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联合厄贝沙坦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2020-11-24 12:15刘迎迎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消费导刊 2020年41期
关键词:葛根素贝沙坦蛋白尿

刘迎迎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患者最重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我国目前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属于微血管病变,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对肾脏的血管产生了损伤,导致了肾小球、肾小管功能的异常,而出现肾功能障碍。糖尿病肾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包括微量白蛋白尿以及显性蛋白尿,后期患者可出现高血压。其中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最早出现的表现, 也是目前对糖尿病肾病进展程度判断的良好指标, 近年来被视为预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1]。而如果能及时有效地治疗蛋白尿,可以对糖尿病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起到预防或延缓作用, 也是保肾的关键。我们通过应用厄贝沙坦、葛根素、前列地尔联合治疗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其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符合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及分期。70 例 2型糖尿病的空腹血糖水平为(6.4 ±1.65)mmol/ L,血压 120 ~ 150/70 ~ 90 mm H g, 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尿白蛋白排泄率为(30 ~ 300)mg/ 24 h , 除外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综合征、感染等急性并发症及心脏、肝脏及其他肾脏疾病。所有病例随机分和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其中男性17例,女18 例; 平均年龄 ( 50 .5 ±4.7 )岁;治疗组35 例 , 男 18 例 , 女 17例; 平均年龄 ( 50.2 ±5.1 )岁。两组患者的例数、年龄、性别、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资料对比

(二)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糖尿病饮食并且低蛋白饮食,应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血压控制在 130/ 80 mm Hg 以下, 空腹血糖≤7 . 0 mmol/L, 餐后 2 小时血糖 ≤11. 1 mmol/ L。对照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 400 mg 加生理盐水 250 ml静脉滴注治疗, 每日 1 次, 疗程 4 周;治疗组除用葛根素治疗外, 加用前列地尔 20 μg 加入生理盐水 200 ml 静脉滴注,且口服厄贝沙坦150 mg , 均每日 1 次, 疗程 4 周。

(三)观察方法

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前及用药治疗 4 周后, 分别测量 24 小时尿白蛋白定量(UNER)、尿素(BUN)及血肌酐(Scr)氮水平。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四)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各组均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组内比较均采用 t检验,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的24 h 尿白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均较治疗前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组间比较: 治疗组24 h 尿白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5)。(见表2)

(二)药物不良反应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生化指标等,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表2 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24 h 尿白蛋白定量、血肌酐、 尿素氮变化情况

三、讨论

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的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研究发现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进行干预治疗能逆转、阻止或延缓肾病的进展。葛根素是提取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获得的提取物, 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异黄酮,属于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能扩张肾微动脉,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并能导致血浆内皮素、肾素及血管紧张素Ⅱ活性水平下降,促进前列腺素 E 合成,直接间接起到改善肾脏微循环的作用。且能降低血液粘滞度,降低血栓素 A2 的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活血化瘀,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另外葛根素对快速及缓慢的非酶糖基化反应均有较长时间的抑制作用,可能作为一种蛋白非酶性糖化抑制剂而起作用, 从而阻止糖尿病肾病发展,还可以抑制氧化应激,起到保肾作用。

厄贝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其相应受体的结合,抑制缓激肽降解、醛固酮的产生及扩张肾小球入球动脉与出球动脉的作用,其中扩张出球动脉的作用强于扩张入球动脉的作用,从而达到降低肾小球内压的目的,从而减轻肾小球内的高压力导致的高滤过作用,减少蛋白尿,减轻对肾小球滤过膜损害,保护肾小球。厄贝沙坦还能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巨噬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的过度增生,降低肾间质纤维化;抑制肾脏炎性细胞产生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减轻肾脏细胞肥大、增生以及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改善滤过膜负电荷分布,缩小肾小球滤过膜孔径的大小,减少蛋白尿对肾小球的损伤。除此之外还具有抗脂质氧化作用,与其增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有关。

前列地尔的主要成分前列腺素 E1是一种血管活性物质, 通过其特有的脂微球的包裹,进入机体后高浓度聚集在肾小球,靶向性选择作用于痉挛或病变血管,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同时通过抑制血栓素 A2 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 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其减低血液粘滞度,起到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改善血流动力学;并可抑制炎症细胞浸润以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降低肾脏炎症反应;还可剌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有一定的直接溶栓作用 。 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 在扩张肾脏出球小动脉, 降低肾小球内压方面有协同作用。减轻肾小球的高压力、高灌注、高滤过“三高”状态,从而减少蛋白尿达到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

本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联合应用葛根合厄贝沙坦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发挥他们直接间接改善肾脏微循环,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血栓形成,抑制非酶糖基化反应和氧化应激作用;通过减轻肾小球内的高压力、高滤过,减轻对肾小球滤过膜损害;抑制系膜细胞等各种细胞增生,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减轻肾脏细胞肥大、增生以及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改善滤过膜负电荷分布,减少蛋白尿对肾小球的损伤;抗脂质氧化等综合作用,达到降低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肌酐、延缓肾功能恶化的功效,且比单用葛根素效果要好,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葛根素贝沙坦蛋白尿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葛根素对高糖诱导HUVE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葛根素生物黏附微球的制备及评价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