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实践创新

2020-11-25 09:41李春燕
西部论丛 2020年4期
关键词:市域机制创新社会治理

李春燕

摘 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设区市为主要治理载体,以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点内容,加快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发展。通过健全法治制度、科技引领和机制创新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新路径,为建设美好平安中国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 市域;社会治理;法治;科技;机制创新

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概念

2018年6月,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首次正式提出“市域社會治理现代化”的概念,并从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以树立“五个导向”、优化四大体系、提升七大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体框架和方法路径。具体而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概念可以分为三个着力点,分别是:市域社会治理的治理单位主要以设区的城市为载体,市域社会治理强调市级层面的“主导者”角色定位,市域社会治理突出“以城区为重点”的空间治理取向。

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一)市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

市域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是推动基层治理的组织者、领导者。抓住了市域这个关键环节,就可以起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我们加快实现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步骤,市域治理就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

(二)市域是守住安全稳定底线的主阵地

当前矛盾风险系统性、跨界性、传导性特点突出,市域越来越成为防范化解矛盾风险的关键层级。以市域为主阵地,充分发挥市域资源手段优势,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体视角进行防范,从源头、传导、转化的关键环节进行化解,防止矛盾风险向上传导、向外溢出,这是守住安全稳定的主阵地。

(三)市域在社会治理中有特殊优势

市域具有政策制定的自主空间,具有解决问题的资源基础,市域往往具备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丰富多样的资源手段,能够统筹各种资源力量,及时有效解决各类突出问题。市域在探索社会治理政策和模式方面有较大的空间和回旋余地。

三、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实践创新的新路径

(一)以法治为本,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中创新能力

1.法治需求日益增长成为现代法治社会的一个重要表征。法治的功能性价值和依法治理理念实现了对社会治理领域的全面嵌入,这既是社会的内在需要,也是法治社会的外在强化,二者共同支撑起社会治理中的法治本身功能、本质地位、本源价值。

2.进一步拓展了法治为本阐释出的法治理念在社会中公民主体的认同程度和导向作用。在社会中的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中,本质性的“相互关系”要求人本身和人的头脑中内在产生、外在接入社会普遍性的规矩、规则、规范等法治意识,并且与社会环境和生产生活实践相契合,得到强化,从而引导广大人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维护社会共同体。

3.从实践来看,法治为本突出了法治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工具性意义。“在社会生活领域,绝大部分事务属于个体自律、社会自主调节、市场调节的范畴,由道德、伦理、习惯、惯例等社会规范加以调整,出现问题后法治系统才可能介入”。因此,强烈的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贯穿在法治为本的社会治理体系中,确保治理的规范有序。

(二)坚持科技创新、发挥“智治”支撑作用,提升市域社会治理动力

一是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信息支撑,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打造平安建设信息化综合平台。加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力度,搞好“三防”深度融合,构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比如,一个求助电话,网格员了解清楚后,立即带领相关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一次登门走访,网格员主动贴近民心服务,帮助居民解难题办实事儿。这些事例说明在市域社会治理中,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二是把社会治理的大数据新起来、跑起来、活起来,积极发挥数据治理效能。第一,让数据新起来。推进全市统一的社会治理基础数据库建设,实时对接公安、卫健、住房等系统和小区门禁、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等数据,搭建跨地区跨部门数据共享“高速路”,确保数据动态更新,鲜活准确。第二,让数据跑起来。把公安、社保、教育等多个部门的多项社会治理服务事项,全部装进手机平台,努力让市民和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第三,让数据活起来。加快市域社会治理协同平台建设,努力为部门提供社会治理大数据分析服务。通过大数据的充分运用,助力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三)加强机制创新建设,善于运用制度威力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

一是要破解社会矛盾,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维稳水平。针对社会矛盾形成、演变特点,发挥体制优势,推动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努力使市域成为社会矛盾的“终点站”。我们要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聚力除恶务尽、依法惩治、源头治理、责任落实、督导推动、宣传造势,在“深挖根治”上下功夫,在全面纵深发展上见成效;我们要发挥社区干部、网格员等人缘地缘优势,对各类诉求和问题及时掌握、预警、调处,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我们要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体系发挥好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等作用,以多元方式化解不同矛盾纠纷。

二是要挑战复杂多变治安问题,提升市域公共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水平。要坚持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方向,打造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要严格落实公共安全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健全道路交通、消防等领域安全防范管理机制,加强对寄递物流、危爆物品等行业监管,堵塞安全漏洞。要加强对新经济、新业态分析研究,提高对新型风险的识别、预警、防控能力。

三是要补齐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短板,提升市域公共服务水平。我们要聚焦“放开管理服务到位”的改革,推动市域公共服务便捷化,要充分用好地方事权,在市域层面推出更多便民利民举措。我们要聚焦个性化服务,推动市域公共服务精准化,通过政务服务APP、社区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准确把握群众公共服务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我们要健全公共服务评价机制,切实将评价的“表决器”交到群众手中,推进公共服务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

四是要完善共建共治工作机制,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聚合力。探索建立一批社会力量、市民群众共同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平台,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和激励奖惩机制,推动企事业单位及园区等开展平安创建工作,鼓励引导企业参与社会治理。建立市域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培育平台,形成一批市域社会治理创新项目,以项目带动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支持在社科院、各级党校、高校、规模较大社会组织发起设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智库平台,聚合各领域专家学者、专业人才,参与市域社会治理改革创新,支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交流展示平台,加强与各类媒体单位的合作,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经验总结、跟踪报道,展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成果,为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经验。

五是完善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和考评机制,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执行力

加强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推进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和考评机制。在健全体制、激活机制、创新政策上下功夫、求成效,创新完善平安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构建覆盖城乡社区的服务管理体系。完善平安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构建起层级清晰、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要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抓好考评奖惩,推动平安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猜你喜欢
市域机制创新社会治理
以地方立法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市域没有局外人 治理没有旁观者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运行机制探析
阜新日报社:地方报业转型的探索与创新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