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提取物抑制饲料霉菌的应用研究

2020-11-22 10:16作者董小英林冰锦周鹏陈少珍唐胜球
广东饲料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移液管培养皿霉菌

◆作者:董小英 林冰锦 周鹏 陈少珍 唐胜球

◆单位:韶关学院英东生物与农业学院

饲料霉变是困扰饲料业和畜牧业的一个难题。为增强畜牧业生产和人类饮食的安全性,在饲料中添加天然无毒、高效抗菌、无抗药性、加强免疫和经济实用型的饲料防霉剂已然成为饲料防霉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大蒜中含有抗菌成分,不仅能杀灭病原真菌,还能有效地抑制曲霉菌属的某些食物竞争性杂菌的生长繁殖。本研究通过研究大蒜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高温高湿条件下大蒜提取物在饲料中的最佳添加量及最适pH值条件下大蒜提取物抑制霉菌的效果,探究饲料中添加大蒜提取物对饲料防霉的作用。通过上述研究,以期为大蒜提取物在饲料防霉中的应用,以及安全无毒、高效抑菌的天然防霉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新鲜大蒜(购于本地农贸市场);试验饲料(主要含玉米粉、豆粕、花生饼、葡萄糖、鱼粉、碳酸钙、磷酸氢钙、蛋氨酸、赖氨酸、预混料等);无水乙醇;察氏培养基;灭菌生理盐水;乳酸-乳酸钠缓冲液。

1.2 主要器材

恒温水浴锅、高压灭菌锅、离心机、玻璃三角瓶、移液管、若干培养皿、烧杯、试管与试管架、洗耳球等。

1.3 乙醇萃取法制取大蒜提取物

选取新鲜无破损的大蒜→剥皮洗净→准确称取100 g→捣成糊状→按照1∶1 的比例加入95%乙醇100 mL→室温萃取2h →3500 r/min 离 心 分 离20 min→取上清液→用微孔滤膜过滤→大蒜提取物。注意密封避光保存,建议放在冰箱内冷藏保存。

1.4 大蒜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称取25 g 霉变饲料,溶解于250 mL 灭菌生理盐水,振荡加速溶解。取10-1稀释液10 mL 于一灭菌试管中,用洗耳球及移液管反复吹吸50 次,使霉菌孢子分散均匀。再用移液管吸取1 mL稀释液与9 mL 生理盐水混合均匀,重复以上稀释步骤,直到稀释倍数达到10-8,使霉菌量在显微镜下计数结果108个/mL 为宜,即1×108cfu/mL。

取6 支已灭菌的试管编号,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韩文瑜等,1992)。依次在编号的试管中加入1.8 mL、1 mL、1 mL、1 mL、1 mL、1 mL 的灭菌生理盐水,再用移液管吸取0.2 mL 的大蒜提取物加入到第1 支试管中,用洗耳球和移液管反复吹吸,使大蒜提取物与肉汤培养基充分混匀。再用移液管吸取1 mL 混合液至第2 支试管中,依次类推至第6 支试管,弃去最后吸取的1 mL 混合液。最后制成浓度分别为10%、5%、2.5%、1.25%、0.6%、0.3%的大蒜提取物。

用移液枪吸取浓度稀释至1×108cfu/mL 的带菌液0.2 mL分别加入到上述6 支试管中,充分混匀后,各取1 mL 混合液注入提前经过灭菌处理的培养皿。然后在各培养皿中倒入溶化并冷却至50 ℃的察氏培养基15 mL。另吸取1 mL 95%乙醇和0.2 mL 稀释带菌液加入到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待各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倒置放入30 ℃恒温箱中培养,一周后进行霉菌总数的测定(GB 13092-91)。为减小误差,每个添加浓度重复3次,且每个实验重复3 次。

1.5 饲料强化防霉(破坏性试验)

首先取6 个提前经过干热灭菌的铝盒,分别加入1 kg 试验饲料。接着分别添加0.0%、0.5%、1.0%、1.5%、2.0%、2.5%的大蒜提取物,混合均匀后,在第1~6 组中各添加水分为19%、18.5%、18%、17.5%、17%、16.5%,使饲料中的总水分量达到19%。半开盖,移至试验箱中(控制温度为30±2℃、湿度为90%±2%),培养观察15 d。为减小误差,每组设置3 个重复。每周数次取出试验饲料进行感官检验,参照表1 判断各组饲料的霉变情况,做好记录。观察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污染样品。

1.6 pH 对大蒜提取物防霉效果的影响

制备含菌平板:各取经过灭菌处理并冷却至50 ℃的察氏培养基15 mL 加入到灭菌培养皿,再用移液枪分别添加上述制备的霉菌孢子悬液1 mL,轻轻晃动使其混合均匀,待平面冷却凝固后倒置存放备用。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

