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2020-11-24 19:20吴苏娟
读与写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学老师观念图形

吴苏娟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五完全小学 湖南 宁远 425600)

引言

小学阶段的数学理论知识层层递进,同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逻辑性与复杂性,因此,专业的空间观念是学习数学专业知识的必备要素之一。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诸多的成熟因素尚不具备,因此小学数学老师需对其进行专业化的教学与指导,依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进行教学要求的针对性调整,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1.空间观念培养价值

“空间观念”一词是几何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涉及数学几何图形观察、想象、剖析等过程,其需要与周围的现实环境进行直接感知上的联系,因此成为小学阶段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环节,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学生将接受到的专业文化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状况进行有效的链接,通过感受实物的存在,丰富知识的学习体验,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认知。为确保空间观念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小学数学老师应及时进行教学质量的反思,详细制定教育教学培养计划,确保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2.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有效培养路径

2.1 开拓空间观念培养形式。与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不同,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为课程知识教学增添了现代性与技术性,将先进的数字媒体手段与严谨的小学数学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融合,在保障学生接触到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如:在教授学生接触《认识物体与图形》一课的知识内容时,数学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进行情景模拟[1],向同学们展示各图形的具体特征,在给予学生一定程度上的感官刺激后,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绘制图形模型,促使学生将书本上学习到了理论知识进行直观化物体的转变,培养学生正确的空间观念。

2.2 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空间观念培养。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在教授小学阶段学生了解基础性的数学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学生一定程度上的空间观念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学科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衔接。如: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图形的运动》一课的知识内容时,小学数学老师应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为使学生更加充分的了解图形的多种运动方式,老师可以借助教具进行辅助性教学,同时,加强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可挑选几名同学进行演示操作[2],方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图形运动的方式及路径,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合理的空间学习观念。

2.3 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小学阶段的数学理论知识具有逻辑性、科学性等特点,为确保小学阶段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全方面发展,小学数学老师应灵活调整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大胆想象,形成良好的思维管理观念。如:老师在教授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前,可以鼓励学生开动联想能力,想象生活中接触到的长方体及正方体实物,同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学生回答讲台上常出现的粉笔盒、有的学生回答到储物柜[3]、高楼大厦等。老师进行后期的知识点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肯定。

2.4 开展实践操作课程,合理培养空间观念。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针对传统教学形式存在的部分缺陷,小学数学老师应积极进行问题的解决与教学思路的创新,同时,注重知识传授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实现教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如:学生在充分了解《多边形的面积》相关的知识体系及内容构造后,小学数学老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鼓励学生动手绘制各种多边形的图形,并自主思考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以空间想象力,使用三角板自行拼组各种图形,发现图形之间的规律及特点,促使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发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

3.结语

作为基础性的学科,数学在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发展地位,是培养学生良好逻辑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为确保学生行为习惯以及思想意识的形成,小学数学老师应端正教学态度,明确自身所处的教学地位,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小学阶段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技能。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培养途径的多元化拓展,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思维意识纳入实际的教学内容之中,在保证基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老师观念图形
维生素的新观念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分图形
迟到
找图形
幽你一默
图形变变变
魔力数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