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2020-11-24 19:20罗明都
读与写 2020年5期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生传统

罗明都

(重庆市彭水县走马乡中心校金山村小 重庆 彭水 409609)

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重大,通过合理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深刻感悟到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魅力。小学语文教材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具备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蕴含着浓厚传统文化底蕴。

1.创建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传统文化内涵,教学过程中需要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传统文化因子,适当的引导小学生求善、求真、求美。教师在教学前需要将语文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引语和课文注释的方式入手,充分的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教室可以在教学前以故事情节的方式作为引导教学,帮助小学生全面了解语文教材中文化内涵内容。应根据语文教学内容主题为切入点,使小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美德。教师在课堂上以课文的词和句入手,同时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相关文化背景内容,为了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视频以及图片方式,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传统文化兴趣。

2.采用经典诵读的方式,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教师采用经典诵读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精髓。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音韵,适合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加深学生记忆,在学习语文知识内容时,体会到传统文化具备的美感。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传承悠久,为了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采用层次化、有计划的方式,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时需要掌握小学生们的接受程度以及知识层次,以先简单后复杂的方式,合理安排班级学生开展经典诵读内容。例如,在开展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开展《弟子规》、《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孝经》等[1];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开展宋词、歌赋、元曲以及稍长唐诗等。在课堂上安排教学内容时,一周可安排一节和两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反复的进行朗读,熟读成诵。学生们在诵读过程中能够全面感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帮助学生达到“熟能生巧,巧能生花”。

3.以古诗词为切入点,融入传统文化内涵

古诗词作为传承传统文化媒介,给学生们讲解古诗文时,可以培养小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同时陶冶情操。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词时,需要帮助学生们了解“安史之乱”背景,同时了解当时人民的苦难,从而能体会到唐王朝在收付根据地以后,杜甫欣喜若狂的心情。再例如,教师在给学生们讲解宋代诗人王安石《梅花》时,需要帮助学生们了解王安石政治上主张受挫后所写,古诗词当中通过借助梅花在严寒当中怒放,凸显高洁优良品格,从而表达诗人孤芳自赏、不畏强权情怀。古诗词具备了精致凝练特点,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反复吟诵和朗读的方式,使学生们能够真切的体味到诗美、诗意、诗情。

古诗词旋律婉转、音韵铿锵、心旷神怡并具备悦耳动听特征,同时古诗词具备繁复多样意境。辛弃疾、苏轼、李白诗词具备粗犷、雄伟以及奇特等形象特征,给人更多的精神力量。李清照和王维诗词诗词内容具备优雅和抒发柔美等感性形象,使学生精神愉悦。在开展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时代背景和古诗词意境进行有效结合,充分展现出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领会和认识古诗词作品具备的魅力[2]。

4.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做好传统文化渗透工作

为了做好渗透传统文化工作,需要教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我国优秀传统节日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通过应用传统节日的方式,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结合。例如,端午节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查找与端午节日有关信息内容。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演讲、画黑板报、布置作文、整理资料、故事等方式,加强学生们之间沟通交流。教师利用传统节日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进行实践、探究,帮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需要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做好传统文化传承工作。通过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实际解决在学习过程种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有效的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通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更多的道德高尚、品质优秀的小学生。

猜你喜欢
古诗词小学生传统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我是小学生
清明节的传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