使用乳酸- 乳酸钠缓冲液将大蒜提取物的pH 值分别调节至4.0,5.0,6.0,7.0,8.0。然后分别取不同pH 值的大蒜提取物3 mL 加入到5 个无菌试管中,依次做好标记后静置平衡10 h,再开始大蒜提取物的抑菌试验。用无菌镊子夹取提前经过灭菌处理的牛津杯,轻轻均匀垂直地放在上述制备的含菌平板上,每个培养皿中等间隔放入两个牛津杯。用移液管吸取0.15 mL pH 值相同的大蒜提取物加入到同一培养皿的牛津杯内,并做好标记。将各培养皿小心移至35 ℃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 h。上述试验,每个pH 水平设置平行试验3 皿,重复试验3 次。

2 结果与分析

2.1大蒜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

由表2 可知,大蒜提取物的添加浓度与饲料霉菌的生长繁殖存在着关联性。当大蒜提取物浓度<5%时,培养皿内仍可见霉菌。而当大蒜提取物浓度≥5%时,培养皿内肉眼观察无菌生长,呈透明状。由此可知,大蒜提取物对饲料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5%。

表1 饲料感官检验判定标准

表2 大蒜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2.2 饲料破坏性试验结果

在饲料中添加0.5%~2.5%大蒜提取物,进行为期15d 的观察。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5%~1.5%大蒜提取物时,随着添加比例的递增,大蒜提取物的防霉效果逐渐加强。1.5%~2.5%大蒜提取物对饲料霉菌的抑制作用明显,但无明显差异(表3)。

此外,为了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出大蒜提取物的最适宜添加比例,基于上述实验结果,将大蒜提取物的添加比例细分为0、0.5%、0.7%、0.9%、1.1%、1.3%、1.5%共6 组,每组设置3 个重复,在同等的试验条件下培养15d。分别在储存培养9d 和15d后进行取样,检测各处理组饲料中霉菌总数。由表4 可知,当大蒜提取物在饲料中的添加浓度为1.3%时,其防霉抑菌效果尤为显著。

表3 添加不同比例大蒜提取物的饲料的霉变情况

表4 各试验组霉菌总数和抑菌效果统计(X±SD,n=3)

图1 不同pH 条件下大蒜提取物的抑菌效果(cm)

2.3 pH 对大蒜提取物防霉效果的影响

由图1 可知,pH 在4.0~7.0之间的抑菌圈直径较大,明显大于pH=8.0 时的抑菌圈,说明在酸性条件下,大蒜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较为显著。其中,当大蒜提取物的pH 值为6.0 时,试验组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其他pH 条件下的试验组。由此可知,大蒜提取物抑制饲料霉菌的最适宜pH 值为6.0。

3 讨论

大蒜提取物内含有多种硫醚,可通过与半胱氨酸结合反应、抑制巯基酶活性或脂类等物质的合成,实现对多种病原真菌以及食物病原性杂菌的抑制杀灭。研究表明,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 值分别为50 mg/mL 和25 mg/mL(郭永刚等,2008)。另一研究也证实,大蒜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有明显的抗菌效果,但对绿脓杆菌无抑制作用(何玉林等,2008)。大蒜的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好过水提取物, 酸性的水溶液提取物效果最好, 可以较好地控制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K-B 法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穆可云等,2011)。在本试验中,大蒜提取物的防霉抑菌效果得到了有效证实,其抑制饲料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5%。

据相关文献可知,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储存的饲料易发生霉变。饲料被霉菌污染后,可引起多方面的危害如降低饲料营养价值,降低饲料适口性,影响动物繁殖性能,干扰动物免疫系统,并间接影响人的健康。有报道,饲料中添加0.95%~1.32%的大蒜汁可延长饲料霉变的时间。本试验参考其他学者的试验方法,采用95%乙醇浸提大蒜研磨液并浓缩制得大蒜提取物。通过对各试验组饲料的防霉效果进行比较,得到以下结果:当大蒜提取物的添加量在0.5%~1.5%时,其防霉效果与添加量呈正相关。采用饲料强化防霉(破坏性试验)法发现,恶化饲料储存环境(高温、高湿),加速饲料霉变,通过感官检验和霉菌总数的测定并证实,大蒜提取物在饲料中的最适宜添加水平是1.3%。

据了解,大多数防霉剂是以弱酸分子的形式穿过霉菌细胞膜而发挥作用的。所以随着基质(饲料)pH 值的递减,未解离的弱酸分子含量越多,防霉剂的作用效果逐渐增强。因此,促使饲料pH 值向酸性范围内转移,可有效提高防霉剂的防霉保鲜效果。本研究也证实,大蒜提取物在不同的pH 条件下的防霉效果有所区别,如pH 值趋于酸性范围时,大蒜提取物的防霉抑菌效果较显著;其中pH 值为6.0 时,大蒜提取物的防霉效果最佳。

猜你喜欢
移液管培养皿霉菌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NASA and Space Exploration
高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微生物“长”出惊艳画作
一种用于药物抗菌试验纸塑料培养皿
卫宝香皂:培养皿告诉你细菌真相
“分子间有间隙”实验的改进和反思
化工检验中玻璃仪器的规范操作与使用
早期霉变纸币霉菌分离与鉴定研究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