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学武术教学现实困境分析

2020-11-23 11:31徐泉森切尔尼申科
武术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武术标准化科学

徐泉森 Ю.К.切尔尼申科

1.俄罗斯库班国立体育运动与旅游大学博士研究生院,俄罗斯 克拉斯诺达尔 350015;

2.重庆文理学院拳击运动研究所,重庆 402160

1 小学武术教学资源匮乏

从当前许多开设武术课程的小学来看,教学资源匮乏是其面临的主要现实困境,这主要包括专业师资、校本教材及器材三个方面。专业性师资匮乏一直是困扰学校武术教学的一个结症,特别是在小学阶段专业武术师资问题就变得更加凸显。[1]因为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我国许多地区的小学呈现出了体育教师资源明显不足的现象,许多小学并无体育教师,体育课程都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或者一些体育教师承担着其他课程。在这种整体性小学体育教师匮乏的情况下,专业性武术师资更是变得稀少,许多小学的武术课程,都是由兼职体育教师,或者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上,因此专业武术师资的匮乏直接影响了小学武术教学的质量。因为不是专业的武术教师,这就使得在武术教学活动无论从技术还是教学方式都无法达到教学效果。

另一个教学资源匮乏则表现在教材稀缺之上。教材是指导教学的重要纲要,而校本教材则是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及实际情况编纂的由本校师生使用的教材。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越来越重视校本教材的建设。因为中华武术内容丰富,要科学化、系统化的在小学进行武术教学的开展,就必须有一个指导性的教学纲要,特别是武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及地方性特点,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了“一校一拳”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2]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武术在中小学的推广更加科学,所以在小学进行武术教育,更加需要编纂校本武术教材,从而保障武术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顺利开展。但是从现今开展武术运动的许多小学调查来看,针对于本校的校本教材十分稀少,进行武术教学活动时并无教材作为支撑,或者是借用中学甚至大学的相关武术教材进行教学指导。同时从当前对于武术各类教材的研究发现,独立性的小学武术的教材极为稀少,而且内容不够全面及丰富,甚至没有突出小学武术的教学特点。这种教材匮乏情况,对于小学阶段的武术教学十分不利,直接影响就是影响教学的质量,达不到武术教学的延续性。

学武术教学资源匮乏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硬件的教学条件,主要是指武术教学的场地设施。虽然武术对于场地设施要求极小,但是还是需要一些最为基础的如刀、枪、剑、棍等武术器材作为教师对于武术讲解的最为基本教具,而且许多小学在整体性的武术设计里,就有着武术器械学习部分,因为器械是提升小学生学习武术积极性的最佳手段。所以武术最为基本的器材保障十分重要。但是因为各种教育资源配置及其各学校特殊因素,许多小学,特别是处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武术教学最为基本的保障资源还是较为匮乏,很多学校都无法进行器械教学,这十分不利于小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培养。

2 没有得到各级足够重视

武术虽然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到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时间较早,并且深受广大师生喜爱,但是现今武术在小学教育阶段,还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体现在了在学校行政管理层、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四个主体及客体方面对于武术的重视不足。因为得不到各方的重视,所以小学武术教学的开展就会得到一定的阻碍,特别是在中国小学教育阶段,学校行政管理层的决策对于各学科教育教学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在中国小学阶段武术教育之中,如果得不到学校一级管理层的足够重视,那么开展武术教学的顺利开展就得不到应用的保障。而校一级领导层的不重视,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对于武术的一个态度。而且当前在中国学校体育的总体大环境下,现代体育项目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对于武术在小学存在的空间造成极大压缩。因为武术运动在得不到重视,所以也会影响小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产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3]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但是在小学武术处于相对低谷状状态下,一些学校在各层面都给与极大的重视的情况下,打造小学武术教育特色,获得了极佳的效果。这也客观的说明了小学武术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级的重视。[4]只有以学校管理层的为主的各层面人员提升了对于小学武术得重视程度,小学武术教学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发展。

