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课文留白 培养学生想象力

2020-11-24 20:42兰州市七里河区安西路小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小老虎老虎狐狸

○ 兰州市七里河区安西路小学

留白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尤其中国画中的山水画更是气韵生动,空灵无限,令人遐想万千,具有意境美。语文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教材里蕴含的留白也给教师提供了无数的教学契机,作为教师,应该挖掘文章中的留白,以它为契机,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捕捉思维碰撞的火花,感知文本背后的智慧。下面,笔者以《狐假虎威》为例,谈谈如何利用文本中的留白,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

一、找寻开头留白,合理想象

《狐假虎威》是根据《战国策·楚策》改写的,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语言生动有趣,寓意鲜明,特别是对狐狸和老虎的动作、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形象逼真。《狐假虎威》的开头简明扼要,只用3句话交代清楚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那么,老虎是如何逮住狐狸的?在这里可以利用老虎怎么寻找食物的留白进行想象。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一个个跃跃欲试:“老虎几天没吃饭了,非常饿,于是到树林里找吃的。”“老虎妈妈生病了,小老虎出来给妈妈找吃的,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于是东张西望。”“小老虎找啊找,可半天也没有看见一只小动物,好失望啊!”一个个稚嫩的回答,打开了学生想象的大门,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为什么是窜,而不是走或者跑?”笔者又利用这个留白点让学生们进行想象。“狐狸被大灰狼追赶,慌不择路一下子窜到了大老虎面前。”“狐狸发现前面树林里有一只小白兔,急急忙忙去追,没有看见大老虎。”多么真实的想法,学生们好像身临其境,思维始终处于一个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课文留白处找到了兴趣点。

二、巧用过程留白,激发想象

教师解读教材,一定要有深度,不能仅停滞于文字表面的知识点,一定要挖掘课文中的言而未尽之处,找出留白,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狐假虎威》一文狐狸骗老虎的过程写得妙趣横生,主要抓住了狐狸和老虎的神态、动作进行描写。为了深刻体会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笨,笔者利用其中的几处留白进行想象、扩展,深化人物形象。当狐狸被老虎抓住后,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吗?”根据这个表情,笔者顺势提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骨碌碌一转你能看出狐狸在想什么吗?学生们:“老虎太厉害了,不能硬来,只能智取。”“世界这么美好,我不能让老虎把我吃了,赶紧想办法呀!”“我这么聪明伶俐,不能让这只傻老虎把我吃了。”想象的大门被打开,学生们瞬间都变成了聪明可爱的小狐狸,把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准确地描绘出来,令人欣喜。利用狐狸表情的留白,学生们感受到了狐狸的狡猾、诡计多端。再抓住老虎动作的留白感受它的愚昧无知。“老虎被懵住了,松开了爪子。懵的意思是吓坏了,此时老虎的想法是什么,为什么松开了爪子?”经过上次的想象训练,学生们很快转换角色,把自己想成了老虎,答案令人耳目一新:“我不能吃这只狐狸,老天爷会怪罪我的!”“老天爷是掌管我们百兽之王的,我可不能得罪他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完全融入到了情景当中,想狐狸所想,思老虎之思,想象的翅膀完全打开,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课堂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

三、挖掘结尾留白,扩展想象

在语文教学中,文章的结尾往往意味无穷,教师要利用这难得的资源,设置悬念,扩展想象,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本文的结尾是老虎信以为真,受到了狐狸的欺骗,这告诉了学生们一个道理:不要依靠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如果课文到这里就结束了,总感觉意犹未尽,教师可根据故事情节创设一个留白:老虎现在受骗了,以后会不会知道真相?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会!”“那么谁来向老虎说明真相呢?”这时候的学生们情趣盎然,跃跃欲试:“小老虎垂头丧气地回了家,向妈妈讲述了这个事情,妈妈听后拍着小老虎的脑袋说傻孩子,我们是山中之王,小动物们害怕的是你,而不是狐狸。”小老虎一下子恍然大悟,咬牙切齿地说“下次再碰见这只狐狸,我一定吃了它。”还有的学生想象是狮子向老虎揭开真相的,有的想象是老虎哥哥向它说明情况的。看!学生们的想象力多么丰富。

总之,教材选用的都是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质兼美的文章,作为教者就要认真钻研,用心备课,善于从文章的开头、过程、结尾处挖掘留白,创造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深刻体会与感受文本的内涵,不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小老虎老虎狐狸
一只小老虎住在书里
躲描猫的大老虎
小老虎
离家出走的小老虎
小老虎
狐狸和猫
老虎变成猫
狐狸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