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11-23 10:21
体育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后备江苏省足球

徐 健

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徐 健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采用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调研。研究认为:目前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政策顶层设计、校园足球发展以及足球职业俱乐部梯队建设上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还是存在足球观念认识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激励机制欠缺、教学科研及升学渠道等保障体系有待加强等问题,指出“体教结合”模式下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要依托校园足球的发展,随着校园足球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它将成为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对策;政策文献计量

发展、振兴足球事业,对提高我国国民的基本素质、丰富人民群众体育文化生活,实现体育强国梦想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质量、高水平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国家体育事业、足球运动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1]。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省份,江苏省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得益于政策顶层设计、政府资金划拨、校园足球开展、龙头企业资助等多方力量的联动支持,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但是目前这一工作仍旧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队伍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队伍。

1.2 研究方法

词频统计法:结合江苏省近年出台的《江苏足球“十三五”发展规划》《江苏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江苏省青少年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纲要(2015-2020)》等政策文献,展开词频统计,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分析江苏省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与规划。

实地考察法:实地走访江苏省内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省足球特色幼儿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等地区,就江苏省全省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展开调查。

访谈法:列出访谈提纲,同江苏省各地区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领导、省足球教练员、体育学校足球项目负责人就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这一话题展开结构式访谈,探讨目前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江苏省青少年足球事业发展概况

2.1 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现状

2.1.1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规模快速增长

表1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试点县、“满天星”训练营的数量及占比

全国江苏比例 特色学校(所)2706319287.1% 试点县(个)16095.6% “满天星”训练营(个)8056.3%

从2011年起,江苏省就校园足球活动推动青少年的足球普及以及提高工作水平作为主要的抓手,通过成立青少年的校园足球工作室来更好组织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2]。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改革发展试点县(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建设,布局网点学校、注册校园足球运动员、足球竞赛组别、校园足球教练员、裁判员以等人员队伍不断扩大。

2.1.2青少年校园足球竞技水平显著提高

江苏省青少年足球队先后荣获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2011年)冠军、全国校园足球冠军杯赛(2013年)冠军、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2017年)冠军、2016年全国男子足球U17联赛冠军、2017中国足协青少年精英赛(U12)女足冠军、2018全国女子足球U14联赛全国冠军、2019年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U14)女足冠军等多项荣誉,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的青年运动员,多人入选国家队、国青队、国少队。

2.1.3青少年校园足球社会关注度明显提升

青少年足球运动以校园足球作为依托,广泛开展了校园足球系列赛事、青少年足球训练营、足球明星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国内首创覆盖全省高校的主客场制江苏省大学生城市足球联赛和全国特色学校笼式足球联赛,积极开展青少年国际足球交流活动,创建“一带一路”和“珂缔缘”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品牌赛事,把新媒体作为校园足球的宣传窗口,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扩大社会关注度与影响力。

2.2 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2.2.1 基本培养模式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目前江苏省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主要采用“青少年校园足球——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梯队”的三级培养模式,为省内、全国源源不断输送足球人才。

2.2.2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政策文献计量

对《江苏足球“十三五”发展规划》(表中简称政策1)《江苏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简称政策2)《江苏省青少年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简称政策3)《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纲要(2015-2020)》(简称政策4)等四部政策文献的关键词抓取与词频统计,截取每部政策文献的前25个关键词,具体如表2。综合来看,与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紧密相关的关键词分别有以下:发展(57、69、42、32);青少年(26、-----、215、104);校园(22、17、41、92);体系(22、26、22、15);俱乐部(16、32、-----、-----);竞赛(18、20、19、28);社会(33、42、21、23)等,说明未来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应该多在这几个方面着力,不断提高全省的足球水平。

