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雷锋这杆旗帜,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2020-11-23 01:48陶克
雷锋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学雷锋雷锋志愿

陶克

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年过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得如何?中国大地的学雷锋活动出现了哪些变化?我認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雷锋的精神内涵更加丰富了。2019年10月27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广泛开展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们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作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2019年11月12日,在抚顺召开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黄坤明部长明确指出,学雷锋是魂、志愿服务是体,雷锋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思想内涵,志愿服务是学雷锋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因此,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是魂与体的统一,具体表述为“学雷锋志愿服务”。中宣部强调通过学雷锋推进和引领志愿服务,既阐明了学雷锋的内容,又说明了志愿服务活动的中国特色,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理论。

第二,雷锋的形象更常见了。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到全国出差。无论是到河南、山东这些东中部地区,还是到云南、青海这些偏远地方,我都发现雷锋的形象更多了。在机场车站,在社区街道,在银行商店,在旅游景点,到处都可以看到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雷锋就像爱心天使一样随时出现在我的身边。雷锋形象的丰富化,雷锋作为好人的符号化,其实是我们坚持优秀文化的一种自信和传承的自觉。

第三,一批雷锋学院相继诞生。在纪念习总书记“9·28”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中国第一所由地方党委和政府开办的雷锋学院在抚顺揭牌开班,“雷锋学院”四个红色大字在高耸入云的学院大楼上熠熠生辉。此外,湖南雷锋干部学院在雷锋故乡即将落成。宁波城铁集团雷锋学院由原党校合并而成。今天是培训学院,明天就能建成学科,人类道德文明的雷锋学科终将由中国人民创建而成。

第四,中国志愿服务的方向更加精准了。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中提出,希望他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这也是2013年给郭明义志愿服务团队回信中曾提过的要求。时隔7年,习近平总书记又作同样的指示,充分说明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志愿服务是以雷锋为榜样,举着雷锋这杆旗帜,续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第五,生活中的“活雷锋”更多了。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首当其冲。在全民战“疫”中,中国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展示了蓬勃的活力。医疗救护、民生保障、快递物流,到处有学雷锋志愿者的身影。全球战“疫”中,中国为200多个国家献出大爱,捐出1515亿只口罩,全世界人均2.5只。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反华势力,妄图“甩锅”中国,国内一些所谓“公知”“名家”抹黑全国人民抗疫,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一批“90后”“00后”奋勇反击,使我们倍感当年周恩来总理对雷锋精神的概括——“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是多么鲜明而具有永恒意义。雷锋之爱不是“上帝之爱”的爱,是“爱憎分明”的爱。目前,我们所处的环境和雷锋的时代有着相似之处。那时候,一方面国内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蒋介石叫嚣要反攻大陆;另一方面,“老大哥”对我国全面“卡脖子”。当前,我们内有新冠肺炎疫情反弹的潜在威胁,外有美国霸权的“围攻”。爱是中国的人的本能;憎,对一切非正义的东西进行斗争,也是中国人民的本能。我们敢于且善于与一切抵毁伤害我们主权、价值观和利益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人要有底线,做事要有立场”,成了年轻人在抗疫中的“口头禅”,这也说明了雷锋精神这种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永恒的,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价值观的较量没有过时,有了雷锋精神就能保证我们的江山社稷永不变色。

以上是近年来全国范围可见的学雷锋活动的一些新变化。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雷锋纪念馆的这几年来,全国彻底改变了学雷锋“三月里来四月走”的现象,学雷锋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一种习惯。

那么,如何推进新时代学雷锋事业呢?更进一步讲,到2023年,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对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这样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围绕“后疫情时代”的社会背景,我们怎么谋篇布局,怎么推进新时代的学雷锋事业? 我认为要分宏观层面和具体层面。

宏观层面就是要三抓:抓信仰、抓民生、抓关键群体。

抓信仰,就是在传承传播雷锋精神中,紧紧抓住“人为什么活着、怎么做人”这个决定人生未来和命运的基础话题,这个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利用各种方式、各种榜样人物向大众讲清楚,让大众看明白、记心里。

抓民生,就是学雷锋活动要紧紧围绕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大力开展志愿活动,把温暖送到群众心里,像全民抗疫中的社区志愿者一样,成为最可爱的人,让人民群众切身体会“谁学雷锋谁受益,越学雷锋越幸福”。

抓关键群体。一是党员领导干部;二是社区工作者;三是在校学生。

除此之外,学雷锋要搭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这一趟“文明快车”。从明年开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在全国所有区县推广,形成“县中心、镇有所、村有站”的三级组织架构。每个区、县书记要挑三付重担:书记、中心主任、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长。而各乡镇、村“一把手”也要同时挑上重担,各局委的“一把手”也要担任本行业学雷锋志愿服务分队长。这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权建设的体制创新,使学雷锋志愿服务有了制度保证,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探索。要做大雷锋事业,必须要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工作开展。

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要进一步创建雷锋学校。雷锋杂志社、中国教师杂志社将在国家教育部和中华慈善总会雷锋专项基金支持下,继续与中国关工委、中国老促会同心协力,在原本100所雷锋学校的基础上,经过三五年努力,再创办100所雷锋学校。在建国100周年时,我们甚至要在全国近3000个区县每个区县都创办一所。

第二,要竖立更多的雷锋塑像。把英雄的形象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牢牢地镌刻在人们心中。

第三,要创建更多的雷锋纪念馆。全国上下的雷锋纪念馆大大小小也有几十个,我们认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要支持抚顺雷锋纪念馆和湖南雷锋纪念馆到全国各地建设流动展馆。最近,抚顺雷锋纪念馆帮助雷锋杂志社内蒙古工作部开办的“草原雷锋巡展大篷车”,就是一个尝试。如果更多的企业、机关、学校都有学雷锋的展馆,把雷锋和雷锋的传承及身边的雷锋请进馆内,对各地的道德文明建设将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第四,要深入研究雷锋文化。从2012年开始,中央开始支持创办雷锋精神研究会。目前全国只有辽宁、湖南、贵州、甘肃几个地方有研究会。因此,从国家层面成立雷锋精神研究会,设立雷锋文化研究院,非常有必要。通过这种方式,发动和团结各界的力量开展研究,使雷锋精神研究上台阶、开新局。要回顾雷锋成长历史,追问一些理论问题。比如,新中国为什么出了雷锋、老一辈革命家对雷锋题词的意义、雷锋精神的背景及其时代意义等。

第五,要出几本大书。一是中国学雷锋活动史;二是学雷锋口述史。趁着雷锋的学友、战友、工友、辅导过的学生都还健在,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建立保持下来,既是对历史的抢救,也是研究雷锋的生动材料。三是阐述共和国创始人为雷锋题词的背景及含义的图书。四是各年龄段学生的学雷锋读本。

第六,要组织经常性的学雷锋评选活动。激励做好事、参与志愿服务的“雷锋人”。通过这个方式端正社会价值导向,促进新时代雷锋传人层出不穷。

猜你喜欢
学雷锋雷锋志愿
The Price of Beauty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学雷锋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志愿小队出动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
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