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创新思路分析

2020-11-25 13:38路迎瑞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创新思路汉语言文学小学教学

路迎瑞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也要求教师不断完善,对教学内容作出及时调整,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明显的提高。在此教学理念和改革背景下,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创新思路進行分析,首先说明了小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所遇到的困难,其次说明了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的相关对策,希望可以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学;汉语言文学;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1-0161-02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在,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当前背景下,有必要结合社会的发展形势,针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继承和发扬。而作为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广大小学的语文汉语言文学课堂对于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对于当前的时代背景来说十分有必要。

二、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时遇到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枯燥

在小学阶段的汉语言文学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重视相关教学作品的选择,尽可能选择广大学生普遍喜欢的代表性作品为学生讲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利用一些微课等多媒体视频工具为学生展示一些汉语言文学课程之外的背景故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达到教学相长的双赢目的。

(二)汉语言文学的渗透不到位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只是冰山一角,并且在普遍学习以后,没有得到明显提升。尽管有一部分原因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汉语言文学的相关知识和思想渗透给学生。面对上述局面,教师应该将教学过程中不断将汉语言文学的经典内容传递到学生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事半功倍。

三、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策略

(一)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汉语言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的能力,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汉语言学科的魅力所在,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由于广大小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决定着他们对其他人的评价十分在意,所以广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同时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课程中所涉及的各项问题,从而使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都能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使学生真正爱上汉语言文学。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除了使学生真正爱上汉语言文学,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其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入一些教学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帮助学生更加深刻且容易理解课文中的晦涩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直观展示教学课本中所呈现的内容,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将全班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具备不同的学习层次,然后教师再抛出课文中所涉及的问题,使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内部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再派出一名成员作为代表进行发言,最后教师再总结每个小组代表发言的不足和优点。这种积极活跃的课堂,一定会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避免了“填鸭式”教学的弊端。

(三)由繁化简,促进理解

上文说到,汉语言文学体系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所涉及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仅仅是冰山一角,并且学生在接触汉语言文学过程中的畏惧心理和陌生感也加大了教学的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化繁为简,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课程内容,同时在整个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学生当前的认知情况和基础知识水平,否则任何的讲解都没有实际意义。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对比和示范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文章中的内涵,使用通俗的话语解释文章中的晦涩含义。教师也可以将文章中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到一起,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较为容易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消除对汉语言文学学习时的恐惧心理和距离感。

(四)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最大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所以在进行汉语言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摒弃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将更多的学习空间留给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学习完成某一课程的知识以后一起讨论,然后表达出自身的意见,最终让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思维,还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有着明显的作用。

(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

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应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应该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不断鼓励学生树立汉语言文学学习的信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讨论环节中,否则学生只会沦落为教学的附庸,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拓展认知,关联知识

汉语言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作者的内心思想。因此,在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一定的情境或者事物,让学生可以深刻理解汉语言文学,并拓宽学生的想象力空间,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审美能力,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教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文章背后的内容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联想,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文章产生更加深层的理解,站在作者的角度与作者产生精神上的沟通,这是本门课程的奥妙所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如今的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相信全体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及改进教学模式,一定会使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越来越好,可以提升我国强大的综合实力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创新思路汉语言文学小学教学
新形势下企业宣传工作的创新思路探究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的探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