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0-11-24 19:20郑晓娟王庆权
读与写 2020年5期
关键词:版块童话读书

郑晓娟 王庆权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二道沟中心学校 吉林 长春 1300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指出语文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那么,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谈一谈我的肤浅认识。

语文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拓宽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好胜心迫切,兴趣广泛,想像力丰富的特点,精心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1.平时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作业设计评比活动

由学生来设计作业,他就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设计作业时能积极动脑思考,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例如,配合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我设计了一节“作业设计评比”的活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①教师参加设计评比,带头作示范性设计。②学生个人自行设计1-3题,然后分小组选出代表作。③全班评议各组的代表作(从内容、题型、设计的艺术性等方面评议)。④学生自行评议作品作解答。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设计出新颖、有趣的作业题。

有一个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作答。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选出你认为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项,画“V”

A.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多到鱼和水各占一半的程度。

B.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但并不是鱼和水各占一半。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

(2)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话?

(3)用“”画出本段的个比喻句。

(4)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对于语文的理解和掌握,拓展知识,培养思维的连续性和创造性都起了很大作用,并且学生的兴趣高涨。

2.特定的教学内容,活动形式多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是《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中外经典童话。为了让孩子们对阅读产生兴趣,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在读书之前,我组织了导读活动,对一些重要的读书方法进行指导。读书过程中,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所有孩子都参与进来。

2.1 出黑板报。把读同一本书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每周一个小组设计一期黑板报,每月进行一次评比。这样不但能创造读书的氛围,还使孩子们在设计黑板报的过程中,对所读内容有所选择和提炼,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2.2 组织读书交流汇报会。班级定期举行读书交流汇报会,在进行读书汇报交流时,学生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或朗诵、或表演、或竞赛等等。这样做更加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丰富了语言的积累,内化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促进了语文素养的提升。

2.3 创编童话。通过阅读中外经典童话,学生们对童话有了认识和了解,尝试让他们来创编童话。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然后评选出“大家最喜欢的童话”。相信在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写作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3.阶段总结,活动提升

3.1 从三年级开始,每学完一个版块,我都会组织一节以“版块知识大挑战”为内容的活动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设计安排是:以小组为单位,①结合版块内容,为本版块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因为部编版教材每一个版块都有一个主题,教学过程中老师肯定有所渗透,学生们在起名字的过程中,就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语言提炼与升华的过程。②我是小老师。由学生再现该版块的重点知识内容。包括字词、修辞、重点语段的理解。这就是知识的总结与归纳的过程。③版块链接。通过搜集整理资料,拓展该版块的相关知识,互相交流,拓宽知识面。

3.2 期末复习时,改变以往的机械地抄写,枯燥的讲解。设计“‘词语宫’争夺战”、“画知识树”、“我是阅读小达人”等活动,以竞赛、表演、演讲等形式展开,学生兴趣浓,不仅巩固了词语,而且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语文实践活动把语文知识应用于学生的实践之.中,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掌握知识,锻炼意志,增长才干,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版块童话读书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