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学生面部伤换药中的应用效果

2020-11-23 11:4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7期
关键词:服务组换药关怀

(辽宁省孤儿学校,辽宁 沈阳 110169)

由于烧伤造成面部器官功能障碍、缺陷和畸形,丧失正常活动和学习能力,患者情绪低落,导致孤独、无助、绝望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行为异常。为解决这一问题,护士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根据患者的人格特征、心理活动特点、行为习惯和病情,通过与患者、家属、单位、医师交谈,全面收集患者病情及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诊断,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评估。烧伤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促进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尽快恢复,促进了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1-2]。本研究选择我校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面部伤换药学生,随机分为常规护理服务组与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组,各40例。常规护理服务组给予普通护理,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组给予人文关怀。本文分析了人文关怀在学生面部伤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面部伤换药学生,随机分为常规护理服务组与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组,各40例。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组年龄最小12岁,最大18岁,平均(15.24±2.72)岁;体质量36~81 kg,平均(52.61±2.25)kg;烧伤到治疗实施时间2~24 h,平均(6.36±1.52)h;男28例,女12例。常规护理服务组年龄最小12岁,最大19岁,平均(15.67±2.43)岁;体质量36~81 kg,平均(52.67±2.21)kg;烧伤到治疗实施时间2~24 h,平均(6.31±1.58)h;男27例,女13例。两组资料经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服务组 给予普通护理。常规给予创面清洁和日常换药处理。

1.2.2 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组 给予人文关怀。①强化教育和培训:对责任医务人员加强岗位培训,充分关心和尊重学生,关注其心理状态,建立人文关怀的理念。②换药前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患者入院之日起,护士应充分运用心理护理技能,以亲切的态度和丰富的烧伤康复护理知识与患者沟通,赢得患者的信任,增进患者的内心情感。护士在与患者交谈时,要做一个富有同情心和耐心的倾听者,尊重患者的个性,决不谈论患者烧伤带来的缺陷,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良情绪。③换药中护理:由于烧伤创面感染,病程延长,患者反复接受敷料、切痂、手术等治疗,疼痛不堪、抱怨、怨恨、消极、悲观,甚至有自杀倾向。因此,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一定要准确温和,以免增加患者痛苦,随时随地与患者交谈,消除烧伤患者孤独、无助、悲观、绝望的不良情绪。宣传优秀康复案例,让患者认识到自己对家庭和社会的价值,激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让学生采取最佳姿势,充分显露伤口,并使用无菌镊子取出敷料,保持换药温和,缓解疼痛,减少出血倾向。并观察有无积液存在。观察引流是否顺畅,详细观察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高学生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④换药后护理:根据伤口情况告诉学生下次更换药物时间和注意事项,并告知其具体联系电话。换药后,保持局部清洁,确保伤口敷料清洁,防止感染。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护理前后生理应激指标[血浆内皮素1、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oluble protein-100β,S100β)]、心理应激指标(焦虑、抑郁)[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估,总分均为20~80分,评分越低越好];面部换药疼痛程度(总分0~10分,评分越低越好)、面部换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满意度的比较 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组比常规护理服务组满意度更高,P<0.05。常规护理服务组患者满意度为75.00%(30/40)(其中,非常满意12例,比较满意18例,不满意10例),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0%(40/40)(其中,非常满意28例,比较满意12例,不满意0例)。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理应激指标、心理应激指标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浆内皮素1、S100β蛋白、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组患者血浆内皮素1、S100β蛋白、SAS评分、SDS评分的改善幅度较常规护理服务组更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理应激指标、心理应激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理应激指标、心理应激指标的比较(±s)

注:与常规护理服务组比较,aP<0.05。

2.3 两组面部换药疼痛评分、面部换药时间的比较 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组患者面部换药疼痛评分、面部换药时间均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其中,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组患者面部换药疼痛评分、面部换药时间分别是(3.24±1.41)分以及(13.21±1.21)min,常规护理服务组患者面部换药疼痛评分、面部换药时间分别是(5.36±1.45)分以及(17.24±1.21)min。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组患者2.50%(1/40),低于常规护理服务组的20.00%(8/40),P<0.05。

3 讨 论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烧伤通常是在患者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事故。烧伤患者不分男女老少,容易造成功能障碍、外观器官缺陷、畸形等,都会对烧伤患者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认识到心理因素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3-4]。因此,护士不仅要具备熟练的护理技能和操作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和人文知识,以适应和满足临床工作的要求。在护理上,把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贯彻整体护理理念,关爱人,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尽快康复。从根本上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护理质量[5-10]。

本研究中,选择我校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面部伤换药学生,随机分为常规护理服务组与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组,各40例。常规护理服务组给予普通护理,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组给予人文关怀。结果显示,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组比常规护理服务组满意度更高,P<0.05。护理前,两组血浆内皮素1、S100β蛋白、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组血浆内皮素1、S100β蛋白、SAS评分、SDS评分的改善幅度较常规护理服务组更大,P<0.05。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组面部换药疼痛评分、面部换药时间均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

综上所述,对面部伤换药学生实施人文关怀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服务组换药关怀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的护理要点分析
健康教育在面神经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研究
ICU高龄患者骨折术后谵妄的护理分析与研究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