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020-11-25 11:43董茂宏
名师在线 2020年8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想象力课文

董茂宏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青墩小学,江苏盐城 224000)

引 言

语文是一门知识点很丰富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合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更加富有创造性。但一项教育机构的调查研究成果显示,有百分之八十的小学语文课堂还是在墨守成规地进行常规化教学,即仅仅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中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会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发展受到限制,同时还会导致学生缺乏专注力,从而使其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教师必须对当下教学模式进行整改与优化[1]。

一、实行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低,其思维敏捷,但同时也缺乏专注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的方式,这一点非常重要,教学方式不对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不能掌握所学知识,并慢慢地对学习语文产生抵触心理,但如果教师能够结合课本中的重要内容,将知识以更具趣味性的形式展现出来,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地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2]。

例如,教师在教学汉语拼音时,如果只是生硬地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读出来,那么学生就无法深入地理解知识,从而增加教师的教学压力和教学难度。但教师如果将知识与趣味性事物结合在一起再教授给学生,那么得到的就会是截然不同的结果。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知识,教师可以把要学习的拼音总结成顺口溜,如“单韵母,很重要,发音口型要摆好,张大嘴巴aaa,拢圆嘴巴ooo,嘴巴扁扁eee,牙齿对齐iii,嘴巴小圆uuu”或者“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以此类推,教师将需要学生掌握的拼音知识通过趣味口诀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就可以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与想象力的同时,营造良好且活跃的课堂氛围。

二、结合教学材料,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又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是一个非常难以实现的教学目标,因为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如果注重于带领学生学习课本教材中的知识,那么就会忽视对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反之也是如此。但是随着有关教育机构对小学语文教材的不断改编和优化,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越来越丰富化且富有文化多样性。因此,教师可以抓住这一优势,合理利用教材,为学生打造出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3]。

例如,在教授《彩虹》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5~10分钟的时间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帮助学生逐渐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同时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做铺垫。在学生完成对课文的初步认识后,教师就可以慢慢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并对其中的重要知识做出解析,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并从中获取到知识,这样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想象力。在完成对课文的进一步教授后,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主要内容并观察学生课堂状态和对所学知识的接受能力,适当丰富课堂内容,比如本节课所学课文为《彩虹》,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别说一下自己对彩虹的理解和自己眼中的彩虹是什么样子,并要求学生用任意一种绘画材料把它画出来,看看谁的作品最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语文的同时,激发并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自主创造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三、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故事创造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烂漫,并且对童话故事中的美好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同样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与类型也几乎属于通俗易懂、活泼有趣类的,可以让学生在对各种新奇的课文内容或故事产生浓烈的好奇心的同时,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语文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使其产生探索语文知识海洋的好奇心,进而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压力[4]。

例如,在教授“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是童话故事类型这一特点,结合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课文内容做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帮助学生逐渐进入课堂状态。其次,教师可以慢慢引导学生将文章的主要故事串联起来,以此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最后,教师就可以以本课时所学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为主题,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对课文进行改编,实行这样的教学安排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培养想象力

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胆提出质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仅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一些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要求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适应时代的需要,同时掌握一些学习的方式方法。在教师提出观点的时候,学生应该在大脑中快速思考,从“我学会了这一课”变成“我会学这一课”,从“教师逼迫学生学习”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5]。

以小学课文《不懂就要问》为例,首先,教师在教学《不懂就要问》这一课之前,可以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用合理的方式了解孙中山先生。了解完之后,学生会发现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其次,在学生了解全文之后,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询问学生:“孙中山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会说他是一个勤学好问的人。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孙中山先生身上敢于质疑的精神。因此,通过这节课,教师就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结 语

总之,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完成从传统式教学模式到新型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升级,将课文知识与更多趣味性元素相结合,将不同的课文内容与课文知识用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并教授给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想象力课文
看见你的想象力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想象力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