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20-11-24 19:20付廷宾
读与写 2020年5期
关键词:参与度效率新课改

付廷宾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关寨镇第一中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纵观新课改实行的这些年,各地初中的语文教学大体上都有了一些形式上的改变,初中时期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十分重要的阶段,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都要重视初中语文教学的与时俱进。解决问题的首要任务是认识问题,坦率地说,现阶段初中教学仍有着很多的不足,教师只顾眼前不顾长远让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仅仅是空口白话,本文在探究高效课堂构建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深刻总结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此给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1.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1 教学理念的滞后。初中语文一直是各个科目中最不受重视的科目,相较于数学和英语,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上花费的时间也是很少的。现在很多初中的教师,为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对于课程的内容、形式都做出了一定的改变,但是究其根本,在真正的教学理念上依旧无法紧跟时代的潮流,一些老师认为学语文就是对课文的简单讲述从而忽略了语文作为培养学生如何让做人的重要作用。部分老师仍陷在应试教育的泥沼中不能自拔,单纯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不重视课堂同学的参与度,对于课堂的安排也更重视对于应试技巧的教导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文章真正要带给学生的精神享受。

1.2 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初中语文的教学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在教学方式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改进,但究其根本在教学方式上还是体现出局限于课文教材的单一性特点。在研究调查后,我们不难发现初中语文教师很少进行课文的课外拓展,原因主要是:其一,在教材讲述方面教师课程安排较紧没有很多的时间带领学生拓展延伸;其二,部分教师认为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在一个较为低下的水平,认为课外的拓展是不必要的,这就导致了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同时也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单一的方式也使得内容本身很难有很大的革新和新颖的题材。

2.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方法

2.1 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一门好课,学生的参与度是至关重要的评判标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不容忽视的就是关注学生这一主体参与课堂时的心理状态,只有学生心理状态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是学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学习的课堂之中,只有学生投入课堂这样的课堂才不会变成一潭死水。引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就要求老师能够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了解哪些是学生在这个阶段感兴趣的东西,将这样的内容用在课堂的开始,选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感,精心设计内容。例如,在将诗歌辞赋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网络上的朗读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在讲述声音的魅力时,可以选取学生们关注的综艺节目,如《声临其境》让学生在综艺片段中体味声音的奇妙。有了学生高的参与度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课堂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这就让接下来的教学就变得高效起来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2 培养良好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师生关系间也有了新的要求,这个要求旨在让师生之间告别过往以老师为中心变为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发挥其主导作用。这种新的要求不止指向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师生间的交流,更多的是体现在课堂的活跃度,课堂问题提出率的提高。如何塑造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首先是在课堂进行时要能够运用更加民主,自然的方式,其次是要注重群体交流和个人沟通。除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也是老师需要引导建立的方面,老师应有维护学生间友好互助关系的意识,树立群体的共同目标,让学生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收获认同感和温暖,还要注重培养一个有竞争的班集体,一定程度的竞争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和学习动机。以上种种体现在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上,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的气氛得以活跃,学生参与度的提高自然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有了学生间合适的学习氛围,在竞争中进步,让学生有了更为明晰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为得到好的结果而在课堂上更加认真。

3.结束语

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激发学生兴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转变教师角色,引导学生互相帮助,这样的才能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达到一个完美的状态,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参与度效率新课改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鼓励自主安全活动 提升员工参与度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跟踪导练(一)2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