表2 四部政策文献关键词词频统计

政策1字词出现频率(%)出现次数政策2字词出现频率(%)出现次数政策3字词出现次数出现频率(%)政策4字词出现次数出现频率(%) 1足球5.32195足球5.01219青少年2154.91足球1744.90 2发展1.5657发展1.5869体育1703.88青少年1042.93 3建设0.9836社会0.9642足球441.01校园922.59 4社会0.9033管理0.9441发展420.96学校350.99 5管理0.8531建设0.9441校园410.94发展320.90 6足球场0.7628俱乐部0.7332人才380.87活动280.79 7青少年0.7126职业0.7131项目340.78工作230.65 8体系0.6022足球场0.6428训练320.73社会230.65 9体育0.6022体系0.5926完善310.71开展220.62 10校园0.6022体育0.5323开展300.69体育210.59 11运动0.5219完善0.5323工作290.66部门200.56 12竞赛0.4918运动0.5022活动290.66行动150.42 13江苏0.4617改革0.4821建设270.62加强150.42 14鼓励0.4416服务0.4620学校260.59特色150.42 15俱乐部0.4416竞赛0.4620后备250.57体系150.42 16人才0.4416活动0.4319制度250.57建设140.39 17职业0.4416加强0.4319积极240.55运动140.39 18足协0.4416人才0.4319体系220.50振兴140.39 19改革0.4115设施0.4118推进220.50组织140.39 20活动0.3814提高0.4118加强210.48计划130.37 21积极0.3814方式0.3917社会210.48人才130.37 22加强0.3814水平0.3917培养200.46宣传130.37 23赛事0.3814校园0.3917省级190.43训练130.37 24完善0.3814足协0.3917竞赛180.41服务120.34 25组织0.3814保障0.3716设施180.41积极120.34

2.2.3 江苏省足球职业俱乐部后备梯队建设现状

目前,江苏省内一共有8支职业足球队,分别是江苏苏宁、南通支云、苏州东吴、盐城大丰、昆山FC、泰州远大、南京沙叶以及南京枫帆,各支俱乐部都拥有自己的青训梯队,其中苏宁体育与江苏省教育厅、体育局、省足协四方共建,形成了比较完善和现代化的青训体系,采用“教体结合”模式,更加合理和人性化,球员既能训练足球,又能学习文化课程,与传统的足校有本质区别,这种模式训练出来的球员综合能力更强。目前,苏宁已经拥有U13—预备队7级职业梯队,U8—U12梯队也在筹备中,其中2018赛季,U19梯队获得足协杯冠军,青训效果显著。

表3 江苏职业足球俱乐部基本情况

俱乐部基本情况 江苏苏宁曾获得2008年中甲联赛冠军、2013年中国足协超级杯冠军2015年、2016年中国足协杯冠军等荣誉。 南通支云2018年,南通支云获中乙联赛亚军,升入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 苏州东吴曾获荣誉2009年加油中国冠军联赛总决赛冠军2012年中国足球协会业余联赛总冠军、2019赛季中乙联赛第4名 盐城大丰2018赛季中乙联赛第4 昆山FC国内首家会员制足球俱乐部,2019赛季中乙联赛第9名。 泰州远大2017年1月成立,曾获江苏省业余足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冠军2019赛季中乙联赛季军,升入中甲。 南京沙叶2018年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冠军联赛总决赛第6名,并升入中乙联赛。 南京枫帆2019年获得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冠军联赛冠军,晋级中乙联赛。

3 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经验分析

3.1 政策顶层设计,培养体系日益完善

早在2015年,江苏省就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省级足球改革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江苏省体育局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加速建立起足球工作改革组织协调机制,宏观统筹足球工作协调发展[3]。也是在2015年,江苏省多部门联合印发《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纲要(2015-2020年)》,《纲要》中明确指出江苏省2020年要基本建立起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相对完整并且可以持续发展的青少年校园足球人口普及以及后备人才培养的双重体系。2017年5月,江苏省体育局印发《江苏省青少年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再提出要努力争取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四级竞赛体系等发展目标。同年1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出台《江苏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意见》中把足球事业的发展纳入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在一系列的政策推动下,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日臻完善,从顶层上解决了江苏足球发展过程中的难题。

表4 江苏省发布的与校园足球发展相关的政策文件

时间文件名称印发部门 2015.10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纲要(2015—2020年)江苏省教育厅等6部门 2017.05江苏足球“十三五”发展规划江苏省体育局 2017.05江苏省青少年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江苏省体育局 2017.09江苏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3.2 多渠道筹措资金,夯实足球发展基础

中国足球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鼎力支持,还依赖于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省份,江苏省充分借助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改革开放到目前一直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之上。目前江苏省的综合经济实力一直处于全国前列,据政府公报显示,江苏省2018年的GDP高达92000亿元,增幅高达6.7%,2019年的GDP高达99631亿元,增幅高达6.1%,即将跨入“10万亿GDP俱乐部”,实现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地区整体经济的发达毫无疑问带动了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政府每年都在加大对校园足球工作的投入,用于硬件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和足球运动专项支持,同时通过社会捐助和企业赞助等形式筹措资金,保障校园足球活动顺利开展,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 加大舆论宣传,营造良好培养环境

