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11-24 19:20陈洲雄
读与写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数形图形

陈洲雄

(广西岑溪市岑城镇龙灯小学 广西 岑溪 543200)

数形结合是指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和数学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借助图形与数据、数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帮助学习者或思考者解决数学问题,或降低知识理解难度,提高学习与问题解决的效率[1]。所以,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数形结合思维、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农村小学在教学资源上往往比较匮乏,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也比较低,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性质,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农村小学数学课程特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探讨数形结合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1.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农村小学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其思维能力较低,导致在理解数学知识时存在较大的障碍,尤其是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在此情况下,若教师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会让学生因为无法理解数学知识而感到迷茫,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给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带来影响。所以,教师可结合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实际情况,采取数形结合教学法,培养小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降低数学课程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二年级第六单元学习“厘米和米”的知识时,由于小学生是初次接触长度的单位,脑海里面对于这两个单位还没有什么概念意识,在理解时也会感觉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不能正确的理解和区分“1厘米”与“1米”?有多长,哪一个单位更大以及这两个单位间的相互关系。这时,教师可采取数形结合教学法,在黑板上分别画出一条“1厘米”的线段和一条“1米”的线段,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单位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在大脑里面建立起“1厘米”与“1米”形象记忆,从而解决学生无法分清这两个单位大小关系的问题。此外,教师也可使用一根1米的直尺,课堂上让学生观看直尺上的刻度,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这两个单位的概念,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

2.数形结合在教学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合适的知识框架

对于长期置身于教育前线的数学教师来说,他们都非常清楚“数学知识一环扣一环”的规律,这也是许多小学生在低年级时数学成绩较差,在上了高年级后也很难提升数学成绩的重要原因。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设置中,都是按照从基础到高层、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编入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漏掉其中的任何一点,否则都会给其后期的数学知识学习造成阻碍[2]。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的方式,让学生将所有的知识内容融入到框架中,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提高其学习效率。而数形结合思想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知识框架,还能促进其夯实知识框架,清楚地掌握其中的各个知识点。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设置中,1~6年级都设有“统计”的知识,其学习难度也从简单的统计知识逐渐向高层次的统计概念、统计方法发展,为了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和理解统计的概念、方法,教师可从小学一年级的统计知识教学时开始,有意识地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建立与“统计”相关的知识框架,强化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掌握。一年级上册学习“统计”时,教师引导用表格、图形来统计自己换了多少颗牙、班里同学的年龄;二年级学习“统计”知识时,也引导学生通过表格和图形来统计班里同学的身高、动物园中各种动物的数量等……直到六年级学习“统计”知识点时,也借助表格、图形等来统计硬币的正反面,理解统计更高层次的概念。通过表格、统计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统计知识衔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计知识体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夯实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小数数学课程中有大量的概念、公式、定律等需要学生记忆和背诵,但是,若学生在背诵这些知识点时,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含义与用途,不仅给他们的学习带来较大的负担,即使学生能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将这些知识点记下来,在实际应用时也不能灵活的使用[3]。所以,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将课堂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通过课堂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点,更需要帮助学生完全掌握这些知识点。而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知识理解与记忆的重要方式,将相关的知识点转换为图形形式,使得抽象的概念、公式得以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记忆这些知识点。

例如,在记忆各种规矩图形的面积公式时,若只让学生单纯地背诵“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的面积=底边×底边上的高,等等”,不仅很难记住、分清各个面积公式,更是很难将各个面积公式融入到具体的问题中。但是,若教师应用图形结合的思想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将这些公式分别放在对应的图形中,让学生通过记忆图形的方式来记忆这些面积公式,他们不仅能够很快记住,而且还能在实际问题中,根据不同的问题描述使用不同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也能防止他们混淆不同图形的面积公式。

4.数形结合的应用,提升学生的数学课程素养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有限的教学资源发挥到最大程度,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课程素养,为其后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形结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各个知识点,还能在潜移默化间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问题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考能力[4]。比如前文所说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统计”知识的学习,从一年级学习统计知识时,教师便开始引导学生用图形、线段等来表示相关的统计内容,六年级学习统计知识时,学生还会用到图形、线段这些工具,在这个长期、持续的教学与影响过程中,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会越来越深刻,在遇到其他数学问题时,也会尝试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理解记忆,其数学课程素养中的数学思维能力便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来说,由于学生能够应用的学习资源较少,大多数学生都不能通过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等设备来学习,导致他们的知识视野也比较狭窄,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显得比较吃力。而课堂教学成为农村小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方式,甚至是唯一途径,课堂教学质量对农村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而数形结合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效降低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难度,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知识框架,清楚、明确地理解和记忆各个抽象的知识点,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数形图形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的实践探索
分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