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24 19:20赵洪玉
读与写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

赵洪玉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河网中心小学 江苏 涟水 223403)

对小学生而言,合作学习既能弥补相互之间的学习缺漏,又能填补学生之间孤独的内心。“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是孩子们交流与表达的一个平台,也是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得到锻炼机会,培养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将全班同学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组,并且各个小组为设置一个目标,是各小组成员为了既定目标而各自分工协作,共同努力,最终达成目标。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人人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每个人进行头脑风暴,根据自己的特点,为小组共同的结果而贡献一份力。

首先,人都是群居动物,自古以来,人类的活动就离不开合作,如狩猎,如耕作,只有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世界上找不到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也找不到相同的两个人,人与人之间有个体差异,唯有进行相互合作,合理分工,才能提高效率,进行创新。其次,数学是一门兼具抽象思维和缜密逻辑的学科,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学习基础:快速计算能力、良好的理解能力、准确抓住数与形的关系、进行画图等一系列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不可能兼备这些能力的,唯有进行小组合作,大家取长补短,才能扬长避短,夺得一座一座知识的高塔。最后,小学生大多耐心不足,遇到难题容易退缩,而数学又是一门相对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教师讲课,学生学着学着容易进入倦怠期,对数学失去兴趣。在课堂教学进引入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学生与同伴之间进行交流,容易激起他们的求胜心理,更愿意动脑思考,参与教学过程。另外,学生上课积极,课堂氛围好,教师的教学热情也将受到鼓舞,从而更加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快速成长。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为进一步推动新课改的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才能显著提高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2.1 合理分组,打牢小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最先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进行合理分组。学习小组的建立,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对全班同学进行摸底排查,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点在组建合作小组时,按学习成绩优、中、差,但是学习成绩不是唯一的指标,还需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能力特点进行调整,从而将一个班级组建成若干个最佳的“合作学习小组”。这样既能增进班级成员的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还能使同学们取长补短,相互监督,共同提高。

2.2 形成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小学生大多有争强好胜,不甘于人后的特点。教师在分完小组后,可以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公平竞争,发掘小组的群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如此一来,学生将更加积极地进行参与合作过程,为了小组共同的胜利成果而建言献策。此外,教师应该给胜利的小组进行一定的奖励,以突显胜利的珍贵。如,免做一次大扫除或免做一次家庭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与此同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适时引导,避免小组之间产生恶性竞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可贵,并以此为基础,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切不可过于注重形式而南辕北辙。

2.3 搞好组内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了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增加参与的积极性。首先,可以让学生们为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口号,增加趣味性,让他们有归属感。其次,可以由大家选出小组长,由组长进行管理,并督促大家一起在课后的时候学习,如,可以到组长家共同探讨学习,克服学生们一放学回家就放飞自我,不愿意预习,不想复习的惰性。最后,小组内成员可以自发组成一帮一互助小组,督促对方进行计算题的练习、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在组内进行一题多解的探讨。

3.结语

在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方法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了学生的集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习热情。“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倾听,学会补充,学会点评,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有效引导学生发问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示范应注意避免的四个问题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