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2020-11-25 08:16
读与写 2020年14期
关键词:实效性心理健康院校

王 瑞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对中职教育而言,学生心理发展变化对其学习效率与实践能力提升具有极其重要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状况,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与信念,促使其建立自信心,积极参与课程学习与实践,整体提升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生心理健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家庭成长环境、校园氛围与学生性格等。中职院校与教师要重视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不断观察与发现学生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并结合不同学生性格特点制定具体引导教育方案,保护学生心灵健康发展,进而保证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1.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简析

1.1 缺乏足够自信心。在中职院校中,诸多学生在初中文化成绩不是很优秀,其文化成绩不足以进入普通高中学习,因此选择中职院校就读,他们内心认为自身能力与普高学生存在较大差距,使其丧失学习自信心。由于对中职院校错误认知与自卑心理影响,他们往往没有完整学习计划于职业规划,突显出其对未来工作就业的迷茫。

1.2 人际交往不和谐。在中职院校学习中,学生往往要与许多教师与同学联系。对于初步进入中职院校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家庭成长背景与学习环境影响,其思想与行为方式往往存在较大差异,使得中职学生间人际交往出现问题。在现实交往沟通中,每位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性格更加不稳定,当无法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良好沟通时会引起学生逆反心理。同时,学生家长对学生投入关注越来越少,诸多学生更乐于通过虚拟网络结识朋友,而在与同学、朋友与家人现实交往中,学生沟通方式充满自主性,容易引起误解与冲突。

2.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效对策

2.1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通过多样化引导方法与策略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要针对校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烦恼与问题制定有效教育策略,同时,要明确自身引导地位,在充分尊重学生情况下展开心理咨询,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带来的温暖,进而可以深层了解学生内心世界,搭建师生心灵交流的纽带。教师要注意的是自身心理教育素养的提升,以正确价值体系与科学的心理游戏帮助学生发现并改善自身心理问题,使其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当学生内心开始接纳教师心理疏导时,才能够充分发挥心理教育作用,规范其正确价值观念与体系。

2.2 组织多样化心理教育活动。除了日常课程学习与实践外,教师要切实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并合理利用中职院校自身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具有心理教育意义课外趣味活动,在放松他们平时紧张的学习状态同时也开阔了学生视野。在具体活动中,教师要能够依据不同专业特点创设活动环节,使整体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配合协作,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多样化实践活动中,并通过相互沟通与配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自信心,保证心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2.3 联合家长开展心理教育。学生家长是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影响。所以中职教师不仅要做好校园心理建设工作,更要与家长携手开展学生心理教育活动。在具体环节上,首先要让学生家长认知到孩子心理健康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获得家长认同后,教师要与家长共同探究孩子在校内与家中的行为表现与心理变化,并结合双方意见制定具体家庭心理教育方案,使得学生获得长足发展。中职学生往往面临着青春期中多样的问题,教师与家长要基于学生青春期表现正确了解与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通过科学有效口头引导与家庭活动呵护学生心理健康,有效提升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

2.4 引导学生规划未来就业。随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中职学生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给多数在校学生心理带来了巨大困扰。针对学生就业问题,中职院校与教师要调研社会各个单位对各专业学生的需求,并指导学生通过多样化信息渠道规划自身未来工作与发展。举个例子,对院校内幼师专业来讲,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近年来地区幼儿园开办与招聘情况,也可以开展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此外,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会实践活动,提升其对未来发展的心理期望值。

3.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学生成长与院校长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教师要不断发现与探究中专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通过多样化活动方式营造心理教育氛围,以家校联合的形式呵护学生心灵健康,最后引导学生规划未来就业,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得到保障。

猜你喜欢
实效性心理健康院校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探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