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具象化教学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2020-11-24 19:20
读与写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数学知识学科

杨 娟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大北街小学 四川 眉山 620000)

数学学科在教育领域内是基础学科,而在小学阶段其基础性和启蒙性更为明显。小学生的认知技能还未被很好地开发出来,因此,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均源自身边方方面面的生活实际。虽然数学就学科特点来说具有很浓重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但是在小学教育阶段,这些鲜明的学科特征都必须经过一定的转化才能被小学生接受。因此,笔者就提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具象化教学模式,并以此为题给大家剖析小学数学具象化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实施策略,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创新观点和教学感悟。

1.具象化教学的实施依据及实施意义

所谓的具象化是指在认知过程中用可视的、具体的、容易理解的实体承载现实生活中不可视的、不易理解的知识并以鲜活而直观的形象展示在学生们面前,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想象。具象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中应用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以及深远的意义。

从学生们的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属于未被充分开发的领域,他们对一切未知世界都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意愿,但是其思维的探究触角还十分稚嫩,理解能力还十分弱小,他们只能接受他们可以接受的熟悉事物并从中借助联想和想象来探索陌生的未知数学世界,而他们努力探究出来的东西也必须是他们认知中能够理解的东西,否则他们就会失去探究的意愿和兴趣。因此高深的抽象概念和严谨的逻辑思维都无法对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认知行为产生有效的影响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为什么要重视体验式教学和生活化教学的缘故。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可以推动学生们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绝不能采取超出学生们认知能力的强制措施,脱离了生活化和亲身感悟,学生们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和畏难情绪,无法实现在启蒙阶段激发学生们对学习学习的愉悦情感与探究兴趣的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初衷。

具象化教学的开展让新的数学知识有了实体依托,学生们可以亲眼看到、亲身感悟,从心理上就会产生对未知事物的认同度,从而让认知旅程变得更为顺畅。例如,提到分数,学生们在学习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概念,而如果教师把一个苹果等分成五份,让学生们体会每一份的生活实际含义就很简单。因为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并且亲身逐一比对,让学生们自己给这个分割苹果后的结果做个定义或者为每一等分的苹果分量给个名字的话,学生们自己也能体会出其中的含义并集思广益地提出正确的名称。这也就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小学数学知识需要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感悟、总结归纳,而不是教师强制地把概念塞进学生们的头脑中,因为即使学生们背的滚瓜烂熟,遇到新的问题他们也没有能力去解决。由此可见,具象化教学对小学数学知识的认知和应用技能的形成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2.小学数学具象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2.1 让实物承载数学概念。具象其实就是实体和形象化,是学生们可以亲眼得见、亲手触摸并亲身感悟的教学手段。例如,在小学低年级数的拓展和十以内数的加减等方面。我们都可以采用这种具象化的教学手段。糖果、树叶、花朵、水果等都可以用来计数,让学生们数一数树叶,让学生们用不同树量的树叶摆出自己喜欢的造型;用水果做加减法,做完后可以把水果按成绩的优劣获取不同数量的水果的奖赏。学几何图形的时候,谁家没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纸板或者实物?讨论长方形性质的时候数一数手中常见的长方形的边数、顶点数,讨论一下不同的边与边的关系等。小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可以把自己看到的、摸到的用数学专用的语言或者符号表达出来,而这些其实就是我们数学教材中想要学生们掌握的相关概念或者数学规律。如果单纯地凭借教师语言的表达和强制的大量训练,学生们也能掌握这些对他们的理解力和思维能力存在一定难度的专业知识,但是,要想让学生们一直保持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开发其探究意愿,用实物传递信息、通过学生们的自身发现和自我总结得来会更有实效。

2.2 赋予学生们更多的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数学学科具有浓郁的实践色彩,数学知识源自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数学教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教学要回归本源,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教学活动而自我推演、自我探究和自我感悟,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知识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痕。例如,学习统计表的时候,教师可以预留社会调查的任务,让学生们对自己家庭内部成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等做统计,也可以让学生们对周围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做统计,包括喜不喜欢跳广场舞,是否喜欢养宠物,是否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等。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让他们有更多的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也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可以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体会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感悟到数学学科的实用价值,从而提升其探究数学未知世界的决心和信心。

综上所述,数学是生活中的实用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具象实物和实践活动探究数学知识不仅富含生趣,而且通俗易懂,让他们能够轻松快乐地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所提出的要求,更是笔者努力奋进的目标。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数学知识学科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效果的几点做法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