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激发创新智能*

2020-11-25 03:22姚玉霞
读与写 2020年1期
关键词:周长长方形动手

姚玉霞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第三小学 广东 平远 514600)

* 在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中获优秀成果二等奖。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模式化、教条化的弊端。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黑板上的数学,转变为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有关数学知识。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索的动机

一堂新课的成功与否,其新课的导入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刚刚上课,学生的思维还处于抑制状态,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这时,如果教师用一个富有童趣的小故事、一个谜语、或一首歌曲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我首先提问同学:我们过去学的数谁最大?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回答:9最大。于是,我就给同学们讲了《9骄傲的故事》:“9”觉得自己是最了不起的数字,于是就骄傲起来,谁都看不起。为了改掉“9”的骄傲情绪,“0”和“1”决定教育教育它。于是,“0”跑到了“1”的后面,组合成了一个数字,结果,“9”看了看,羞得低下了头。同学们,你想知道,“1”和“0”组成了什么数字吗?“9”为什么感到了害羞呢?通过这个故事的引入,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面这个例子说明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把枯燥无味的新课变为生动有趣,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激起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大多是问题性的,但是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动脑筋主动提问,而是只作“观众”或“听众”,主要是因为教师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递给学生,而没有强化问题意识。如果能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并掌握学习方法,就可以逐步使他们具有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使学生明确在哪里寻找疑点。要引导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算理的推导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中去寻找。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后,我通过举例子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两个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面积也相等。”有学生提问:“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也相等吗?”我首先表扬了这位同学大胆质疑的精神,然后组织全班同学分组讨论、操作,从而得出结论。又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了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一个学生问:“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抓住学生这个质疑问题,我还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操作。整个过程,由于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动手参与了探究,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其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3.合理引导,提高自主探究的效率

在课堂探究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当找不到正确答案时,很容易放弃自己的探究活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的合理引导是很重要的。但是教师的引导要突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这一原则。在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对教学内容事先预设好,然后一味地引导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这是一种被动的探究,是不利以提高探究效率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问题、停滞不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问题摆出了,然后给学生提建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完成探究活动。

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时,学生只会把长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算出周长,方法是对的,但不够简便。为了引导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所以我引导他们归纳长方形周长公式,但是这个时候卡住了,孩子们一筹莫展。于是我灵机一动,把长方形中相邻的一条长和一条宽涂上红色,另一组邻边涂上蓝色。通过颜色分组、计算、归纳出长方形周长公式=(长+宽)×2。

这样,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学生不仅理解了其中一组邻边的和就是长加宽的和,再乘2就是四条边的总和,这样算更简便,而且更形象地掌握了长方形周长公式。

4.提供机会,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

新课程目标将由“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因此教师应持动态的数学教育观,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主动地发展,把课堂知识的学习和社会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的方式生活化,用动手实践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紧闭的心智,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知识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如在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这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同学们,我们班上谁最高?你们想知道他有多高吗?你想知道自己长高了吗?话音未落,同学们便活跃起来了。首先,他们找出了班上最高的同学,量出了他的身高,接着又互相量出了自己的身高,再把所得的数据用小数来表示,最后进行比较分出大小。整个活动,学生亲历探究过程,非常兴奋,学习的兴趣很浓,因为他们正沉浸在自己长高的喜悦中,成长的快乐创设了一个愉悦的心理空间。

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在当前课改的形势下,教师更应积极营造让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制造自主探究的机会,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周长长方形动手
我也来动手
圆的周长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
小长方形找朋友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有多少个长方形
铺瓷砖
巧替换,妙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