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020-11-24 19:20苏淑琼
读与写 2020年5期
关键词:化学素养探究

苏淑琼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五中学 福建 德化 362500)

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有着密切、广泛联系的学科,因此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

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科课程,对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日常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夯实化学基础知识,同时要通过长期的习题训练来巩固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同时要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化学知识点,以使自己对各类知识点内在的联系及本质有清晰认知,而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创新思维,方能使学生在解答各类题目、解决实际问题时做到游刃有余。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化学综合素养和竞争力。

2.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摒弃以往教学中延续多年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主动性为主,真正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角色要向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变。经过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往重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现象,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沿用固有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听讲、被动吸收的地位,表现在学习中依然是等靠思想严重,缺乏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精神,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2.2 教学依然保留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新的教学模式的训练和培养,近年来伴随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有更多的初中化学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并开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但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时,由于缺乏创新教学的大环境,加之没有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使得教学依旧难以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具体措施

3.1 真正落实好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存在两个群体,即起启发和引导作用的教师和居于主导地位的学生,也就是说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只能起辅助作用,决定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在于学生自身,包括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等。所以,教师需充分认识到学生内因的重要性,真正落实好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要设法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探究如何有效防止铁制品生锈时,学生会思考并提出能不能用锯条上的烤蓝有效防止铁制品生锈、为什么人们在日常身体保健中服用的补血保健品有补铁功效、人体可以吸收铁元素的原理是什么?等等。教师通过启发学生提问题、想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2 密切师生间探究学习的交流互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持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包括问题的设计、提问、对学生回答的分析与指正等,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以往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从属和被动地位,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凝滞,限制其创新思维的养成。如,元素章节的教学中,围绕元素周期表的讲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隐含在周期表各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如在周期表中,每个周期内的元素都具备同样的电子层,处于每列元素最外层的电子会伴随周期数的增加呈现相应有序增加。通过与学生就相关知识点的交流,找到学生兴趣点之所在,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模式,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可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提升学生化学思维能力、激发其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潜力有着重要意义。需要教师明确并在教学活动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目标,以不断提高学生化学综合素养和初中化学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化学素养探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