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0-11-24 20:42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学校
甘肃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口算正确率生活

○ 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学校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口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好口算,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口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加强口算训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首先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口算产生了兴趣,才会在课堂上全身心地参与进来。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为此,可以通过一些做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开展口算大比拼活动,由教师做裁判,学生分为两组进行比赛。教师快速地念出题目,两组学生进行抢答,哪组回答正确就得分,赢了会有小礼物;又如,举办“卡片找朋友”活动,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套二十以内的数字卡片,然后出示计算题,“3+6=?”看他的朋友是谁?找到朋友的学生便获胜。通过这些游戏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二、掌握运算规律,提高口算速度

数学本就是一门规律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授学生加减乘除法时,可以创设一些游戏场景,通过编儿歌、顺口溜的方法来强化学生的口算能力,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还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教授10以内的加法时,可以带领学生齐读顺口溜:“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而在教授10以内的减法时,可以带领学生背诵口诀:“减九加一,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减四加六,减三加七,减二加八”。此外,还可以通过运用定律较快总结出结果,这样不管是在平时的作业中还是考试中都能较快地完成。比如,在遇到数学题“26×15”时,有的学生就能运用规律很快地算出结果,即“(26×10)+(26×5)”。其实,在很多计算中,我们都是利用“凑整”的方法来计算的,从而减少原本复杂的计算过程。因而,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些有规律并且能经常用到的计算结果也是学好口算的一种捷径。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口算能力

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最终还是要应用到生活中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而口算教学也要立足生活实际,将其与生活紧密结合,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在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购物场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小月周末陪着爸爸去超市购物,假如小月的爸爸带了50块钱,想买三瓶醋,一瓶醋8块钱,请问小月的爸爸还能剩余多少钱?在提出这个问题后,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注意小月的爸爸总共有多少钱,每瓶多少钱,一共要买多少瓶的关键信息,做好认真审题后,再让学生应用连减法,进而得出“50-8-8-8=26元”。这样从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出发,能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建立具体形象的口算思维,使得口算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四、培养良好习惯,保证口算的正确率

很多学生在小学数学口算练习中常常出现错误,究其原因,多半是因为粗心大意导致的,对此,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很多习惯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必须要通过长久的训练,才能逐渐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不足随时提出意见和建议,要让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算后检查”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消除错误,保证口算的正确率。

总之,口算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培养学生口算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脱离算法而达到脱口而出的境界,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反复练习,并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逐渐提高口算的能力。

猜你喜欢
口算正确率生活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