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

2020-11-26 00:18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7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工程造价方案

王 婷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7)

目前,我国很多施工单位在实际项目中已经广泛应用了BIM 技术,因此施工管理水平以及部门沟通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在工程造价预结算过程中,BIM 技术的应用同样能够起到显著的作用,施工单位也能通过BIM 构建出的项目模型深入了解工程各部分材料、资金、人力的应用情况,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科学调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除了需要重视BIM 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实现施工成本的控制。

1 加深BIM 技术的应用深度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阶段,需要施工单位对施工图纸进行审阅和分析,明确施工内容、技术特点、施工环境等信息,从而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以及材料、人员分配情况。BIM 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通过其三维建模技术,将施工内容以立体、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且能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此时,技术人员则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准确的评估,进而找出经济性最好的施工方案,实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常常也能发现一些设计成果中的问题与缺陷,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会导致施工成本的提升。此时,预算人员就可以通过构建BIM 三维模型的方式,实现对设计成果的审核,并在工程前期实现解决影响工程造价问题的目的。

在建筑工程造价决算阶段,通过对传统决算方式进行总结我们发现,很多隐蔽工程的工程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校核,另外,也很难准确做到控制施工过程细节,容易出现施工内容遗漏或者资金去向不明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人员就可以通过应用BIM 技术,从工程开工开始,构建施工流程信息模型,将人员分配情况、建材采购使用情况、工程变更情况等都录入到模型中去。那么,在工程竣工决算时,就可以以模型信息为参考,对工程过程的资源消耗进行统计和审核,继而得出更为准确的决算结果。

2 严格按照预算方案开展施工工作

施工方案、造价控制方案的落实是实现造价控制的核心所在。所以,在施工开始之前,就需要相关人员充分了解预算方案内容,掌握各部门施工工作的技术难点,避免事故、故障的发生导致施工成本提升。同时,需要做好相关材料的管理工作,并重视施工过程的记录与深刻。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人员以及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设备、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并定期上报相关数据,实现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控制,明确施工过程是否出现了违背预算方案的情况。对于具体的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并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施工人员需要明确不同施工阶段的使用情况,并指定合理的材料使用方案,同时根据预算内容适当采购相应的材料。这样能够避免材料采购数量过大或者过小,影响施工的正常开展。另外,如果材料采购数量过多,那么必然涉及到大量材料的管理、存储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导致施工成本的提升。

3 建立责任体系

想要确保一种工作的合格,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合适的责任制度。相应的工作对应到个人能够大大提高个人对于工作的认真程度。在预结算的工作分配当中也将相应的工作责任分配给相关部门,部门在对于工程项目的细化分配上落实到人,自己选出个人主体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选出一个主要负责人对于整个预结算工作的质量负责。除此之外,此主要负责人还应当对于成本管理工作负责,直到建筑工程的完成。如果最终项目支出超过计划此主要负责人应当对于情况进行解释且承担责任。另外,体系中还应该适当增加奖惩制度,从而激发员工的的责任意识,并鼓励员工为控制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贡献力量。同时也能明确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以及管理问题,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由于技术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所以责任体系也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这样才能保证责任体系能够满足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也需要企业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工作,从而让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落实相关技术以及管理制度,保障企业的业务水平处于不断提升的状态。

责任体系构建的核心思想并不是处罚违规的人员,而是为了能够借助该体系促进施工单位形成良好的挖掘问题的氛围和状态,从而能够按照相对规范的体系完成具体问题的上报与解决,提高企业处理施工问题的效率,控制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试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侧面控制施工的总体造价。

4 加强施工设计编制

建筑施工当中,施工图预算能够对于施工成本管理提供不小的帮助其编制的准确程度影响着计算出的数额。按照国家规定其应当使用国家的计算原则对于成本预期进行计算、分析以及评估工作。在合格的图纸辅佐下就能够算出单位成本和技术指标对成本进行预估。因此,施工设计编制中的许多指标和产物能够为建筑施工成本管理提供不小的参考及管理依据需要认真对待。尤其是对于应用先进技术的部分,更需要对其施工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明确影响施工质量的技术环节,这也是从侧面实现控制工程施工造价的手段。同理,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深刻落实施工设计方案,并做好施工过程的控制和优化。

施工设计的编制需要有一定的逻辑,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保证施工设计成果具有可行性与针对性。尤其是对于应用先进技术以及非常规技术的项目,更需要对施工设计进行重点的审核与评估。这样做,一方面能够避免工程事故所导致的工程造价提升的发生,另外一方面则能够将施工设计的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且,审核施工设计的过程本身就是对项目自身进行施工层面的审视,从而帮助技术人员发展能够进一步控制工程造价的切入点和具体方法,为后续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想要真正做好施工成本管理工作,施工单位可以从加深BIM 技术的应用深度、严格按照预算方案开展施工工作、建立责任体系、加强施工设计编制从而实现施工成本管理,并保证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结果符合相关要求。同时,无论是企业还是技术人员,都应该主动接触先进的成本控制措施,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予以分析和应用。另外,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也需要主动深入施工项目之中,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为员工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这样才更有利于企业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并让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造价控制氛围。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工程造价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工程造价之旅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稳中取胜