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故事:与这世界温暖相拥

2020-11-23 02:04席云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陈果基站夫妇

席云

人生海海,我们在其中沉沉浮浮,有高峰,也有低谷。

我们身处低谷时,孤独、迷惘、无助,眼看就要被绝望所吞噬。这时,如果有人伸过来一双手,送来一点光,就会将我们从深渊中解救出来。而这双手,这束光,在时光里沉淀得越久,就越觉得滚烫,越觉得铭心刻骨。

这一次,我们的故事课要讲述几个温暖的故事。《小王子》里这样说:“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用善良接力善良,用温暖回报温暖,应该就是所有世间美好发生的意义。

抗癌厨房

十七年前,在江西省肿瘤医院旁,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支起了一个油条摊。

在一个与平常无异的清晨,他们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对夫妻带着孩子走到他们的摊位前,小心翼翼地问能不能借他们的厨房炒个菜。原来孩子生了重病,而孩子此刻就想吃一口妈妈做的饭,万佐成夫妇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那一天,孩子心满意足地吃到了妈妈亲手做的饭,而在医院外有一个地方能够借锅炒菜的消息很快就被传回了医院。在这个医院里,大部分的病人都是患肿瘤的病人。因为看病用去太多的钱,这些癌症患者总是想在其他方面能节省一些。而能够在住院期间吃到家里熟悉的味道,更是久不归家的一种切切思念。所以,更多的癌症病人和家属来找万佐成夫妇,想借用他们的厨房,万佐成夫妇爽快地答应了。开始他们坚决不收钱,但是水电以及煤气的费用非常大,病人家属实在过意不去,坚持要给老万夫妇钱,于是夫妇俩一合计,每个菜收五角。尽管这些年物价飞涨,万佐成夫妇也只把费用涨到一元钱。

治疗癌症已经花去太多的钱,外面的饭菜太贵,病人家属买不起,而在这里自己买菜做一顿饭,不仅能尝到家里味道,还能省下很多钱,这个厨房对他们来说,真正地解決了燃眉之急,于是这里被他们亲切地称为“抗癌厨房”。就这样,在这个肿瘤医院的小胡同里,万佐成夫妇把“一元抗癌厨房”坚持开了下去,一开就是17年。

现在,万佐成夫妇已经60多岁了,油条摊的收入对他们来说仅够维持生活,而为了做“一元抗癌厨房”自己赔进去太多太多。有人问老万,你到底图什么呢?老万夫妇却说:“有的病治不好,但让病人吃好,家属的遗憾就少一些。”简单朴实的一句话中,充满了无限的善良。

老万夫妇的善良到底帮助了多少人?没人知道,只知道每天中午从肿瘤医院奔涌而出的人络绎不绝,这条小胡同里买菜做饭的人们已经成为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这是最温暖的人间烟火。整整17年,这家厨房从未歇业,人流量最多的时候 每年有一万多人。这些人,在这里面对着世界上最残酷的疾病和分离,也共享着最平凡的温暖和善良。

去年,已经干不动的万佐成夫妇关闭了自己的油条摊,但是“一元抗癌厨房”还在继续开放。他们仍会每天坚持凌晨4点起床,给来做早餐的家属点上煤灶。原本吵闹喧嚷、每个人都恨不得快点走过的小胡同,原本愁云密布,阴沉冰冷的医院,却因为一个几平米的厨房,而变得柔和温暖起来。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那些看似很微小的善良,也会让饱尝过生活敲打的人,感到弥足珍贵。

素材运用方向:善良;人间烟火;平凡的温暖……

雪山基站

还记得那个在雪山上找信号上网课的女孩儿吗?18岁的藏族女孩斯朗巴珍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家住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波格村。波格村四周有雪山环绕,地势较低,网络信号很不稳定,可是疫情期间,网课的进度每天都在进行,这让她心急如焚。

无奈之下,斯朗巴珍只能每天爬上家附近的山顶,因为那里手机信号强,上网听老师讲课会流畅些。但山顶风很大,往往要把音量调到最大才能听到老师的声音。斯朗巴珍爬山上网课一趟就要4个多小时,这事儿让老师通过学校的新媒体平台发送到网上。

2020年2月23日,一条“雪山顶上找网上课”的短视频在各大网络平台转载,一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点击量达到上百万。网友们深深地被斯朗巴珍努力学习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在为她每天爬山上课而感到担忧。斯朗巴珍说:“虽然又冷又辛苦,但能和同学们一起听老师讲课的感觉太好了。”她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专注,让广大网友泪目。

