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方略

2020-11-25 12:27王旭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实践德育班主任

王旭

【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是班主任的重点工作,学生的思想活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所以需要班主任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提升班主任的德育能力就被提上了日程,只有班主任具备了较强的德育能力,才能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少走弯路,将学生培育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本文作者结合实际班主任工作,谈谈提升德育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德育;德育能力;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1-0159-02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点和家庭情况,对开展德育工作十分有利。班主任要把德育工作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优化德育策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和生活中,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一、加强育人观念,构建和谐班级

班主任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没有高素质班主任就没有高质量的德育,必须加强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培养,树立育人观念,以严谨的态度去智慧育人,构建和谐友爱的班集体,让学生在班级中健康快乐地学习,把爱带给每一位学生。班主任要从实际出发,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转变传统的观念,将德育工作常态化、系统化,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流于形式。班主任要一视同仁,跟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获取学生内心的想法,为开展德育工作提供参考,减少盲目德育,避免对学生造成困扰。

比如在课堂上,学生有时可能会顶撞教师,这时班主任不要直接批评学生,而是要给他们讲道理,以宽容的心态感化学生,还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尊师重教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改正。

比如有的学生不珍惜班级劳动成果,总是随地乱扔垃圾,在同学中的影响非常不好,此时班主任要改变思维定势,走到学生跟前,把垃圾捡起来,班主任捡起垃圾的次数多了,学生自然而然就不再扔了,班主任的行为让学生知道要尊重别人,爱护班集体,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可以选这名同学做班级的卫生委员,让学生逐渐自律起来,形成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的思想,得到锻炼的机会。

二、提升自身道德,处处以身作则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之前必须先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深入学习德育专业知识,更新德育思路,认清社会发展的局势,给学生做出榜样,从而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各种社会现象,自觉抵制不良思想,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班主任应该指出错误的根源,再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使学生的品德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大幅度提升。比如有的学生在座位上坐姿不标准,站立时也缺乏新时代青少年的朝气,班主任要为学生做出表率,在日常教学中保持标准的坐姿和站姿,与学生交谈时文明用语,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诚意和责任心,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再如有的学生上学迟到,缺乏时间观念,班主任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每天早晨都早早来到班级等待学生的到来,并且与学生热情地打招呼,班主任上课的时候也会提前到教室等候上课铃响起,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标杆,改变学生错误的行为。经过班主任的言传身教,学生迟到的现象越来越少,学生为了不拖班级的后腿,都能按时到校。班会是进行德育的重要渠道,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给学生讲述热爱生命、保护环境、尊老爱幼等常识,并且分享自己是怎么做的,以此获得学生的认可,开发学生的潜力,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

三、重视心理健康,培养现代意识

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做好学生的心理医师。如今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受到父母和长辈的溺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自私、孤僻、任性的坏习惯,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班主任应该善于研究学生的内心想法,给学生提供“学雷锋献爱心”“做环保卫士”“勤工俭学”等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现代意识,融入班集体中,提高社交能力和抗压能力。

在我的班级中,有一名女生,她家庭条件好,父母给她很多零花钱,自然也就养成了她乱花钱的行为。班主任组织学生到孤儿院去做义工,帮助那里的孤儿学习知识,为那里的孤儿捐赠衣物,还听取了孤儿的内心独白,大家深受感动。这次活动以后,这名女生有很大的触动,她认识到了节约是中華民族的传统美德,再也不乱花钱了。

班级中还有一名男生家境较差,父母离异,他和爷爷奶奶居住在一起,平时上课不爱发言,下课也不和同学玩耍,学习成绩下降,时间长了就被同学孤立了。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情况后,号召班级中的学生多与他沟通,在课后主动给这名学生补课,给他解决实际困难,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创新德育活动,指导品德发展

班主任要勇于创新德育活动,根据学生的个性喜好和认知规律等,选择适合的活动,一方面拉近师生关系,增强德育效果,另一方面指导学生的品德发展,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班主任在德育活动中要做好组织者和指导者,寓教于乐,要与学生一起参与,不能做旁观者。比如举办红歌大赛“唱响中国梦”活动,班主任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红歌,自主排练演唱形式,给学生做出恰当的指导。比赛时,学生都激情昂扬,精神饱满,唱出了青少年的意气风发,唱出了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也唱出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比如举办“绿色节能”宣传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宣传节能环保知识,向人们发放环保宣传单,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也传递了正能量,为社会做贡献。再比如举办德育阅读活动,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搜集关于“孝顺”“善良”“诚信”“励志”等方面的阅读材料。用阅读代替说教,润德育于无形之中。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晨读时间一起阅读,烘托阅读氛围;可以利用校园广播为学生阅读,学生在教室里认真倾听;可以邀请家长到学校来,让学生为家长阅读,实现家校共育。

总之,提升班主任的德育能力任重而道远,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做好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的沟通,获取德育的有效信息,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还要善于转变德育观念,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探究德育的新方法,循循善诱,让每一位学生都沐浴在教师的关爱中。

(责任编辑 袁霜)

猜你喜欢
实践德育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