前体重、产次等信息无缺失;④单胎妊娠。排除标准:①胎龄15~28周或新生儿出生体重<500 g;②新生儿出生缺陷和死产;③辅助生殖技术受孕。最终共纳入855名孕妇及其胎儿。

1.2 研究内容

孕妇孕检时行空腹采血,采血时平均胎龄为13.86周。同时,由临床实验室医务人员检测并记录孕妇各项血脂指标。本研究的血脂指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已有研究表明TG/HDL比值和LDL/HDL比值对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11],因此,本研究也纳入这2个指标,探讨其与早产的关系。

1.3 胎龄及分组

胎龄即分娩日期与末次月经第1天日期之差值。早产儿定义为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12]。

由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早期足月儿(胎龄在37周0 d至38周6 d期间分娩的新生儿[13])相对于完全足月儿(胎龄在39周0 d至41周6 d期间分娩的新生儿)有更高的新生儿死亡或发病风险[13-14]。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孕早期血脂水平与早期足月儿发生风险的关联。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R语言软件(3.6.1版本)完成数据整理与分析。人群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并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均数比较;计数资料用计数及百分比(%)描述,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用线性回归分析血脂各项指标水平与胎龄(d)的关系,并调整血脂检测时胎龄、母亲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母亲身高、产次及新生儿性别等协变量。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各项血脂指标水平与早产发生风险的关联。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共有855名孕妇及其分娩胎儿纳入本次研究中,孕妇平均年龄为(32.0±4.7)岁,其中588名(68.8%)为经产妇。新生儿平均胎龄为(39.2±1.6)周,其中275名(32.2%)为早期足月儿,52名(6.1%)为早产儿。在分娩不同胎龄胎儿的孕妇中,孕早期TG(P<0.01)、LDL-C(P=0.018)及TC(P=0.04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孕早期血脂水平与胎龄

在调整孕周(血脂检测时的孕周)的线性回归分析中,除HDL-C外,其他血脂指标均与胎龄呈现显著负相关。模型进一步调整母亲年龄、孕前体质指数、母亲身高、产次及胎儿性别后,该关联依旧显著。即:孕早期TG、LDL-C、TC每增加1 mmol/L可分别减少3.2、2.3、1.8 d胎龄,TG/HDL每增加1个单位,可减少3.5 d胎龄。详见表2。

表1 纳入分析的母亲与其新生儿的主要特征分布Table 1 The distribution of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mothers and their newborns included in the

表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孕早期各种血脂指标水平与胎龄(d)的关联Table 2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lipid levels and gestational age(days)in early pregnancy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

2.3 孕早期血脂水平与早产发生风险

在调整上述潜在协变量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早期TG、LDL-C每增加l mmol/L,早产发生风险分别增加97.4%及63.3%。孕早期TG/HDL每增加一个单位,早产发生风险可增加94.6%。详见表3。

表3 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期血脂水平与早产发生风险的关联Table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lipid level in early pregnancy and the risk of premature delivery using Logistic analysis

2.4 孕早期血脂水平与早期足月儿发生风险

在调整上述潜在协变量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早期TG每增加l mmol/L,早期足月儿发生风险可增加44.2%。孕早期TG/HDL每增加1个单位,早期足月儿发生风险可增加49.0%。详见表4。

表4 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期血脂水平与早期足月儿发生风险的关联Table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lipid level in early pregnancy and the risk of early term infants using Logistic analysis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孕早期TG、LDL-C水平升高与早产发生风险增加有关;TG水平升高还可增加早期足月儿发生风险。此外,孕早期TG/HDL数值越高,早产儿或早期足月儿发生风险越大,而HDL-C水平及LDL/HDL比值与早产儿或早期足月儿发生风险无显著关联。

有关孕期血脂水平与不良出生结局关联的研究多数聚焦于孕中期[14-15]或者孕晚期[16-18]。例如美国有研究表示孕中期过高的TG、LDL-C、TC均会增加早产发生风险[15];中国的一项研究也指出孕晚期的TG水平不仅增加巨大儿发生风险,还可增加早产儿发生风险[16];加纳的一项队列研究表明孕晚期较低的HDL-C水平与更小的胎龄相关[18]。目前,孕早期血脂水平与早产关联的相关研究仍相对较少且结论不一。中国一项研究显示,孕早期LDL-C水平与早产发生风险增加有关(OR:1.264;95%CI:1.065,1.501)[6]。近期在中国进行的另一项研究表明TG水平越高,早产发生风险越高(OR:1.72;95%CI:1.30,2.29)[19];美国及荷兰的研究也展示了相似的结果[20-21],但荷兰的研究未发现孕早期TC水平与早产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相比之下,另有3项研究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22-24]。一项美国的研究表明高HDL-C水平可增加早产发生风险[22];希腊的队列研究表明,LDL/HDL每增加1个单位早产风险增加19%(OR:1.19;95%CI:1.02,1.39)[24]。近期的荟萃分析表明TG、LDL-C、TC与早产发生无显著关联[23]。上述研究存在差异可能是由研究人群的种族差异或其他研究设计差异造成[22-23]。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中国汉族人群,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种族多样性产生的混杂。本研究结果为孕早期血脂水平与早产发生风险关联提供了新的证据,并进一步揭示了血脂水平对早产儿及早期足月儿共同发生风险的影响,该结果将有助于开展母亲血脂水平的监测,发现早产高危人群,早期采取预防保健措施,降低早产发生风险。

妊娠早期血脂水平升高与早产关联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然而,动物实验研究和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揭示了高脂血症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之间的关系[25-27]。胎儿生长和发育早期的氧化应激不仅导致血管壁损伤[26],还可损伤胎盘结构或功能[28-29]。其他研究表明,脂质累积引起的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可能与内皮功能障碍有关[30],进而增加子痫风险[31]。基于上述潜在机制,妊娠早期血脂水平升高可能与早产有关,但具体发生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索与证实。

本研究采用队列研究设计,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孕早期血脂水平与早产发生风险的关联,由于早产的发生不仅受孕期血脂水平的影响,而且其他未测量或未知的因素(例如饮食习惯、孕妇教育程度、睡眠及体力活动)均有可能对本研究结果产生混杂偏倚。由于本研究对象均为中国汉族人群,研究结论不一定可外推至其他种族人群。

猜你喜欢
足月儿孕早期胎龄
洛阳地区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临床调查
孕早期睡眠时长与午睡频次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4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足月儿和早产儿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氨基酸浓度的比较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特点与临床意义的对比分析
孕早期保健指导
78例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特点分析
帮你孕早期留住胎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