3 缺乏教学的科学与标准化

武术的标准化是当前中国武术研究的热点,郭玉成教授对于武术标准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5]认为新时期的武术的发展需要科学的标准化。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虽然进入到我教育体系较早,但是在几十年的武术教育之中,武术教育没有形成以现代教育科学为基础的标准化教学体系。小学武术的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面对着身体、心理等都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群体,因此在小学的武术教育之中,就必须以科学与标准化作为基础,如较为统一的武术教学方法与教学纲要、服装及场地器材,通过武术学习对于小学生身体素质及心理影响的指标测量等等内容。但是纵观当前小学武术教学的总体情况,缺乏科学与标准化是一个重要的困境,教学方法差万别、教学内容较为随意,特别是小学生在系统的接受了武术教学后,身体、心理及相关对于体育的认知产生什么样的变化没有统一的测评标准,而缺乏对武术教学内容统一的测评标准的直接问题就是无法对于武术教学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估,这对于武术在小学教育之中的开展有着极大的阻碍作用。

4 武术教学的理论部分较为淡化

武术教学应该是技能的传习与文化的传承两个主要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武术的技能传习,可以强健他们的体魄,改善其身体素质,而对正处于文化事物产生认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文化的传承也十分重要。武术作为一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千百年的历史活动中积淀了大量的文化内容,特别是以武德为核心的德育教化内容可以很好地对于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是现今我国的小学武术教学理念之中,还是以技能传习为主导,忽视了对于小学生理论部分教育。其实在小学武术教学之中进行理论部分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德育教育,还是对于学生体育文化的一种培养,通过武术学习增强小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认知。但是现在小学武术对于武术理论部分的教育普遍较为淡化,甚至没有得到重视,把简单的技能传习代替了整体性的武术教学,在这其中缺乏了文化的传承。而且在小学教学中,也没有充分发挥武德的教育功能,[6]特别是忽视了武德教育在小学武术教学甚至是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得重要性。因此,武术理论部分淡化甚至是缺失的问题,在当前小学的武术教学之中就变得尤为明显。

5 学科理论支撑不足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需要有相关的科学理论作为作为基础支撑。现今我国小学武术教学就是缺乏其他学科理论支撑,这种问题也是上文所提到的武术在小学缺乏科学与标准化的根源所在。武术虽然是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是从民国开始,对于武术的科学化进行探索一直从未中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成为了国家体委的正式竞赛项目与进入各级学校的体育项目,因此武术科学的理论基础一直在加强。但是,现今我国小学阶段的武术教学,却一直是武术科学化理论的盲区,造成此种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一些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不重视,又有对于武术开展范围较小等多方面原因。但是在小学阶段的武术教学就必须以多学科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撑,因为小学生的处于身心发育的特殊年龄阶段,因此科学化的多学科理论支撑能更好发挥武术对于小学生身体健康促进、人格的完善、体育兴趣培养的积极作用。小学武术教学应该以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为理论基础,使学校武术教学具有更强的科学性,这样也可以把武术教育对于小学生的作用价值进行更好地发挥。

6 没有长效机制的教学体系

体系化,是一种教学方式能否延续的核心要素。武术作为一种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更加需要教学体系化的构建。上文所述,在当前我国小学的武术教学之中缺乏标准化及没有科学理论支撑,这些都是造成小学武术教学缺乏体系化的重要因素,但是其最为核心的就是在各小学的武术教学之中,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的教学体系。这也造成许多优秀的小学武术教学理念、教学课程没有得到很好的延续,形成了孤立状。长效机制的形成是一种科学、标准化教学模式及手段的延续,因此对于小学生武术教育来说,需要有一个长效机制的教学体系作为基础保障。

7 中国小学武术教学发展路径的探索

武术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最早成为了小学武术教学的一部分。在当前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攀升的今天,越来越强调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学校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地点,其主要地位越发明显。而对于身心都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是最好的时机,在此背景下,武术教学在中国的小学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展,但是从现有整个小学武术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小学教学之中缺乏科学化的基础,而且没有形成一套长效性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小学武术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及效果测量的方法。因此,破解小学武术教学困局,就要解决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的为标题。外部,利用当前国家对于传统文化重视的特殊时期,积极宣传,提升各级对于武术在学校之中的重视程度,从而改善小学之中师资、教材及器材等问题。在内部,就必须从现代教育科学基础出发,利用多学科的视角对于小学武术教学进行审视,形成具有长效机制的教学体系及科学化对于武术教学效果及对于小学生身体及心理的影响进行数据行评估体系。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只有对于武术教学进行科学的、标准化的以及系统化的体系构建,才能使武术在小学教育阶段充分发挥其强身健体、教化育人的作用,让武术运动在小学教育中得到很好的普及。

猜你喜欢
武术标准化科学
标准化简述
中华武术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武术
科学拔牙
交通运输标准化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