就在短视频发布的当天,中国移动西藏公司昌都分公司网络部建设中心主管王兴也看到了这条视频,他随即将这个问题反馈到了公司,并连夜紧急组织人员和物资为斯朗巴珍解决上网课的问题。王兴他们一行17人,驱车从昌都市区到波格村。虽然只有八十公里的路,但由于连日降雪,山区的路泥泞打滑,走了近六个小时才赶到了斯朗巴珍的家里。经过现场查勘,王兴他们发现斯朗巴珍家四周被雪山环绕,基站信号被山体遮挡了,因此才出现了上网课时卡顿的现象。只有在斯朗巴珍家对面的山上做一个新的基站,开通4G,才能满足她上网课的需求。

新建一个基站的成本在20-30万元之间,后续的维护成本也很高,对于偏远地区来说,其通信收入或许连基站的电费都不够。为一个孩子上网课,专门架设一个基站,虽然不符合商业逻辑,但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温暖的决定。王兴说:“不能让信号成为孩子上网课的一个屏障,我想这是我们通信人的使命和担当,这不是用金钱可以来衡量的。”

因为通往山上的道路不通,车辆上不去,一百多公斤的光缆和基站设备手提肩扛搬到山上,2月27日,波格村的首台中国移动4G基站正式开通。斯朗巴珍在家里上网课的愿望实现了,这让她惊喜万分。斯朗巴珍终于可以足不出户参加学校的线上教学,且视频流畅、语音清晰,“一直信号满格,谢谢你们!”

素材运用方向:感谢有你;担当;因为你的努力……

家庭学堂

在川陕交界的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有一座海拔1400米的元顶山,山里的元顶小学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留守儿童之家”。在学校里有一对名叫陈果、张蓉的“70后”教师夫妇,20年来一边教书一边义务照料近千名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周末和节假日也不例外,他俩被学生们称为“果爸”和“张妈”。

20多年前,陈果高中毕业后,在巴中市城区一所小学代课,工资很低。为了生计,他改行开起了餐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1999年,陈果携妻张蓉回到村里,当时正是学生读书时间,几名学龄儿童却失学在家玩耍。经询问得知,这些孩子因父母在外务工,学校又离家远无人接送才没有上学。回村办学的想法于是在陈果的心里发了芽。

1999年秋天,一所家庭式學堂出现在元顶村。夫妻俩最初的设想是让学生能就近安心读书,后来,外村的孩子也来了,想在家里寄住,他们就腾出两间屋子免费供学生住。随着寄宿生越来越多,家庭学堂教学、生活条件已无法满足更多的学生学习和住宿。2005年,陈果夫妇转入公办元顶村小学代课,在学堂里就读的几十名学生也一同转入该校。

元顶小学在陈果夫妇到来后,开启了新的办学模式——全托式寄宿制。学校负责幼儿园至小学三年级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承担起本村及附近村留守儿童的全托管理。

“其实,我们最忙的是周末,除了一早就要起床给孩子们保障好日常的一日三餐和辅导作业外,还要给学生洗澡、洗衣服、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与家长通电话……一直要忙到深夜。”张蓉边洗衣服边说道。每到周末,她必须将所有学生的衣服和被子全部洗好,这样才能保证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有更多的时间给孩子们上课。张蓉笑着说,经常干这样的重体力活,她的身体也越来越强壮,原本瘦小的胳膊也练出了肌肉。

“其实,我们这里共全托了47名留守学生,来自附近10多个乡镇,家境都不是很好,有些还是单亲家庭,每个学生都有心酸的故事!”说到此处,正在为孩子们做午饭的陈果老师长叹了一口气,欲言又止,眼圈开始湿润……每到周末和节假日,陈果和张蓉都会想方设法给孩子们改善伙食,让这些常年不在父母身边的孩子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爱。陈果说,以前开餐馆练就的厨艺,这下又有了用武之地。

陈果说,从办家庭学堂到转正成为元顶村小学教师,他们收入一直不高,尽管如此,他们也没有收取过这些留守儿童的托管费。虽然过着清贫的生活,却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的坚守。

有了他们的精心照顾,这些大山深处留儿童们的成长不再单调和孤寂,先后有60多名学生成为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说实话,这么多年一路走来,我们也觉得很累!希望社会有更多力量来关心留守儿童们的成长……”这对“70后”夫妇沉默许久后道出了心里话。“但是,我们累了孩子们(会)争着(给我们)捶背,渴了争着端水给我们喝,每当这时我们所有的疲劳就一扫而光。”陈果说,从学校走出去的孩子,有的已经读完高中、大学,有的已经参加工作。“每逢节假日,他们就回来看望我们,叫一声‘果爸、张妈,这就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感觉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素材运用方向:这也是家;坚守;付出……

猜你喜欢
陈果基站夫妇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基于NETMAX的基站网络优化
夫妇自编曳步舞,快乐感染数百万人
暗恋疗愈系
广东宣布2020年将新建4.8万个5G基站
5G基站辐射对人体有害?
陈果和他的树
5G辐射比4G小
Wenzhou Woman’s Journey towards Grandmaster of Memory
邀请了多少对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