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庆:敢唱“对台戏”

2020-11-23 01:48陈运军
雷锋 2020年11期
关键词:信教礼堂讲堂

陈运军

“我就是要把群众从教堂吸引到礼堂!”这是10月10日上午,在浙江省平阳县文明实践中心该县麻步镇显桥村69岁的村民王大庆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王大庆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当地村民,但可不是一般群众,曾在村干部的位置上一干就是20多年,先后任显桥村一届村主任、三届村支书。不仅如此,他心灵手巧、能说会唱,对三句半、快板书等本土曲艺十分擅长,还爱好绘画、雕刻,写有一手好字,是平阳县乃至温州市赫赫有名的“百姓名嘴”、浙江省“最美文化礼堂人”,曾受到中宣部黄坤明部长的“点赞”呢!

“我们显桥村曾是个宗教问题‘突出村,全村1080人中信天主、基督两教的信徒最多时达到187人。”王大庆告诉记者,当时,村里没有文化场所,许多村民平时就到基督教堂以及教堂正对面不过10多米的林泗侯王庙聚集活动。长期以来,由于村里信教群众较多,信教和不信教群众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导致村里各项事业停滞不前。

2013年,浙江省把建设一千个农村文化礼堂列入当年政府十件实事之一。王大庆得知消息后十分兴奋,当晚召集了70余名村民开代表大会,统一了建设意见,并带头捐出2.3万元,村民们热情高涨,半个月就筹集到102万元。2013年12月,在基督教堂对面建起了村文化礼堂。

礼堂建好后,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村民打快板、弹渔鼓、跑旱船、唱村歌,常常热闹得像过节一样。村民从不理解到支持,现在全村大事小事红白喜事,包括大学生上学、老人做寿都集中到文化礼堂里,这里真正成为了村民的精神家园和活动场所。

2018年,王大庆更忙了,开办了“大庆讲堂”,并组建村民宣讲志愿队,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两山”理论,以及党的宗教政策、最新的惠民政策等内容,创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三句半等乡土曲艺,每周用本地闽南方言进行宣讲演出,自2019年年初以来,“大庆讲堂”共举办讲座47场,参与群众达3300人次,深受村民的喜爱。该村王某曾是天主教负责人之一,其妻子患有抑郁症,村里的文明实践志愿者经过劝说,王某让其妻子参加文明实践活动后,王某妻子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性格变得开朗了,王某在妻子影响下也成了村实践站的常客;该村今年84岁、家中五代信教的温某某,现在每天都会坐着轮椅进礼堂和老伙计们唠嗑,他坦言“什么教我都听过,听来听去都是瞎吹胡侃、虚啦吧唧,还是大庆讲的道理生动、实在,看得见、摸得着”;该村76岁的曾某某,曾在老伴的影响下加入了基督教,老伴走后,他孤单一人,文化礼堂成为他日常的精神寄托和排遣场所,一天要去好几趟……经营文化礼堂,宣讲政策理论操心又忙碌,但王大慶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我就是要把群众从教堂吸引到礼堂!”

王大庆通过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政治上关爱群众百姓,感染了全村乃至周边乡镇的村民。水头镇胜利村温某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次温某到显桥村走访亲友,在他妹妹的带领下,到显桥文明实践站听了王大庆的宣讲,回去后就跟亲友说“有空多去显桥‘大庆讲堂听一听”。现在,“大庆讲堂”日益受广大群众喜爱,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该村蒋某某曾对宣讲持反对意见,后来听了王大庆通俗易懂的快板编唱“孝老爱亲”节目后,要了光盘拿回家给儿女看。文化礼堂、“大庆讲堂”给显桥村的乡风民风带来了明显转变,夸赞党和政府好的人多了,烧香拜佛的人少了;关心村里事情的人多了,发牢骚讲怪话的人少了;读书看报的人多了,打牌搓麻将的人少了;邻里互帮互助的多了,争争吵吵的少了。

礼堂人声鼎沸;教堂门可罗雀。全村信众由原先的187人缩减到现在的20人。看到这些,王大庆心里别提有多甜了。

一位领导同志来这里参观后,赞叹地说:“王大庆敢唱对台戏,唱好对台戏!”

猜你喜欢
信教礼堂讲堂
红领巾,好榜样!
学校教育支持系统视角下信教大学生的理性回归
“因病信教”:中国农民的宗教心理及其发展
普通礼堂建声环境的技术改造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服从
一声雷响
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
DV校园 数彩讲堂
DV校园 数彩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