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之下,江苏省足球运动得到日益普及,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不断布局建设,青少年校园足球主题活动蓬勃开展,优秀足球运动队竞技成绩突出,同时广泛借助传统媒体及新兴媒体的力量,加大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舆论宣传,多管齐下,在江苏省内营造了良好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环境。

3.4 加强俱乐部和学校合作共建,做好后备人才储备

高水平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国家体育事业、足球运动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4]。青少年是足球发展的未来,是职业足球发展的基石。加强俱乐部和学校合作共建,深化教体融合,持续发力青训,着力夯实足球发展基础。如江阴市从2011年开始尝试“省队校办,教体融合”全新模式。在2017年全国十三届学生运动会中学组比赛中,由省体育局、江苏苏宁、江苏江阴高级中学共同打造的江苏江阴高级中学足球队捧起了江苏历史上第一个学生足球全国冠军。

4 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4.1 校园足球认识不足

社会上普遍存在文化成绩至上的传统观念,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全面发展,不少家长和老师担心孩子踢足球会占用学习时间,影响成绩,不支持孩子踢球,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足球文化生根校园也有一定滞后性,虽然校园足球参与的学生逐渐增多,校园足球人口的比例还是较小,同时很多家长认为足球运动属于对抗性比较激烈的运动项目,要求足球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竞技能力,担心孩子容易受伤,从而更多倾向于乒乓球、舞蹈、游泳等非对抗性体育项目或者围棋、象棋等益智类体育项目,没有理解足球不仅能让孩子强身健体,更能增强团队意识,培养拼搏精神,观念的落后阻碍了足球运动在校园的发展。

4.2 校园足球发展不平衡

校园足球活动开展较好的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镇地区,苏北地区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在校园足球的教学、课余训练和竞赛组织方面存在不充分、不到位的现象。苏南的南京、无锡等中学成为苏宁俱乐部的青训基地,江苏省后备人才培养学校,形成了政府和龙头企业共同扶持的模式,取得较好的青训效果,而条件薄弱地区扶持资金相对较少,苏南、苏北学校,城镇、农村学校发展差距都比较明显。

4.3 校园足球师资力量薄弱

虽然当前校园足球发展迅猛,但是还有很多学校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校园足球竞训体系,校园足球教练员、裁判员缺位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校园足球联赛的竞技水平[5]。目前省内校园足球教师少部分没有教练员证,持证教练员绝大部分是E级,这类足球教师一般由其他专项体育教师通过短时间的培训之后开展足球教学、训练,师资水平较低,没有执教、比赛经验,难以开展规范、系统、科学的训练,只能够满足学校日常足球启蒙和普及工作需求,而具备D级以上证书的专业足球教练的匮乏,是制约校园足球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

4.4 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不完善

校园足球联赛,是校园足球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其无论是对校园足球氛围的营造、校园足球文化的形成,还是对足球后备人才的发掘与选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6],但是目前江苏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联赛分级比较粗糙,不够细化,联赛仅仅局限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组四个级别,相比较德国的校园足球比赛划分了10多个年龄段,差距明显,好多低年级的孩子不能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积极性和技术提高都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赛程比较密集,各个区(县)联赛的时间正常不超过一周,参加队伍多,竞赛周期短,比赛密度大,强度高,学生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容易受伤,技战术也得不到充分发挥,抑制校园足球健康发展。

4.5 校园足球上升渠道不通畅

没有很好的落实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允许合理流动的政策,尤其是高中升大学阶段,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意见,致使学生家长对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的未来发展担忧。通过校园足球最终能够踢进职业联赛和名牌高校的孩子凤毛麟角,大部分孩子都会被淘汰,所以家长担忧孩子因为足球训练,占用了学习时间,成绩受到影响,最终踢没踢出来,学没学出来,考不上大学,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5 对策建议

