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共青团:情系边疆,书写乡情里的青春故事

2020-11-25 02:41
中国共青团 2020年18期
关键词:州委延边州延边

韩服、彩带、长鼓、象帽,充满着朝鲜族元素的物品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你大可在此感受着与中原地域不同的民族文化,这里是新世纪中国大陆第一缕曙光首照地,也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

延边州内到处可见青瓦白墙的建筑,朝汉双语的牌匾,热情善良的“阿兹迈”还有歌曲《红太阳照边疆》中“青山绿水披霞光,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的美景。除此之外,州内还汇聚了一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延边籍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他们个个洋溢着青春气息,怀揣着建设家乡的梦想,正在书写着乡情里的青春故事。

拥有10多年基层工作经历的团延边州委书记朴哲万,谈到如何更好地引导凝聚青年人才,为边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他说道:延边共青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和育人功能,积极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抓好“人才回引”,另一方面抓好“创业帮扶”,两项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吹响延边青年“双创”的号角,吸引更多延边籍域外青年返乡投身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大局。

乡情纽带:人才回引 建设边疆

“回国是理想,返乡是情怀。”域外朝鲜族毕业生安花说,对于很多海外学子而言,都有一颗学成归来、衣锦还乡的梦想,能够为家乡建设出力,这是她的荣光。

如今,安花能够成为一名招才引智返乡青年代表,为州内开展“人才回引”工作贡献青春力量,都得益于团延边州委为青年搭建的桥梁。

2014年11月,在团延边州委的积极推进下,旅韩延边州青年联谊会在韩国首尔成立了。随后,团州委组织开展“延边青年红色之旅”“青春中国梦、魅力延边行——我与家乡共发展”等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延边籍人才回乡交流考察,让域外学子更直观地感受延边州发展状况,通过宣传延边发展现状和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激发了在韩的延边学子返乡创业、就业的强大动力。

团延边州委宣传部部长张婷说,青年有怎样的需求,团委就有怎样的帮助。团延边州委为了进一步服务延边籍域外青年,搭建与延边籍域外青年的互通平台,促进域外大学生组织间多层次、多方面的交流与发展,联合了北京、上海、青岛、韩国首尔等8个地区延边籍大学生组织成立“延边籍大学生联盟”,利用联盟平台最广泛地团结、凝聚、引导延边籍大学生。

“在大学生联盟成立仪式上,听到国歌和延边的金达莱歌曲,我们都哭了。”安花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为之动容。家乡永远是安花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像安花一样通过“人才回引”工作返乡建设的延边籍大学生还有很多。李玲便是其中之一,同时,她也是一名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受益者。

李玲告诉记者说,在校期间,她就加入了“延边籍大学生联盟”,一直关注并积极参与延边籍青年学子“人才回引”工作座谈会、“感恩延边,回馈家乡”等主题社会实践和大学生实习活动,逐渐对延边州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了解到了延边州的人才引进政策,感受到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也树立了毕业后投身家乡建设的信念。

据悉,每年寒暑期,团州委都会开展“返家乡”大学生实习见习活动。同时,在全州范围内建立“延边籍大学生信息库”“延边州域外青年人才信息库”以充分掌握延边籍青年学子基本信息,建立广泛联系。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已联合组织、人社部门连续开展7届大学生岗位见习活动,全州共招募1500名大学生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另一方面,联合人社部门连续3年开展延边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活动,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213个就业见习岗位,提供一个月不低于2528元的生活补助。“返家乡”实习见习活动搭建了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双向选择的人才交流平台,为延边加强优秀人才的后续培养、促进延边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在校期间,我曾担任过吉林大学朝鲜族协会的会长,和学弟学妹们一直保持联系,所以每当有团州委开展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的时候都会呼吁他们去参加和学习。这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还可以增强回到家乡为延边发展献出一份力量的想法。”李玲说。

团州委统战部部长郑文杰,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他,大学期间便是通过团州委组织的大学生实习活动找到了自己的职业规划与目标,如今也与共青团结下了不解之缘。“延边州‘人才回引工作,让更多延边籍高校毕业生和非延边籍高校毕业生选择延边,扎根延边,建设延边。”郑文杰说。从“被助力”到“助力”他人,郑文杰的身份变了,但是不变的是为家乡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的心。

创业帮扶:独特区位 搭建平台

千里图们江畔的自然景观,“一眼望三国”的防川边境风光是延边州珲春市的真实写照。珲春是地处中国、朝鲜、俄罗斯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在这相互融合,独特的地域文化为这里的青年打开了一条创业之路。

“起初,我发现珲春的网络科技与大城市相比还是一片空白,便萌生了回家创业的想法。”90后年轻小伙郭政通辞去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家乡白手创业,成立了珲春政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创业初期,资金链、人才吸纳、硬件配置、产品研发、技术提升、产品销售……一个个难题接踵而来,让郭政通感到前路迷茫。

“有困难,找团团”,这不是一句空话。在延边州,团组织就用实实在在的幫扶赢得青年人的心。针对创业初期的企业,团州委给出了创业帮扶良方。为提升返乡人才创业能力,团州委搭建了培训平台,比如,联合团宁波市委成立“宁波?延边青年电商学院”,每月邀请宁波和省州内电商领域专家学者开展理论培训、资源对接、项目推广等支持服务。同时,也为返乡人才搭建服务平台,优化创业环境。

