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中的智慧与力量

2020-11-23 01:48肖宇
雷锋 2020年11期
关键词:代代传题词学雷锋

肖宇

雷锋,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士,没有上过战场,没做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毛泽东当年为什么给他题词呢、全国人民为什么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代代传承、始终坚持学雷锋呢?最根本的就是雷锋精神中蕴含着真善美和智慧与力量,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需求。

雷锋精神的本质是什么?

1963年,毛泽东主席在给雷锋题词时,对秘书林克说,要“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1965年他给庐山疗养院护士钟学坤题词“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告诉我们,学雷锋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12年,中办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强调大力弘扬雷锋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业精神。

2013年,習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这是我们今天理解雷锋精神的重要遵循。

从毛泽东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到习近平强调“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这就是中国学雷锋的大逻辑,即代代传承,永续发展,与时俱进。

今天的雷锋精神,是以雷锋个人的精神品格为核心的,包括无数后继者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融入的精神财富,雷锋精神是不断发展的,雷锋精神也是与时俱进的。

雷锋精神根植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体现全人类关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但本质特征是共产主义道德,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其精神支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雷锋精神的力量在哪里?

雷锋精神的光辉闪现在每个践行者的身上,但是雷锋精神的磅礴力量最终不是依靠哪个个体独自展现出来的,而是通过千千万万个“雷锋”集体呈现出来的。

毛泽东给雷锋题词时,新中国刚刚经过社会主义过渡阶段,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需要克服“大跃进”“反右派”“反右倾”等运动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战胜三年自然灾害,这个时候全国人民学雷锋,“公而忘私,奋不顾身”地建设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时代的呼唤。

今天,我们处于新的历史方位,肩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需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以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坚持“两个维护”,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中书写新篇章。

雷锋精神的智慧是什么?

毛泽东说,雷锋是懂得一点哲学的。雷锋精神蕴含的哲学意蕴和人生智慧,不仅体现在雷锋的日记里,更反映在他一生追求、选择、奋斗的具体实践中。雷锋用他生动的实践,给了当代中国人关于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儿特别是关于生命意义的深刻启迪。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很多智慧。

比如,关于生命观。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人的一生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当祖国和人民处于最危急的关头,我挺身而出,不怕牺牲,身为人民死,死为人民死!”为何而生,为何而死?我们的生命意义何在?雷锋精神给了我们以深刻启迪。

比如,关于幸福观。雷锋一生始终把追求精神价值放在首位,他说:“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才是最幸福的。”“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自己辛苦点,多为人民做点好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雷锋因此而快乐、充实和幸福。这值得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追求。

比如,关于工作观。就要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自己做的一颗螺丝钉,而心里想的是国家建设的“大机器”,能够认识到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同样的工作使命感不同,工作的动力和热情自然不同。

比如,关于学习观。雷锋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他用最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行!”雷锋学“毛选”、读原著、悟原理,活学活用,在学习中为自己树立标杆,读《伟大的方志敏同志》《董存瑞的故事》《白求恩》《磊落光明的向秀丽》,主动向养猪模范冯健等典型学习,用榜样鞭策自己、认识自己、超越自己,还研究学习公式“问题—学习—实践—总结”,从而建立自己的科学思维模式。

除此之外,雷锋精神中关于得失、苦乐、荣辱等,都值得我们今天汲取借鉴。

猜你喜欢
代代传题词学雷锋
红船
爷爷带我看红船
学雷锋
首页题词
瑞金四中开展“雷锋精神代代传”主题演讲比赛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
题词(一)
题词(二)
题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