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中地理知识培养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020-11-24 19:20吴应端
读与写 2020年5期
关键词:现象知识点过程

吴应端

(广西三江县独峒镇第一中学 广西 三江 545507)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称,地理学是一门主要研究地表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之间关系的学科,从地理相关的定义可以看出地理涉及的知识并不是完全抽象的,也有十分有趣的内容,自然现象可以让学生开拓眼见,了解日常生活中不能看到的知识,去了解社会环境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感悟。初中地理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特别是针对初一初二打基础的时期,大部分知识需要去勤思考,多理解。

1.农村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1.1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地理课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实用意义,学生由于缺乏学生的兴趣,往往容易错失学习地理基础知识,使得在往后高中学习阶段变得复杂,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综合学习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刻板,教师往往通过课本进行讲学,围绕课本进行知识的串讲,划出重点让学生重点记忆,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地理知识点就是要死记硬背的印象。划重点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反而使得教学效率降低了,学生也容易掉以轻心,认为不划线的内容不需要学,不需要记忆和理解,长期意外,学生对地理知识点往往比较生疏,一旦听不懂的时候就会觉得地理知识很枯燥,最终丧失学习的兴趣。从学生的反应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具有一定的问题,未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地理课堂的教学道具使用的过于少。地理是一门需要研究自然环境的科目,例如在学习地形地势相关的知识时,通过地理模型进行教学可以使得教学的内容更具有直观性,同时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枯燥的知识带来一些点缀,教学模具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使得学生的思想注意力更集中。不仅是地理模型,包括其他的教学仪器,教学道具,作为教学辅助材料,都可以运用到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道具的使用。例如,在学习地球的基本面貌,七大洋和四大板块时可以充分利用地球仪,投影仪等教学工具,结合地球仪,视频播放或投影,进行形象的串讲地表的组成,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利用标注直观的标出大洲的各面积,大致比较一下大洲的面积,让学生讨论交流,进行形象教学。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觉得模型不够方便,影响教课效率,索性放弃使用模具,这样反而使得教学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

2.如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地理知识教学

2.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地理知识不是孤立的知识点,也不是枯燥无味的考试答案。学习地理的过程中需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通过联系生活中的现象,用地理知识解释,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提出问题,带领学生去解答问题,和学生形成相互合作的关系,一起探究知识。古人以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的古代,人们总是秉承着错误的观念,如果不是有人类去思考,或许不会有人发现外太空,也不会发现新大陆,也不会有人发现地球是圆的[1]。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该教科目中的知识点,也应该让学生养成思考和探索的意识,没有思考和探索,人类就不会进步,教师需要告诉学生思考的意义,例如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一年365天?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学生一起探索,通过引出问题就可以切入主题给学生讲解恒星年和回归年的知识点。

2.2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讲解。地理知识点是可以活学活用的,通过总结归纳教学教案,找出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地理知识点解释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点的用途和作用。例如,在爬山的过程中,为什么爬得越高感觉越冷呢?甚至在海波很高的山上会觉得呼吸困难呢?这便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典型,也比较日常的经验,通过举例子可以发现其实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地理知识解释,了解这些地理知识可以帮助人更好的应对生活中的现象[2]。比如,年轮可以帮助在丛林中迷路的人找到方向,教师可以通过解释这些原理,将地理知识点形象化,场景化,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真理”其实都是有理可寻,有证可依的,通过积累越来越多的知识点,就会形成一张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学习和吸收。

2.3 学好地理知识可以帮助人更好的生活。只有积累丰富的知识,并将知识作用于生活,才能够更好的生活。例如,在山坡种植果树,不单单只是植树拔草,浇水灌溉那么简单,考虑到地形地势的特点,利用地形地势的优势将会使得种植更加容易[3]。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认识焚风和干热风,专业种植的人都知道这种风对农业具有一定的破坏力。通过了解可以发现,当气流越过山脉时,在迎风坡上冷却时,就会降温,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大部分水分就会在山前滴落,导致风过山头时,山地背风坡的气温高于迎风坡,因此,这两处种植的农产品可以就会结出不一样的果实。通过认识这种现象,了解知识,再通过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2.4 多运用实验进行教学。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实验的课程并不多,偶尔组织学生进行一两次并不影响整体的教学进度。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时,需要拟定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通过明确教学主题,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也带着目标进行[4]。其次,在分组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合理搭配,让学生之间优势互补,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求知的精神,这种精神即便不运用在应试考试中,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给人带来更多益处,学生需要明白知识对生活的作用,对生活的积极影响,通过实验分组探究,让学生回归到学习的主题,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3.结束语

地理课程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堂,结合生活实际中的现象可以让地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从应试的教学去启发学生去学习,同时也需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对刚打基础的初一,初二学生来说,更应该注重学习方式与学习的效率。教师通过结合生活实际,使得地理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让地理知识变成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现象,这样会使得地理学习的过程更加容易和轻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个人素养与专业知识能力。同时,教师通过结合不同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讲学,发挥个人魅力,通过与学生交流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以身作则,用良好的教学教风去教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对地理不再感到枯燥,对学习过程充满热情。

猜你喜欢
现象知识点过程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关于G20 的知识点
第四章光现象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