随着电子商务风起云涌,创新创业也迸发生机。2018年末,团州委搭建了“电商+扶贫+旅游”新型模式的延边青年电商扶贫商城,以扶贫商城为基础,以电商助力脱贫攻坚农产品展示展销会为形式,帮助农村青年和返乡人才对接供应链资源及线上线下市场销路,两天便创造了累计销售总额达318万元的奇迹。

“为了搭建好扶贫商城,了解村里到底有多少扶贫农产品,团州委的领导班子带着我们一天最少走200多公里,把延边州内各个贫困村全走了一遍。”郭政通回忆着说道:“不论是大米、还是小鸡,甚至有多少个鸡蛋,全都详细地记录下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扶贫商城,走出了一条电商扶贫的新路子。在新道路上,如何让更多拥有电商创业梦想的青年加入进来是郭政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团州委的鼓励与帮助下,以“鼓励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为宗旨的政通科技创业基地诞生了,基地独具匠心,将人才链、产业链与创业链有机结合起来。

可不要小瞧了基地的作用。目前,基地已吸引入驻企业23家,还在“成长”中的基地共带动就业人数325人,截至2020年4月,累计带动相关产业销售额达7000余万元。“小基地,大作用”,它成功缓解了地区就业压力,提高了青年创业能力,为珲春市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

伴随着珲春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跨境电商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中、俄、日、韩、蒙5个国家的人们均可以在珲春自贸区进行跨境交易。

跨境电商的广阔发展前景,让青年返乡创业的路子畅通起来。

“独特的区位优势、强劲的发展活力和开放的合作平台,延边州已是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地。”团延边州委宣传部干部陈国栋说。

且看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直通内地,海上航线连通韩国釜山和东南沿海城市,空中航线直达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周边国家重要城市,延边州已然成为了东北亚立体交通枢纽。同时,延边州是“一带一路”战略向北开放的重要节点。“图洽会”“民博会”广结良缘,“延龙图新区”“空港经济区”蓄势腾飞,经济贸易区如棵棵梧桐,引来八方“金凤凰”。

一园多区:青春阵地 梦想成真

只要你有优秀的文创项目,“延边青年创业园”便可助你乘风破浪,梦想成真。

“延边青年创业园”是团州委以一园多区为思路,即打造以科技文创项目为主的延边青年创业园、以电商项目为主的延边青年电商创业园、以跨境电商为主的政通科技创业孵化基地、以农特产品为主的汪清创客之家青年创业服务矩阵,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企业孵化、创业培训、融资支持、人才对接等10个服务项目支持。换句话说,只要“拎包”便可以在此安心“创业”。

“没有团组织的帮助和支持,也就没有现在的我和我的创业公司——糖果文创。”入驻创业园区企业代表李林是一名朝鲜族青年,延边是他生活的热土,出于对民族文化的深爱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使他决心回到家乡发展,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

回忆起创业的点点滴滴,李林有很多话想说:“回到家乡后,创业很艰难,没有正规的办公环境和人力资源,更是谈不到客户,也就没有相对成功的案例,后来得知‘延边青年创业园成立了,便申请入驻创业园区。入驻后,‘延边青年创业园为我们提供了舒适的办公环境,也为我们减少了很多创业的开销,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在园区中,李林通过参加创业项目的孵化、培训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综合业务能力。同时,团组织也为入驻企业进行项目扶持、返乡创业贷款、资源有效对接等一系列的帮助。

人员上,从最初创业的3个人,到7个人,到发展成拥有30多名员工;业务上,从没有客户到现在每年100多万元的企业收入;地域上,从北京、上海、深圳、四川等国内各地,发展到韩国、菲律宾等国家。短短三年时间,李林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企业逐渐扩大和发展后,便想要回报社会,回报团组织的帮扶,现在我们也逐渐尝试把家乡的品牌宣传出去,扩展到全国各地,让更多外地的人了解延边的魅力。”李林心中充满期待。

只要心中充满阳光,每个日子都能过得滚烫。

“秉承着虽然创客阵地有限,但也要服务无限创业青年的理念,我们成立了‘延边州青年创业联盟。”延边青年创业园负责人李元救向记者介绍道,“创业联盟”可以为州内创业青年提供学习交流、共享发展的平台,并定期开展“青年创客讲堂”“创客头脑风暴”“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让广大创业青年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今年,“延边青年创业园”从场地1000余平方米的“版本1.0”升级到了场地4000余平方米的“版本2.0”。与此同时,由团延边州委、延吉市高新区和吉林隆玛特集团合作共建的延边青年创业园电商分园——智通创客空间也应运而生。

记者完全没有想到智通创客空间园区“外表”与“内在”竟如此不同,“内在”别有洞天。

在4000余平方米的园区中,智通创客空间聚焦了电子商务及关联领域,更有配套完备的网络设备和技术设施设备。记者在参观中发现园区独特设置了企业孵化区、会议培训区、仓储物流区、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更是将网络直播区单独规划起来。青年创业者日常办公需求,在这里一应俱全。

“入驻企业从接到直播顾客订单后,园区配备专人打印面单,調节人员配货,将货物发送到物流公司,最后直达消费者手中。”智通创客空间负责人徐兆鹏向记者介绍说,这里打造了“一条龙”“一站式”就业创业实践服务。

猜你喜欢
州委延边州延边
共青团延边州委开展“2018+2019”圆梦“微心愿”活动
延边州组织“V游延边 发现精彩”活动
用心用情结硕果 赠送牌匾表感激
共青团吉林省延边州委积极组织抗洪抢险
延边啊,延边!
黔东南州委书记黄秋斌看望老干部
黔南州召开州直单位副厅级以上离退休干部情况通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