5.1 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转变认识观念

有研究表明,文化是校园足球的真正内核,是校园足球的本质属性,文化建设是校园足球的核心工作[7],将足球礼仪、足球精神等足球文化元素融入到足球课程中,促进青少年树立良好的足球价值观,从而提升体育核心素养,定期举办各种足球知识竞赛、足球知识讲座、各种有关足球方面橱窗、板报、墙报、手抄报的比赛等,加大校园足球文化的推广,提高老师、学生、家长对校园足球的认识;另外,深入挖掘足球运动的竞技精神,利用多元的足球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在踢球过程中懂得尊重别人、互帮互助、团队合作等精神,从而启迪他们对人生的感悟。也通过这些方式改变很多父母对足球运动的认识,让孩子与家长从根源上接受并关注足球运动,将“踢足球”作为日常锻炼项目[1]。

5.2 完善体系,保障足球特长生“升学有路”

在当前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通过“升学红利”来保障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这不是简单庸俗的应试教育,这是“利用应试教育,推进全面人才观建立”的做法[8].实行区域化推进模式,打通各个层次的升学通道,打造小学、初中、高中塔状完整升学体系。调整招生政策,各个阶段的“足球后备人才示范校”可以突破学区,通过每年的足球联赛选拔部分有天赋,爱足球的学生,层层递进。高中升大学阶段,扩大足球特长招生高校数量和招生比例,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签订“生源基地”合作协议,为高校源源不断的输送足球人才,对学生而言是有了很好的升学途径,对教体融合的改革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5.3 加强组织培训,提高足球教师业务能力

师资队伍的质量是保证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进一步完善足球教师的培训体系,可以采用经常性的、小范围的、常态化的培训方式,为参加培训的校园足球教师增加更多的实践机会,重视教师的操作技能。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吸纳退役足球运动员到学校任教,可以保障孩子们在足球启蒙阶段就打好正确规范的基础,同时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一方面选派优秀教练前往国外参加高水平教练员培训,一方面邀请国外知名足球后备人才培训教练来江苏进行培训与学术交流,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多渠道引进巴西、德国等足球大国的教练来省不同层次的学校任教,为后备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5.4 重视日常教学训练,完善各级竞赛体系

推动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实,积极构建“特色学校+示范学校+试点县(市、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点面结合、协同提高的新格局。把足球教学纳入日常课程体系,每周安排不少于一节作为必修课,引导各个学校建立校园足球训练营,在目前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班级联赛的基础之上,不断深化四层(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省、市、县、校)两翼(大众普及和精英提高)的竞赛模式。竞赛是检验训练效果的必然手段,足球竞赛与日常训练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完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能够提升青少年足球水平,选拔优秀后备球员,各个地市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资金状况,建立常态化的青少年各年龄段校园的足球竞赛体系,固定比赛时间与赛制,让校内比赛、市内联赛能够成为常态化赛事,大力推行“周末联赛”和各种“杯赛”,努力做到周周有比赛、天天有活动,促进青少年足球竞赛的可持续发展,发现有潜力的苗子并加以培养,参与上一级的比赛,为职业俱乐部发现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9]。

5.5 健全评价机制,加强风险管控

加强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后备人才示范校、试点县(区)的质量管理与考核,构建校园足球评价体系,健全整改退出机制。完善校园足球安全风险防控和意外伤害保险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教育培训、活动过程管理和保险赔付等,建议设立校方非责任险和校园足球发展基金[10],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

[1]段炼,张守伟.我国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J].体育文化导刊,2019(11):92-96.

[2]罗宇.体育强国目标下我国校园足球的价值定位及其实现[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39(4):14-17.

[3]王建洲.体育强国视阈下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战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5):9-11.

[4]蒋菠,陈秋屹.我国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现状分析与改革策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2):109-114.

[5]曹宏俊.我国校园足球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8(02)115-118.

[6]刘世宏,陈海.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31(4):113-118.

[7]候学华.校园足球文化内涵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6):107-110.

[8] 王长权,毛振明,席连正.“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06)—论校园足球的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11)77-81

[9]罗建钢.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13,20( 4):35-38.

[10]应菊英.浙江省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现状及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2019,41( 2):41-47.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Football Reserve Talents Training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Countermeasure to It

XU Jian

(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 Taizhou 225300, Jiangsu, China)

泰州市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2017年度课题《江苏省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机制研究》(jkyblx2017017)。

徐健(1981—),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猜你喜欢
后备江苏省足球
后备母猪选育及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认识足球(一)
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第七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隆重举行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